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浅析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0期   作者:张文君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问题的提出,教育问题不断受到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中的教育问题已经不再那么突出,取而代之的是农村教育问题,随着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农村教育问题变得尤为突出。
        张文君
        鲁东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1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问题的提出,教育问题不断受到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中的教育问题已经不再那么突出,取而代之的是农村教育问题,随着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农村教育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小学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因此,要着重把握好农村小学教育问题。本文立足于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对农村小学教育与城市小学教育之间的不同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找出当今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为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道路找到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问题,对策
第一章 相关理论概念综述
一、 教育公平
        “公平”这一概念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教育公平也包括在内,教育也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公平。教育公平就是指国家政府及相关部门在配置教育资源等其他方面要存在一定的合理性,教育公平主要可以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三个大的方面。起点公平主要是指任何人不受年龄、性别、经济条件等其他条件的限制,均可以入学接受教育;过程公平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平等的享受一些教育资源;结果公平是指每个人所受的教育质量都是相等的。
        教育公平也被赋予过双重含义:公正和覆盖。公正,顾名思义就是教育过程中,不受性别、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年龄等其他因素的限制。尽量能达到受教育者本身应该收到的教育的高度。覆盖则是指尽量让每个人都能覆盖在受教育之下,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最低层次的教育。以上两点,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 原则,如果教育能够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因材施教的教育条件,那么,这也算一种教育公平。
第二章 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学校状况
(一)教学硬件设施状况
        农村地区的小学硬件设施的使用情况可以概括为:教学硬件设施落后且利用率低下。从这个方面看,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小学随着经济的发展,虽然具有基本的多媒体设备,但是大部分农村地区在小学课堂上基本上是不使用这些设备的,只有在某些重要的教学活动中这些设备才会被使用,或者是用来应对教育部门的检查;农村地区的学生拥有的活动中心便是操场,到目前为止,室内活动中心并没有在农村地区普及开来;一些基本的体育器材设备虽然下发到各个农村小学,但是利用效果却微乎其微;除此之外,农村地区的小学中医疗设备不是很齐全,只是有一些基本的应急医疗设备。
(二)教学软件设施状况
        教学软件设施包括教学管理、师资力量、生活住宿、后勤服务、学校教学环境等等。就目前来看,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学软件设施仍然落后于城市地区,且差距较大。虽然部分地区的小学出台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但是其效果却是微乎其微,部分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学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不太人性化且大多是“一言堂”;学生们生活住宿的场所比较简陋,学校的后勤服务态度差且常常出现不负责任现象,除此之外,一些乡村学校的环境也不尽人意,没有像学生展示出整洁干净的校园环境。
二、教师状况
        农村地区的小学师资队伍目前发展速度缓慢,且师资队伍出现数量不足的情况;在课时方面,农村地区的教师课时较城市多,这也在一定程度说明,农村地区的教师负担过重;从教师自身来看,大多数农村地区的教师教育观念陈旧落后,无法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有些教师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极大缺少创新性。


第三章 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硬件设施落后
        从整体上看,农村地区小学学校的硬件设施条件是不足的,尤其是落后、边远地区的学校,教室数量不足、活动场地也不够大、医疗设施条件达不到标准等这些问题仍然是没有解决的。有些地方的小学虽然配备了多媒体设施,但数量仍然不够,而且多是流域形式,利用率低,更多的时候是用来应对教育部门的检查。
        学生的课桌椅子等教学需要的设备破旧不堪,不利于学生生长发育;学校的操场中运动项目单一,没能很好的激发起学生热爱运动的热情。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还学生一个健康的身体和素质。
二、师资队伍不强
        农村地区教师逐渐出现老龄化问题,一些年轻教师在农村地区增长了教学经验之后,便扎根城市地区的学校现象比较严重。农村地区的教师还存在教育理念落后,教学能力需要提升,师德问题频发等一些不良现象。归根结底,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在于,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落后导致的农村地区工资待遇不高。经济落后导致农村地区不能留住优秀人才。
三、留守儿童现象严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打工潮”在农村地区愈演愈烈,一些农村地区的父母选择将孩子留在家中,自己外出打工。而这些留守儿童还不完全具备生活能力,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制力差,且可塑性强。这个阶段是需要陪伴和呵护的阶段。如此一来,大部分留守儿童没能养好学习习惯,也没有培养好健全的人格。留守儿童问题也成为了农村地区小学教育存在的一个严重的问题。留守儿童这些现象严重的也影响到了学校教学。
四、家长不重视教育
        家庭教育是影响人最深最远的一种教育。在农村地区,家长不重视教育这种现象尤为严重,多数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只需要读完九年义务教育,学会基本的知识就可以了。殊不知,这种想法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大多数农村家长没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所以把孩子成绩不好简单的归结于智力问题,使孩子越来越自卑,最终走上辍学的道路。除此之外,一些家长满足于自己自己的现状,认为自己的孩子只要和自己生活状态一样就可以,对孩子的未来持一种放纵的态度,这种态度对于孩子将来的成长也是有影响的。
第四章  农村小学教育整改途径及措施
一、振兴乡村经济,留住优秀人才
        农村小学教育之所以问题重重,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落后。农村经济落后导致的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响应国家的号召,提高乡村地区的整体经济水平,比如在环境宜人的乡村打造旅游度假区或者开设工厂,这样一来,村里的劳动人口便不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现象也能够得到缓解。一些优秀的青年教师才可能扎根乡村,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因此,只有经济水平提升了,其他的条件才可能实现。
二、优化小学教育资源配置
        乡村小学硬件设施不足问题尤为严重,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应该出台相关的法律文件,优化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尽量保障教育公平,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分配状况,因地制宜,尽量保证每个地区的教育硬件设施符合标准。除此之外,国家还应该尽量加大对农村地区学校的资金支持。农村地区的学校应该尽可能与城区学校加大联系,学习其管理规章与制度,学会分析和利用城市地区的优质教学资源。
三、完善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制度
        学校应该制定一系列完善的教师培训流程,对于出行不便的地区和学校,可以采用网络培训的方式。学校要将教师的培训制度与评奖评优相联系,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同地区的学校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教师要学会相互学习,查漏补缺。学校还应该分配一定的教育经费到教师培训上,以确保教师培训有资金上的支持。除此之外,学校要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培训,让教师拥有一定的责任感,并且激发乡村教师的教学热情。只有这样,农村地区的教师队伍水平才会提升。
参考文献:[1]陈淑珍,章水平.浅谈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家长.2020(29).
[2]丁伟.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20(79).
[3]雷月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求知导刊.2020(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