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桥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上思县第二小学,广西防城港535599
摘要:对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来说,阅读和写作同等重要,对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质量和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阅读和写作也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两大难题。小学生要想学好阅读和写作就要培养和提升自身的感性思维,并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有效训练才能把握阅读和写作的技巧。因此,作为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有效的应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小学生使用具有高效性的教学方法,领导小学生对教材中的课文进行有效的精读,然后扩展到一本课外书最后到一类课外书,这样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完成读和写的转换。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应用策略
语文和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是它更加侧重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感性思维。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学习效果的好坏并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教师只能结合学习目标和自身经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划分层次[1]。新课标对小学阅读和写作提出来的教学目标是对小学生的情感理解和表达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按照新课标提出来的新要求,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改革和创新,要把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合理有效的应用到教学实践活动中,这样才能促使小学生更好的对所学到的语文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才能有效的针对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才能激发出小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实现引导小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教学目标。
一、以小学语文教材为基础,对小学生自身所具备的读写结合意识进一步培养和提升
小学阶段的学生不管是身体还是意识都正好处于成长时期,小学生的理解和吸收知识的能力不断的提升,基于小学生的这些独特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师首先需要解决一个教学工作难点是如何才能选择出适合新时期小学生阅读的文章和书籍[2]。教师在选择课堂阅读文章的时候,需要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准确的掌握,要清晰的认识到如果选择的阅读文章过于简单就不能让小学生更好的吸收语文知识,如果选择的阅读文章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小学生难以理解,最终会使小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这两种情况都对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极为不利。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教学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精挑细选确定下来的,十分适合小学生阅读,并且还对文章的语言表达进行了删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对小学生自身所具备的读写结合意识进一步培养和提升[43。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翠鸟》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选择课文中涉及到的“鲜艳”这个词引导小学生进行读写结合。首先在课堂上提出针对性的问题:“课文中鲜艳的意思是什么?”“鲜艳这个词放在一句话的什么位置才合适?”“生活中我们用鲜艳这个词形容什么事物?”随着问题的深入小学生会逐步的进行深入的思考,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小学生主动在课堂上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但是这只是教学中的“读”,而要做到读写结合,还需要教师进行更加深入的引导。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鲜艳自身意思以外,还能表现人或物的深层特征吗?”这个时候教师需要说出例句,如“小丽像一朵鲜艳的花在田野上开放。”引导小学生思考鲜艳这个词表现出了小丽的什么特点。通过思考很多小学生会得出“小丽具有欢快、明亮的特点。”还有些小学生会得出“人们喜欢和羡慕小丽。”这个时候,小学生就能从“鲜艳”这个词出发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小学生的感性思维。最后教师布置“用鲜艳描写人或物”的写作任务,这样实现了利用读促进写的教学目的。这样“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促使小学生对课文中的语文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理解,还能够促使小学生在写作中运用相关的知识,从而达到对小学生自身所具备的读写结合意识进一步培养和提升的目的。
二、对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拓展,提高读写结合教学方法的实用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有效的实施读写结合教学方法,如果只是对教材中的文章进行阅读,不能满足小学生的阅读需求,因此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对教材阅读进行合理有效的拓展[4]。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爬天都峰》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引导小学生阅读与景物描写相关的书籍。教师先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然后自己先对所选择的课外读物进行一遍精读,把不适合小学生进行阅读以及难以理解的内容剔除,然后引导小学生阅读能够理解的那部分内容,为了保证故事是完整和连贯的,教师可以在小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对删除的部分进行讲述。当小学生阅读完相关的内容以后,教师可以提出“通过阅读这些内容,你们收获到了什么?那些描写方式和课文相似?文章中描写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等等问题来引导小学生进行思考,并鼓励小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思想。最后布置让小学生描写身边景物的小练笔。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小学生在对教师提出来的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对自身的思维能力进行了有效的锻炼和提升。
结束语:
对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来说,阅读和写作同等重要,对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质量和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阅读和写作也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两大难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间过程中要重视合理有效的应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促使小学生更好的对所学到的语文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才能有效的针对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才能激发出小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浓厚兴趣,才能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率和质量进一步的提升。对于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是培养自身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对小学生的读写结合意识和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和提升,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完成对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进行有效培养和提升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新国.读写结合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35):89-90.
[2]娄与薇.读写结合教学方式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文渊(中学版),2019,(5):560-560.
[3]胡茂根.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读天下(综合),2019(14):56-56.
[4]肖勇.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分析[J].语文课内外,2019,(9):6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