高中生语文思维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0期   作者:徐芳
[导读] 在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发生了改变,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不仅要教授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更要深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徐芳
        大连开发区第十高级中学    116600
        摘要:在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发生了改变,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不仅要教授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更要深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而在这之中,语文思维能力占了主导地位,只有具备了较高思维能力,才能写好、读好、拓展好语文知识,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推动高中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引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因为课程相对比于初中来说,知识越来越深,难度愈来愈大,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薄弱,对理论知识不能全面掌握,从而导致学生的高中语文水平越来越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必须锻炼学生的自主性,提升认知和理解能力,围绕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提高思维能力。
        一、高中语文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师仅仅在课堂上讲解知识,学生在台下接受,这种方式并不能完全理解语文基础知识,也不能灵活运用到其它方面。长久下去,会导致语文课堂死气沉沉,难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惰性思维,让学生语文水平持续下滑。所以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模式,来培养语文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首先语文思维培养能充分调动课堂学习氛围,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在营造良好课堂环境时,教师在通过创新教学的方式,在课堂上充分的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积极回答问题等教学方式,来将学生注意力吸引住,通过情境模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思维发展,提升语文学习水平。其次语文思维培养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的进行语文学科学习。在进行多角度语文学习时,可以先了解思维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无处不在,比如在概括文章内容,归纳段落大意时是语文的整体性思维,用起因、经过、结果的逻辑方式进行作文写作时是语文的逻辑性思维,在构建语文知识框架时,帮助学生打破现有的思维方式,创新新的语文观点的是语文的发散性思维,对语文不同语境的表达学习,学生要敢于质疑,学会独立思考,是语文的批判性思维,对语文知识灵活运用并创新新的语文观点,是语文的独创性思维。通过教师对学生培养语文思维,将其贯穿整个语文学习中,为高中语文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策略
        (一)改进教学方式,扩充语文知识
        教师如果要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必须告别传统的教育理念,创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在语文课堂上进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让学生将“要我学”转换成“我要学”的意识,充分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通过积累大量丰富的教学知识,来对学生语文理论知识进行辅导,指引学生通过课前学习和课堂讨论,让学生即学会了基础知识,又让学生的语文思维得到极大的训练和提升,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扩充了语文知识。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三语文《陈情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作者的写作背景进行了解,在通过学习文章内容进行讨论:在陈情终养祖母时,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难?如果自己是晋武帝,在跟李密面谈时提出要终养祖母,自己该怎样用一两句话将李密驳的哑口无言。学生通过学习《陈情表》既学会了文中的理论知识,又拓展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知识,还开阔了学生的语文思维。通过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二)创建情境教学,拓展语文思维
        在高中语文教育下,教师可以利用更情境教学法来对学生开展语文教学,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景模式中,对文中内容更好的进行诠释和理解。引导学生处于有趣的环境中,顺着文中问题思路对文章进行梳理,从而根号的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情景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教学中巧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中,对本篇课文详细的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来拓展学生语文思维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三语文《归去来兮》时,教师可以创建情境模式,将同学引入陶渊明辞官归隐后的景象中去,通过学生对文章的通读,寻找作者为什么会归隐的原因,并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通过学习了《归去来兮》感受到了作者厌恶官场黑暗,归隐田园的隐士情怀,在通过拓展延伸感受类似文章《陋室铭》进行对比。本文教师通过创建情境教学,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拓展语文知识,进行对比学习。这样既掌握了语文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语文思维。
        三、结束语:
        引导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绝非容易之事,需要高中教师采用合理科学的方式逐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教师应该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通过对教学方式多角度的解析,审视正确的思维模式,训练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开拓语文创新模式。教师借助通过对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创建情景模式等创新教学模式,进行语文扩充知识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方式,来拓展学生语文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兆恒.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 文学教育(下),2020(02):188.
        [2]贾清. 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分析[J]. 文学教育(下),2020(04):74-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