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琛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第十四中学 山东 济宁 271000
摘要:
所谓家校合作,是系学校、家长和学生三方的教育关系。通俗一点讲就是,为了更加解决学生更好的教育问题,家庭和学校,共同保持沟通与教育的一致性,达到家长和教师共同教育的目的。家校合作是目前较好的共育方式,能够让学生无论在家时还是在学校时,能够保持好学习和身心状态不脱轨。自20世纪80年代家校合作的逐步起兴发展,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有了较好的效果,但还没有达到更完整的体系化建设,还需要继续研究与不断完善,创建出更加可行的策略措施实践于学校和家庭中,对学生关心和教育进行全方位的呵护。
关键词:初中;家长;学校;家校合作
一、家校合作调查的目的
所谓家校合作,就是家庭与学校为了学生更好、更统一的教育目的而进行的协作。在初中阶段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确实是分不开的,因为各有各的优势,也各自发挥着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实际的观察和调研中发现,如今家庭与学校的关系甚至是 对立的关系,因此,为了学生能有一个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就需要详细分析一下家校合作共育的现状及优势特点,并引导带动社会相关问题能够积极统一的发展,也是家校合作调查的主要目的。
二、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存在的问题,大多来源于教育,而教育区域又大概分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如果家庭和学校不能有效的沟通互动,学生的教育就会形成脱节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持续成长和进步。为了进一步搞清楚家庭和学校合作的现状和具体存在的问题,比如:学生思想教育指导、家校合作共育的意识,以及日常过程中家校的沟通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想以此找到一些切入点能更好的分析出家校合作的关键点,以及分别都能对学生进行怎样的教育措施。也进行了相关的调研。
调研采用随机抽取的原则,一共对10所学校进行调研。共发教师问卷215份,收回有效问卷204份;共发家长问卷350份,收回有效问卷324份。为了更加具体真实,还针对其中15位教师和20位家长进行一对一访问。经过调研,由此得出了一些情况的总结分析:
(一)教育思想
.png)
由上表中可以总结出,初中教师的教育实践和素质教育下的教育思想,大部分教师还是能够体现出对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视的,形成的是正确的教育思想。而家长却反应出较大不同,家长多以学生考高分为目的,往远了想,就是考好学校,未来找好工作。由此看出,教师与家长从教育思想上有着明显的不同,需要学校与家长从教育思想认识方面统一起来。
(二)合作共育意识
.png)
家长对学校是需要信任和配合的,这是家校合作的前提。从上面表格可以得知,家长对列举出来的关于学校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是比较不信任的状态,不信任的基础,是很难有家校合作教育更好的合作结果的。
(三)联系方式
学校和家长能够互通有无,那么学校和家庭的练习方式和联系内容就变得十分重要。
.png)
从上表的调研结果可以看到,举办家长会和家长学校越来越成为家长与学校练习的主要方式,通过这两种方式,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班级中的学习等情况,同时,家长也需要提高教育素质和能力,要充分结合学校教师的指导和建议,才能对学生的家庭教育更有针对性。
(四)沟通内容
学校与家庭在交流沟通中,应加强彼此的沟通和了解,要以科学的角度,不要一味盲目的智慧沟通学生学习方面,也要都注意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培养和加强,使得家校合作教育的内容全面且统一。因此,学校与家庭沟通更多的是以下三个方面:
①学习方面,这也是家长和教师对学生成绩重视的表现。
②思想品德方面,这主要是为学生能有全面素质培养。
③身体健康方面,无论何时,身体是第一位的,家庭和学校都要关注学生健康方面的情况。
结束语:
初中阶段的成长教育是尤为重要的,由于初中学生独特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所以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来关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教育。从实际调研的情况可以看到,目前学校和家庭实现合作共育的情况还不是十分理想,要想更好的实现家校合作,就需要家庭和学校彼此多沟通,同时家长也要对学校有更多的信任,让学校可以自如的做好对学生各方面的教育。家校合作是对初中阶段学生管理的非常好的手段方式,因此,需要大力加强家校合作的教育方式,使初中学生各方面能有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董志斌.农村“家校合作”现状调查与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3,(04):70-71.
[2]徐金贵,颜辉荣.中小学家校共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1):38-40.
[3]颜辉荣,徐金贵.中小学“家校共育”现状的调查报告[J].江西教育科研,1998,(0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