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玲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新圩第二中学 ,广西钦州535400
摘要:在初中教育中,九年级数学是作为七八年级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初中数学教育的重头戏,数学基础牢靠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充分理解学科知识,同时也为将来个人的发挥在那提供积极影响。目前九年级数学在教学活动中依然存在问题,其中很明显的就是教学缺少目标性,分层教学策略的应用,对于提高九年级数学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关键词:分层教学;数学教学;关初中数学;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九年级作为九年义务教育中的最后一环,一定要让学生获得必备的数学知识,要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强调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数学教学。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许多数学教师并没有将分层教学落在实处。其实,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根据学生基础不同而进行分层次教学的教学方法,能够较好解决九年级出现的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的问题,对于促进不同学生发展数学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一、目前九年级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囿于传统
数学教师作为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领路人,教师自身对于知识的了解和框架搭建直接影响到数学课的教学效率[1]。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往往会忽略创新教学理念的重要意义,囿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管代教,很难收获活泼的课堂氛围,甚至会出现学生厌学,学习兴趣低落的情况。如果继续将学生的思想观念束缚在传统教育课堂中,最终的教学效果可能不会尽如人意。作为教师,首先要从自身思想入手,夯实新思维,持续推动课程设计的合理优化,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二)组织教学形式缺乏创新
在进行九年义务教育中的数学教育时,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刷题好像确实比突破传统课堂组织形式教学效果要好,但是,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数学思维,灵活运用知识,传统的灌输方式并不能带给学生多元化互动的思维模式和教学效果,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很难渗透到课堂中,因此,要突破传统课堂的组织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此,寻找九年级数学课堂组织的创新形式,是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关键之处。
二、分层教学在九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分层建组
首先必须承认由于学生基础不同,学生之间是存在客观差异的。统一的教学设计不能保证有良好的教学效果[2]。教师应该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基础和能力水平综合起来,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层次。这样的分成教学既可以保证优等生的学习进度,同时也不会抛下差生,可以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来。
同时,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要根据一次次的测试进行调整,这样一来,成绩好的学生会给自己努力学习的压力,而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会给自己努力学习的动力。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充分活跃在课堂上。但是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因为分层而产生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心理因素,不说优等生的自负和差生的自卑。
因此,在进行分层分组之前,教师应该像学生明确分层教学的目的,让全体同学都能了解分层只是学习的手段,学习质量和效果以及最终达到的目标才是最根本的目的,这样鞭策全体学生努力向更高一层学习靠拢。
(二)分层授课和教学目标分层
在进行九年级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进行分层教学法。比如说在数学教学活动的课堂提问设计上就要进行分层,在数学教学课堂上的练习项目进行分层,最后在针对学生获得知识的反馈中,对学生的评价设计和指导上进行分层[3]。举个例子:在进行判定相似三角形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先让学生回忆三角形的构成要素和三角形的特点,然后进一步提问“全等三角形如何进行判定”最后在练习环节分别由浅入深的安排几道题,邀请不同层次的同学分别作答,这样,通过分层授课,实现分层教学的真正目标,充分发挥分层教学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在授课过程中进行分层的同时,教师应该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定既要保证成绩不好的同学能够跟得上正常的教学流程,奠定基础,也要保证成绩好的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建立数学思维,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在循序渐进的进行。比如说在学习反比例函数时,对于差生的教学目标设计为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绘画反比例函数。对于优等生而言,教学目标可以设计为特殊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应用以及数形结合思想的深入理解。通过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能够保证全体学生在课堂上都能裨益,更重要的是能使学困生在数学科目的学习上获得成就感,进而提高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三)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
教师如果想在班级内部进行分层教学法的顺利应用,首先就应该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班级氛围,教师要向全体同学阐述分层教学法的目的和意义,充分地和学生进行沟通,避免让学生误以为教师要将其分成三六九等,而是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和进度不同进行更为细致的帮助,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尤其是要避免出现由于分层教学法而产生的心理问题,自卑和自负都不可取。
(四)激励式分层教学,重视教学评价
数学教师在进行九年级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法的同时,不能忘记教师的评价激励作用。针对不同性格的同学需要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针对不同基础的同学,也要采用不同程度的激励方法[4]。比如说针对学困生,他自身的学习热情比较低,学习兴趣也不及其他学生,这个时候教师应该为他建立充足的自信,承认他的努力并且告诉学生你还可以变得更好。而对于优等生,在需要做出教学评价的时候,就应该理智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成果进行评价,避免出现自傲的情况。
结束语
分层教学法作为在九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应用的方法,针对的是九年级数学教学中最容易出现的两极分化的现象。要想将分层教学法落到实处,在教师进行教学思维改进的基础上,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才能最终取得全体学生“齐步走”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先炎. 九年级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运用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9, (10):219-219.
[2]杨朝晖. 试析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9, (11):237-237.
[3]姜小华. 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百科知识, 2020, No.795(27):76-77.
[4]张建秋.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数学大世界:小学三四年级辅导版, 2020, (3):84-8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