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不良行为的成因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0期   作者:陈春玲
[导读]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确保这些儿童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值得家长、学校及社会进行重点关注与研究的问题。
        陈春玲
        广西桂平市下湾镇中心小学  537200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确保这些儿童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值得家长、学校及社会进行重点关注与研究的问题。虽然有一部分留守儿童会比较听话,可以按照监护人与教师的要求,按时完成作业、遵纪守法,但多数儿童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不服从监护人与教师的管教,出现厌学、打架等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引导与教育,这些儿童就有可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做出违法的事情,严重影响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优化策略
引言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城市与乡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农村留守儿童开始通过更加高效便捷的方式与父母取得联系,同时也能够接触到更加丰富的资源。相比于以往的农村留守儿童,网络环境下的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具有更多的可能性,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受到了互联网信息的极大影响。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更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在培养农村留守儿童上的积极作用,在互联网复杂繁多的信息中,给予留守儿童正确的引导。
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不良行为的成因
        (一)家庭因素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加之缺乏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使其在平时的生活中,没有对儿童的日常行为习惯进行引导与塑造。大多数的留守儿童,都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监护人来予以照顾,他们的年纪较大、文化水平不高,与儿童之间的代沟十分明显,只能提供一定的生活物质保障,基本不会去关注儿童的行为习惯,在这种放养式的监护下,留守儿童自然就会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另外,很多父母都会比较关注儿童的学习成绩,在与儿童少有的相处时间中,基本是以学习成绩为话题,让儿童好好学习,根本没有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二)社会因素的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也受到了其他国家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生事物,但是对于事物好坏的分辨能力不强,容易模仿和学习新事物。随着价值观念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等消极观念,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此外,互联网的发展,一方面给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一些不良信息借助互联网快速传播,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不利于学校德育的开展。
二、针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不良行为的对策
        (一)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针对留守儿童身上的不良行为习惯,家长也要负起相应的责任,不能完全交给教师,毕竟教师面对的儿童众多,很难保证对每个儿童都可以进行及时指导。

对此,教师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一方面要让家长认识到儿童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重视儿童的各项素养提升,另一方面则是要与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了解儿童在家里的实际情况,这样便于教师及时发现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具体来讲,第一,教师要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儿童的父母进行沟通,要求父母多给儿童打电话,如果有可能要多回来看看儿童,关心一些儿童的生活中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第二,要培养儿童学习以外的能力,尤其是生活上的一些能力,要使儿童可以从小可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自己洗衣服、洗碗、叠被子等,这样也可以帮助家里的老人分担一些家务;第三,要重视感恩教育,使儿童可以懂得感恩,感恩教师的悉心教诲、家长的养育之恩以及老人的关怀。
        (二)家庭教育要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
        任何时候家庭教育都是我国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孩子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学校要给力,家庭教育也要重点关注。首先,多和孩子沟通。现在信息发达,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很多,在外务工的父母,可以通过视频电话、微信视频等与孩子多沟通,如和孩子谈心、与孩子分享自己工作中的趣事、听孩子讲讲学校的事情等,也可以给孩子辅导作业,更可以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等,让父母的爱和陪伴不缺失,使孩子觉得父母就在身边;其次,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作为爷爷奶奶,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吃穿、冷暖,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忽视的。学校要在这方面加强教育培训,给这些爷爷奶奶们一些陪伴、教育孩子的方法。如,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与这些爷爷奶奶多沟通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和能力,从根本上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三)学校要更新教育理念
        对于大多数留守儿童来说,由于从小缺乏父母的管教和关爱,往往自律能力较弱,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因此,在学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更新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对留守儿童进行教学时要注重采用激励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学习。比如,当教师认为学生字写得较差时,可以采用激励的方式,如“你非常聪明,如果字能写得更好一点,就可以获得更高的分数了。”这种鼓励的话语,既能提高学生的自信,也能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改进;在对学生进行批改作业时,教师也可以在作文下写下积极的评语,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造成留守儿童出现不良行为的成因有很多,既有家庭的问题,也有学校与社会的问题。所以,为了可以切实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就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能够通力合作,根据具体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否则不仅会影响留守儿童家庭的幸福,甚至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与稳定。因此,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问题,全社会都应该予以关注,充分认识到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尽可能为留守儿童提供力所能及地帮助,为其创造一个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实现学生德育和智育的提升,帮助学生构建一片实现自我、健康成长的蓝天。
参考文献
[1]孙媛媛.部分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成因及对策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07).
[2]李平红,王恒太.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成因及对策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8(04).
[3]刘妍妍.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教育对策[J].软件(电子版),2019(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