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燕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黄遵宪纪念中学 514011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质与量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生若能够广泛阅读经典名著,便能够获得丰富的书面语言材料。博览群书,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涵养,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在部编版教材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的背景下,教师对名著阅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然而,教师在实践中发现,许多学生对阅读名著缺少兴趣,且对名著存在心理上的距离感,以致阅读时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根本不能深入了解名著内容。鉴于此,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浅析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名著时读出趣味与深度。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思考;?实践;
名著阅读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提高教学质量、开拓学生思维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很多中外名著进入初中语文教材,这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但从教学实践来看,名著阅读效果并不理想,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对此,教师需要深入教学实践,结合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构建“课外阅读“”自读“”教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模式。
一、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问题
广东中考的名著考查版块总分10分,不仅突破了传统的字词句识记忆以及修辞手法的磨炼,还涉及到了整本名著内容。但是部分语文教师认为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板块缺少实用性,依然延用传统的课外名著阅读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直接忽略该板块或者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学习,由此出现了快餐式的阅读现象泛滥,应试阅读居多,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一些教师受教学压力与应试教育等的影响,语文知识性的授课时间紧张,不敢放任指导学生阅读,仅仅在名著导读教学中一心想着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他们并不会去思考如何通过名著导读教学引领学生投入名著阅读。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会弱化引导功能,让学生自己学习“名著导读”板块,或者安排学生背诵“名著导读”板块可能涉及的考试内容。这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越来越低,并产生名著阅读十分枯燥无味的错误认识,进而对学生的名著阅读造成不良影响。
(二)学生问题
一些学生没有认识到阅读文学名著的重要性。例如,通过初中语文学习,有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知识点,且在考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所以他们认为只要掌握好这些知识点就可以了。有的学生则认为名著内容枯燥乏味,没有娱乐性,所以对阅读这些书籍没有积极性。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名著阅读方法,并受 各类电子产品的冲击,让学生淡化了阅读兴趣 。如此在阅读方法不正确的情况下,即使大量阅读著作,也难以提高阅读成效,顶多能够记住大致的情节,并不能够对所读著作形成个性见解。
二、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实践策略
(一)有效导读:引发学生兴趣
名著多为篇幅长、内容深的“大部头”,要让学生读得顺利,便需要在课堂上开展专门的导读活动。
既然教师要求学生投入时间去阅读某本书籍,便应让学生了解其可读性,引起学生对其所讲内容的好奇心,而非仅仅将书名告知学生。一些学生习惯于阅读短篇文章及各种碎片化的资讯,因此缺少阅读整本书的素养,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掌握故事梗概的能力不强等问题。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内容与方法两方面,开展名著导读活动。
(二)专题讨论:拓展阅读深度
学生在阅读名著后有了新的收获,会存在与教师、同学讨论读书心得的意愿。实际上,读后交流是阅读乐趣的重要来源,也是拓展阅读深度的渠道。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重视开展专题讨论活动,为学生提供表达思想的途径。
1. 结合教材内容生成专题
用于讨论的专题应契合文本内容,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这方面教材已经给出了许多实用的提示。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参考教材提示生成专题。
2. 激活课堂互动氛围
专题讨论活动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密切交流的互动平台。每组学生都在课前准备了发言稿,付出了一番努力,因此教师要给予每组学生表现的机会。教师将讲台让给学生,让每组选派一名成员陈述本组研究结果。如某组学生探究了“名士大宴莺脰湖侠客虚设人头会”这个故事,指出这个聚会荒谬无聊至极,却吸引了一干名士前来捧场,传达出讽刺意味。这一故事在刻画人物时使用的一些语言褒贬相杂,“怪模怪样”与“雍容尔雅”“俊俏风流”等词并列,读来让人忍俊不禁。还有一组学生探究了“遵制丁忧”的范进去汤知县处“打秋风”的故事,指出本处未着一词讽刺,只用一个饮食上的细节,讽刺了范进的虚伪。各小组轮流讲故事和做出评论。这样学生便能够了解不同的故事和独特的见解。在专题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碰撞思维,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
(三)教师评价:提升阅读品质
在名著阅读专题讨论活动中,教师的反馈与评价十分重要。如果教师点评中肯,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关注,就能够提升学生勤于读书、勇于表达的品质。在反馈与评价时,要遵循差异化原则。如针对讲述“名士大宴莺脰湖侠客虚设人头会”这一故事的小组,教师这样评价:“你们读得非常仔细,表明你们在课后下了许多工夫,这一故事传神地刻画出了名士的迂腐可笑。”针对讲述范进“打秋风”故事的小组,教师给出评价:“你们选择的故事很有代表性,传统的饮食礼仪中寄寓了一些文化内涵。范进只关心餐具的材料,却不忌口,说明他其实只看重表面。”每次学生发言完毕后,教师可先适当点评,再请下一组的学生来展示,以起到总结归纳、激励学习两方面的作用。
综上,学生不仅要学好教材文本,还要多接触教材之外的语言文字素材,以真正发展语文素养,教师基于有效导读、专题讨论以及教师评价三大版块,创新阅读模块的名著教学模式,能真正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在阅读中成长。
参考文献
[1]杨燕.对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外名著阅读指导的研究[J].求知导刊,2019(35):56-57.
[2]王正元.新形势下如何落实初中语文名著阅读[J].甘肃教育,2019(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