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杭燕
杭州萧山义桥镇金太阳幼儿园
摘要:幼儿阶段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启蒙阶段。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轻松有趣的幼儿园环境让幼儿具有一定的归属感,也能够迅速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因此在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注重环境的创设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因为这不仅影响幼儿心智发育,同时对于性格的培养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阐述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概念,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创设;策略
前言: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有关幼儿园教育环境的认识和创设,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幼儿园环境不仅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开展教育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良好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幼儿教师在进行环境创设时,应关注幼儿园环境的教育价值。创设的幼儿园物质环境能够有效地与幼儿形成相互作用的关系。让幼儿充分的参与到环境的创设过程当中,并与环境展开对话。让幼儿园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幼儿园环境中的主人。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概述
幼儿园环境创设一般由幼儿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成。按照幼儿园有关幼儿发展的教育要求,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挖掘和探索幼儿学习、生活、成长环境中存在的教育因素。合理利用并创设对于幼儿成长有益的活动场景,与幼儿发展特点相统一的情景活动。将环境因素变为教育因素,从而推动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指示要求,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对于幼儿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同时环境作为幼儿教育的隐性课程,对其健康成长和人格品质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因此,对于幼儿教师而言,幼儿园环境的创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不仅要将环境创设和幼儿教育目标有机融合,应用环境创设对幼儿采取有效的教育。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引导方式,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环境创设过程。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能够在温馨有趣的环境下,受到良好的教育。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幼儿园环境对幼儿教育的积极作用,同时阻碍幼儿身心健康的长久发展。具体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理解不透彻
环境是幼儿园对幼儿开展教育的重要资源。科学合理的运用和创设环境。对幼儿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所谓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开展教育所能运用到的一切环境条件。有人的要素也有物的要素。包含幼儿园内和园外两方面因素。家庭方面和社会方面的环境因素都会对幼儿的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幼儿教师对环境创设的理解不够透彻。片面地将幼儿园环境理解为只包含物质环境,即幼儿园区环境和班级环境等。有关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也狭隘地认为是关于班级环境的创设。从而忽视精神环境的重要作用。同时将物质环境的创设狭隘的理解为班级设施的提供和环境的布置。这种理解与实际情况的偏差,主要反映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标准检查中,问题比较突出。
(二)对创设环境的主体认识不清楚。
在一些幼儿园中,有不少幼儿教师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对于创设环境的对象是谁,以及创设环境的要求并不明确。对创设主体认识不清楚,甚至颠倒其中主客体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幼儿园课程当中,幼儿园环境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幼儿教师在创设幼儿园环境的过程中,要注重活动开展的教育性。是幼儿教育目标与环境创设的目标达到高度统一。然而在一些实际过程中,大部分幼儿教师根据自己在喜好,或者考虑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方便而进行环境创设。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很少听取和采用孩子的意见,甚至未考虑创设的环境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例如不考虑活动设备是否具有一定危险性。材料和用具的大小幼儿是否适用等等。在环境创设时,完全按照教师自身的需求出发。使一些班级环境的布置完全沦为装饰品,仅供观赏和检查。完全忽视了环境对幼儿的教育意义。甚至在一些地区幼儿教师在班级环境布置时,为了结合地方风土民情,采用了一些反映地方特色民风的装饰品进行布置。本是传播地方风土人情和文化的好机会。却导致幼儿无法参与创设过程,与环境之间无法产生互动。极大程度上丧失了一部分教育意义。
(三)频繁地创设和改变幼儿园环境。
幼儿阶段的孩子好奇心比较重。活泼好动的性格,导致在学习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注意力无法集中。因此许多老师采取频繁的创设和改变幼儿园的环境的手段,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事实上,这种方法十分不可取。一是频繁地更改和创设环境,很容易浪费资源。降低班级环境的使用价值和教育价值。二是幼儿时期是孩子形成稳定心性和养成秩序感的重要时期,频繁地创设和改变幼儿园环境,将给孩子造成不安和焦虑的情绪。对培养孩子耐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一)提供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机会
对于幼儿而言,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环境是幼儿开展启蒙教育最开始的地方。如果想要创设出适合幼儿成长和学习的教育环境,就需要为幼儿提供参与环境创设的机会。使幼儿在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产生主人翁意识。对环境更加熟悉和认识,增加自身的归属感。在开展创设环境过程中。重视幼儿的参与度和主体地位。为幼儿提供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幼儿勇于表达自身的想法。使幼儿参与到园区环境创设的每个环节中。确保幼儿在认知能力和创造思维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因此幼儿教师应重视提升幼儿参与创设力度。促进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友好关系,加深交流,使每个孩子都能平等的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当中。不能因为孩子动手能力不强,就剥夺参与的机会。很容易阻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了解幼儿之间的优点和差异特点,合理安排幼儿负责的工作内容。例如创设秋天主题的班级环境,对于具有绘画天赋的孩子可以进行绘画,其他的孩子可以裁剪或粘贴物品。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都能够参与环境的创设,充分发挥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2]。
(二)关注环境的设置和材料的供应
幼师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应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和教育目标,选取适宜的材料进行环境设置。由于幼儿的认知发展能力,是在与环境的作用下逐渐培养形成的。对于事物的认知主要依靠于确认外在形象和参与的过程。因此幼师要关注环境的设置和材料的供应。采用合适的手段将园区教育目标与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融入班级环境当中。首先通过观察和调查的方式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提供能够促进幼儿发展的环境材料。例如,许多幼儿园在冬天都会开展种植泡蒜的活动。老师可以提问蒜是如何长出蒜芽的?引起孩子们的讨论和争执。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进行思考和观察。
(三)明确环境与材料蕴含的教育价值
为了使幼儿通过环境能够健康成长,需要引导幼儿有效地开展与环境的互动。与环境的对话过程中,二者相互作用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学习。老师需要明确环境与材料每一个部分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例如开展幼儿进行串珠的活动,既可以锻炼孩子动手能力,又使孩子认识不同的颜色,了解多种材料。使幼儿主动认识和创造元素的序列。此外,老师还需要明确班级墙饰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意义。墙饰区域可以记载幼儿自己亲手经历的故事,也可以是幼儿想象力和创造空间的展示。鼓励幼儿用文字、绘画、折纸等各种方式来表达自身的感受和情感。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努力提高自身学习和实践能力。使幼儿之间相互学习,交流沟通和共同进步。
(四)支持与启发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
教师在环境创设过程中,应当引导和启发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与环境对话而得到教育和发展。首先让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收集材料过程中,参考幼儿的意见,一同做好设计和准备材料工作。不仅提高幼儿探索和获取材料的能力。同时学习了有关材料的知识。其次选取的环境材料能够为幼儿提供一定的创造空间,使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要求材料具备广泛的想象和创造空间。通过自主选择材料,动手参与实践的过程,使幼儿积极主动地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教师要关注幼儿实际探究和操作的过程。鼓励和支持幼儿,按照兴趣和需求自发地探究材料。引导幼儿通过与环境对话,不断发展与学习。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有关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将是一项长久期的教学任务。作为老师不仅关注创设环境的必要性,同时采用合理的创设策略。为幼儿提供参与环境创设的机会,关注环境的设置和材料的供应,明确环境与材料蕴含的教育价值,不断启发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最大程度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建琼.幼儿园环境创设策略分析[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1):279.
[2]陈丽.幼儿参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策略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06):214.
[3]周晶晶.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幼儿参与的现状及提升策略的研究[J].北极光,2020(01):173-174.
[4]张艺尧.幼儿园参与式环境创设的策略研究[J].现代交际,2019(05):19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