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2期   作者:韦菁娟
[导读]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基于心智活动培养出发,通过思维与心灵的交流与碰撞,进而产生情感互动。
        韦菁娟
        广西省百色市德保县城关镇津美乐希望小学  533700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基于心智活动培养出发,通过思维与心灵的交流与碰撞,进而产生情感互动。这就要求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入地探究、钻研、挖掘、解读,了解文本的寓意,进而达到阅读教学目的。本文主要就高年级小学阶段阅读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对象,探究有效的教学途径,以期实现阅读教学活动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途径
        众所周知,在语文阅读是获得信息与处理信息的重要途径,可以让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与语文能力的提升。随着新课改革的推进与发展,对学生的要求发生了转变,要求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因此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从学生出发,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处于发育初始阶段,还不具备完整的认识,并没有意识到阅读对于自身发展的作用。此外,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自制力较差,好奇心重。因此在实践教学时,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特点,个体差异性,全面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与掌握文本。例如:在进行六年级语文下册《鲁宾逊漂流记》阅读教学时,文章以故事的形式表现,文本内容极具探险性质,对学生来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好奇心重的特点,以“探险”作为切入点展开活动,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调动学生配合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进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二、从方法出发,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兴趣的调动可以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但是要想让这学生长久地坚持下去,进而提高阅读能力,就需要学会阅读的技巧,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以期培养学生爱读、好读的良性循环,保障阅读的持续性。结合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当前阅读技巧很多,例如略读法、精读法。从字面上讲就是简略阅读、精细阅读。当然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我通常会采用两者结合的方法,利用略读法来了解文章框架;利用精读法来理解文本内涵。在进行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时,可以首先对文本进行略读,进而文章的大体内容,找到文章写作的重点内容,也就是山上反抗与就义的描写,充分感知壮士们的爱国之情,了解作品创作的情感与内涵。
        三、从教育出发,重视阅读教学效果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接受者,因此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是提升阅读教学效果的基础要求。

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发挥学生的能力、价值与潜能,提高教学活动的高效性。教师基于学生特征出发,找到与教学活动切合的兴趣点,创设良好的阅读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见解,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地引导与点拨,帮助学生解决在阅读中遇到的困难,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进行五年级下册《田忌赛马》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然后找出自己的疑惑点,很多学生对“赛马策略”存在疑问,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小组交流合作、自我思考。教师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观点,教师针对性地引导与点拨,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与思维想象力。
        四、从设问出发,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问题的提出是实现探究与思考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性,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另一方面活跃了大脑思维,发挥课堂提高的价值。当然教师的提问还需要具有针对性,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保障问题设计的有效性,避免过于困难导致学生产生畏难心理;过于简单则起不到效果。科学合理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升 学生理解能力。例如:在进行六年级语文上册《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时,教师提出问题“壮士为什么跳山?”可以对能力较弱的学生提问。“壮士们为什么不投降?”需要进行一定的思考,可以让能力较强的学生来回答。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发挥引导与纠正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进而实现阅读教学效果。
        五、从教学出发,丰富阅读教学方法
        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需要丰富阅读教学方法,要求与学生的兴趣与发展特点具有一致性,这样情况下的教学活动才是有效的。根据学生竞争性强的特点,可以开展小组竞赛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注意力不足特点,可以采用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进行五年级语文下册《田忌赛马》教学时,就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教学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组织学生欣赏文章中出现的角色,开展极具舞台剧性质的朗诵比赛。学生为了取得胜利,会对各自角色语言情感、表情以及动作进行思考,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与人物特点,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文本的解读,基于学生出发,设置丰富的教学形式与方法,让这生充分感知阅读的重要性,实现学生、作者以及作品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文丰.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06):94-96.
        [2]王一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问题分析与思考[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11):166-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