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山东淄博第十七中学 山东省淄博市 255000
摘要:课例研究是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学问题为主线,以观察点着眼,以观察、反思和互动对话为特征的课堂教学研究。课例研究能够通过课堂记录,有效的针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对于打造高效课堂和对教师的专业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课例的不断打磨,也会让我们对一堂课品出不同的“味道”。
关键词:课例研究 专业发展 课堂观察
一、课例研究的内涵:
课例研究是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学问题为主线,以观察点着眼,以观察、反思和互动对话为特征的课堂教学研究。它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方式。课例研究就是把研究的过程、研究中的困惑、研究中的体会与反思以及自己的收获等说出来、写出来。
二、课例研究的特点:
课例研究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策划、情境式、亲历型、体验式的研究过程。
三、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普遍问题
(一)沿袭:“记忆中我的老师是这么教我的”;
(二)模仿:“同伴老师是这样做的”;
(三)对团队而言,缺少将科学教学理论、先进教学理念、优秀教师教学经验内化为自己教学智慧的学习与研究的过程;
(四)对个体而言,缺少优秀典型课例的实践研究的磨砺、体验过程,积累太少,缺少可参照的“标杆课”。
四、课例研究的意义:
(一)通过对课例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教师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去。
(二)通过对课例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和反思能力,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通过对课例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研讨,提高听、评课能力,提高校本研修实效。
(四)通过对课例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科研的能力。
五、我的一个课例研究
(一)课例背景:课题《古典概型》,2018年山东省优质课比赛二等奖,教育部课程研究所优质课评选一等奖。
(二)比赛之前,市教研员朱恒杰老师和学校教研组教师高度重视,反复组织组内老师进行观课评课。在听评课过程当中,教研组决定打破传统的听评课模式,决定通过分组设置观察要点的方式进行观课、评课,将组内老师分成四个组,根据教学实际设计课堂教学反馈表,各组针对本组观察点进行观察、记录、评价,将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分成教学内容理解、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程序及方法选择、教学素养及基本功四个观测点进行观察。
附:课堂教学反馈表:
.png)
(三)各组从不同的观察点,有针对性的就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修订,提出修改意见。反复几次之后,过程的衔接和环节的设置都非常的流畅。
(四)后期结合专家的建议和老师们的研讨,对已有的教学评价表进行修订,形成《数学课堂的学习关注与指导行为观察表》,使观察过程更加具体、细致,并形成了适合各学科可操作的课堂评价量表。这样根据观察点进行分组评价,可以让评课教师更专注于评价的某个环节。评课教师带着任务去听评课,会更加用心,观察也更加细致,同时对自身教学也是一种促进。
附:数学课堂的学习关注与指导行为观察表
.png)
(五)比赛结束后,结合比赛的录像、专家的评课和在准备过程中组内老师提出的建议,重新反思整节课的架构,对各个教学环节又重新进行了梳理,形成了课堂实录,全文刊登了《中学数学杂志》。
通过备课、磨课、讲课、说课、写课,到最后形成成果,虽然期间非常纠结,忙碌,但也使自身业务发展得到了提升。回想一下我们只要在平时教学当中,把自己的所思所感,稍加留意,稍加整理,就会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
六、如何做好一个课例的观察记录
课堂观察技术也就是如何记录和分析课堂信息是课例研究的核心问题,一个好的课例不仅要善于自我反思,更要通过发挥集体智慧,虚心听取、采纳其他教师的建议,随后不断完善。平时要把教学的感悟经过研磨写下来,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一)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设置成几个大的教学环节,在每个大环节里,再拆分成若干个小环节,建立起本节课教学流程的整体框架,记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投入在哪里。
(二)课堂中主要发生的教学活动一般包括教师的讲授、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师生互动交流等。我们把各种教学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和持续时间进行记录,可以观察出本节课主要采用了那种教学形式。
(三)把整节课教师提问的方式、学生回答的方式、教师理答的方式、回答的人数、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学生的认知层面等记录下来并做分析,可以为教师改进组织教学提供建议。
(四)教师的语言往往有助于学生能够形成知识间的关联,建立起知识的网络,并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将一节课中教师的语言进行记录,并从有效性上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教师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使其更加严谨、精炼。
(五)可以通过座次表记录哪些学生是主动提出问题的,哪些是根据老师要求进行表述的,这样可以反映出一节课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知识达成度。
.png)
(六)课堂上还可以记录教师移动路线,教师在巡视时,其移动路线表明了教师的信息反馈所分布到的区域。
(七)课堂里可以用叙事性文字记录全体学生发生的具体事件,也可以记录个别学生的事件。比如:有些同学课前准备做的不好,有些同学回答问题很踊跃,思路开阔,个别同学上课走神有打瞌睡的现象,个别同学没有课堂笔记等。
(八)借助信息化工具,进行课堂录像,选择有代表性的师生对话片段的语言做出分析,通过语言互动分析,检视该对话表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是教师的主导地位。
课例研究能够通过课堂记录,有效的针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对于打造高效课堂和对教师的专业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课例的不断打磨,也会让我们对一堂课品出不同的“味道”。
参考文献:
[1]何雪芳. 聚焦课堂问题 促进对话反思——在校本研修中与教师共同成长[J].现代教学2004:5
[2]关景双. 我的课例研究 基于“目标贯通”的课例探索 [J].新课程(综合版)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