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构建高中语文群文阅读高效课堂的路径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2期   作者:王光美
[导读] 在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中,阅读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实践情况是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不足,需要加强教育重视度。
        王光美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第一中学    651400
        摘要:在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中,阅读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实践情况是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不足,需要加强教育重视度。要求教师不断地创新与改进教学方法,因此群文阅读方法被提出来。要求教师以学生为出发点,结合学情与兴趣特点,在当前阅读教学基础上融入群文阅读,为高中语文教学活动提出了方向与挑战。本文就群文阅读教学进行了研究,以期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关键词: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路径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传统的阅读教学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素质能力的要求,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被提出与广泛运用,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也全面展开,但是结合当前教学现状,可以发现教师由于理论和实践经验不足,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调整,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实施存在困境,需要进一步探究与拓展,群文阅读研究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一)解读故事情节,品味阅读主题情感
        小说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组成部分,学生对于小说体裁具有一定的兴趣。很多学生表示小说的故事情节很生动,其中蕴含着细腻的情感,可以引发深思,很有吸引力。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需要有选择地节选文本来进行阅读活动。此外,为了帮助学生增加体验感,更易理解文本内涵,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就文本的时代背景、作者经历等这些内容进行搜集与整理,有利于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展开。
        例如:选择《装在套子里的人》、《祝福》、《阿Q正传》这三篇文章开展群文阅读时,以情节为议题,小说故事情节更易打动人心,让学生感知与思考人性的真、善、美。通过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梳理故事情节。请同学们欣赏鲁迅写的《阿Q正传》,其中描写阿Q言行与遭遇来感知故事的发展过程,然后鼓励学生简单地说一说小说的故事情节。通过对情节的阅读教学,可以看出阿Q的确是个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典型人物形象,引起学生的反思,包括人性、社会;与此同时,与当前学生的现代生活进行对比,让学生珍惜当前的生活,理解生活的不易。这一设计帮助学生为群文阅读活动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方向,引出问题“在《装在套子里的人》和《祝福》文章中,梳理一下故事情节,主人公发生了哪些故事呢?”“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三篇文章主人公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然后让学生比较一下三篇文章中的共同点与不同点。“《阿Q正传》采用第三人称来讲述故事情节,充分感知作者创作情感;《装在套子里的人》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写了别里科夫的死,再叙述故事的发展,很有吸引力;《祝福》也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其中鲁镇的环境描写带给大家一种渲染了和压抑的氛围。这种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文章寓意。


        (二)赏析环境描述,学习写作手法
        环境是小说的基本要素,可以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通过环境的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物质平台,起着推动与渲染的作用。通过赏析作者环境的刻画,学习作者写作手法,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选择《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边城》、《祝福》展开群文阅读,就环境为议题进行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文章中“带了钥匙, 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的紧”。起着推动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边城》文章中“黄昏来临时 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听着渡口飘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为故事营造了一种远离俗,生活气息浓厚的生活氛围。《祝福》中也同样运用了环境描写,“天色越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将鲁镇弄成一团糟。”表现了封建思想笼罩下的鲁镇,人情冷漠,营造了整个小说情感基调。以环境作为议题开展群文阅读,情感更加浓厚,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借助特殊的环境来深化主题,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把握。
        (三)分析人物形象,学会人物刻画
        小说的构建离不开人,人物的刻画是否能与人产生共鸣,是决定小说是否优秀的重点。如何通过无生命的语言文字来刻画出有生命的人物,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也是作者写作的最高要求,因此在进行群文阅读时,人物形象的议题必不可少。例如:《茶馆》《包身工》《阿Q正传》这几篇文章中人物的刻画极具代表性,通过阅读教学感知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学习作者是怎样精心打造人物的。《包身工》在描述她们起床时的动作“打呵欠,叹气,叫喊,找衣服,……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将这些豆蔻年华的少女因为长期过着非人的生活 疲倦拥挤杂乱失去了腼腆害羞爱漂亮的女孩子的天性表现得非常形象生动。《茶馆》中更能感受到人物形象的刻画,其中人物丰富,有吃皇粮的旗人、资本家、教士、穷困的农民,这些人物的刻画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作者塑造人物的深层含义。
        结论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小说体裁为例,从小说的构成要素人物、环境、情节三方面为议题展开研究,实现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周国伟. 浅谈群文阅读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路径[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4):56-58.
        [2]郝玲君.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的实践探讨[J]. 中国教育学刊,2020(S1):46-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