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涛
三峡大学 科技学院 湖北省宜昌市 40000
【摘 要】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以总体性这一核心范畴审视和诠释了马克思的辩证法,试图从哲学的角度来克服资本主义物化危机。因此,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不仅是一种方法论,更是对人实现自身完整统一的理论范畴。总体性思想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批判性,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还对当代哲学的研究和我国政治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总体性 范畴 方法 意义 卢卡奇
卢卡奇用总体性范畴来把握现实社会和历史的哲学主张,为我们全面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提供了新的视野。其总体性范畴的提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突破,“它是青年卢卡奇结合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以及在对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思想成果”。[1]
一、总体性思想在哲学理论发展中的贡献
卢卡奇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个突出强调总体性辩证法地位的人。总体性思想作为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卢卡奇提出并强调把总体性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哲学的内涵。
首先,总体性范畴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发展与突破。“它否定了自然辩证法和模写说,把以‘辩证法’为核心的哲学与实证科学对立起来,进而把‘唯物主义’加以限定化。”[2] 总体性思想是卢卡奇围绕着“物化”这一核心范畴,对‘整体性’范畴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分析,作出了“辩证法归根到底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3] 的重要论断,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科学内涵。
其次,总体性辩证法是对哲学思辨传统的继承以及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扬弃。卢卡奇在系统地分析了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的哲学后指出:“这一体系化的原则和对任何一种‘内容’的事实性的承认必定是不能统一的”,因此,在卢卡奇看来,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超越德国古典哲学的原因,就在于其找到了总体性这一范畴。由此,无产阶级将认识的主体与认识的客体统一在一起,使用总体性的方法去认识整个社会,指导社会各个方面的实践,并对社会进行变革性地改造和活动。
总体性范畴的提出,在理论上获得了重大突破,还在于它能够指导实践,使理论与实践得到合理的统一,只有在总体性范畴这一方法论范畴的指导下,实践才能真正具有可能性。因此,总体性范畴为我们改造现实提供了方法论依据。
二、总体性思想对当代哲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卢卡奇指出通过总体性的革命实践活动,扬弃资本主义的异化社会,恢复人的总体性。这对于当代哲学研究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卢卡奇强调了实践在唯物史观研究中的核心地位以及重要的指导意义。正如“人们往往从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出发,首先预设了在自我之外存在着一个不以自我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对象世界,然后把实践看成是联系自我与对象的中介,是人类应付环境,获得生活资料的能动的社会化的物质生产活动;或者从认识论的思维方式出发,把实践理解为同认识活动相并列的操作活动,进而把实践看作认识的前提、动力、尺度,理解为对既定规律、本体进行认识的一个外在环节。
”[4] 指出,如果从本体论或认识论的思维方式出发,忽视了实践作为人类总体性的存在方式,就会曲解实践的深刻内涵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功能。
其次,总体性思想内涵的生存论意蕴对当代哲学的总体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卢卡奇认为,总体性是人的存在的本质,他反对以直观的态度看待人。指出历史发展是人的具体生存形式不断彻底变化的历史,强调从总体性的维度来理解和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总体性思想对我国政治实践的意义
卢卡奇对总体性的强调,给我们极大的启发,其理论范畴不仅超越了单纯的现实生活,使我们进入到更加广阔意义的世界中去,而且这种提升能使我们从整体的和长远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的发展状况。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的和谐一致与高度统一。
首先,总体性思想是我们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前提,对于指导我们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强调人类作为历史发展的主体,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创造历史的同时,必须充分地认识到人创造历史的活动,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行为,人的主动性的发挥,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必须遵循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人的存在是以自然界的存在为前提的,人要获得总体性,必须全面正确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达到真正融合的辩证统一。因此,在这一总体性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做到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认真地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对污染的治理和环境的保护,切实地改善好生态环境。我们要做到科学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全面长远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其次,总体性思想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正确把握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以“总体”的进步为尺度,必须以“人的总体性”即人的全面进步为标准。在我国当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中国向现代化迈进的正确选择。我们在谋划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候,做到既要面向当代,又要着眼未来,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兼顾公平和坚持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全面、科学的认识的指导下,把握整体格局,注重加强道德、民主、法制建设,把整体发展的观念贯穿到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促进经济政治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整体事业的共同进步。
卢卡奇的总体性范畴是一种整体的辩证思维方式,它不仅对于协调发展过程中社会诸要素之间的复杂性和关联性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而且也丰富了人类社会现实实践活动的理论视野。因此,我们要坚持从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出发,科学协调和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通盘考虑人类社会自身的结构系统以及发展过程的因果关系,做到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在正确的轨道上不断向前迈进。
【注 释】:
[1] 刘卓红:《历史唯物主义新形态的探索——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2] 初见基:《卢卡奇——物象化》[M],范景武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63页。
[3] 初见基:《卢卡奇——物象化》[M],范景武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63页。
[4] 王国有.实践哲学的意义及其误区[J].求是学刊,2000,2:第14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2)刘卓红:《历史唯物主义新形态的探索——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初见基:《卢卡奇——物象化》[M],范景武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王国有:实践哲学的意义及其误区[J].求是学刊。
作者简介:兰涛(1982.12-),男,汉,湖北宜昌人,本科,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