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长松
福建省三明市第八中学,福建省 三明市 365000
【摘要】数学的学习非常重要,作为基础性学科,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空间能力等的培养大有裨益。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当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不再拘泥于传统满堂灌模式,而强调学生的全方位发展,重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倡在课堂中让学生感受生活数学,并模拟现实、给予生活实践等,以籍此激发学生兴趣、深化知识理解、提升数学应用能力,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数学;教学
伴随新课程改革推进,许多新的教学理念涌现,旨在激发学生积极性,于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点燃其学习热情。但现实中,因初中数学涉及知识较为抽象,学生普遍兴趣不高。因此,教师应对既往所用灌输式教学模式予以改善,将生活化教学应用至数学教学中,以促进数学教学趣味性、实用性提升。本文即针对生活化教学应用意义与相应策略展开分析,以供参考。
一、初中课堂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机械执行教师指令,为传统教学一个难以规避的不足,教师围绕教学目标予以计划确定和课程教学,学生依据教师要求进行练习题书写,以完成课本所学知识的巩固[1]。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观能动性未得到充分发挥,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缺缺。而将生活化教学模式于初中数学课堂中融入后,可通过学生熟悉生活现象的引入,拉近学生与所学知识的距离,使学生借助于已有生活经验进行问题解决,充分激发兴趣,凝聚学生注意力,与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营造活跃轻松课堂氛围,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二、生活化教学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感受生活数学,激发学生兴趣
成功的教学并非强制,而是要激发学生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兴趣始终是第一位的,若没有兴趣,则学生只会认为学习是负担、是枯燥且单调的,而无乐趣可言,会产生厌倦情绪[2]。因此,在教学工作中,要将激发学生兴趣放于首位。鉴于此,数学老师应有意识的将常见的生活现象融于数学教学中,转化枯燥乏味的数学理论为生动形象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进而主动的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
以《函数》为例,在教学中,为将两个变量间函数关系引入,并针对二者取值对应关系予以阐明,教师可将火柴棒搭小鱼的规律题引入教学:8根火柴棒可搭成一条小鱼,继续往下搭,14根火柴棒可搭建两条小鱼……请问,小鱼N与火柴棒S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这样富有生活情境化问题的创设,可使学生积极展开观察、猜想和推理,并收获成功体验,而且,促进学生掌握归纳、类比推理方法,锻炼思维发散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能力。
(二)通过模拟现实,深化知识理解
初中阶段数学的学习更为抽象,所涉及的内容和重难点较多,学生会因难以深刻理解、切实掌握而产生抵触心理。对此,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摒弃既往单纯的语言叙述传授知识的满堂灌教学方式。
教师应考虑到教学的趣味与新颖性,通过模拟现实的方式激发学生内在驱动力,使其充分理解知识,并明确探究目标[3]。
以《勾股定理》为例,学生虽可对勾股定理概念有所掌握,然而在进行直角三角形判定时依然有错误出现,因此教师可将生活中直角三角形于学习中代入,或以量角器予以直角三角形制作,并对其斜边和每个直角边予以长度测量,最后将其代入勾股定理中,以进行验证。而且教师还可结合“勾股定理”予以生活问题设置:点A为半径40米游乐场的中心,在其附近有植物园和动物园,分别以B、C表示,若想于BC间进行长120米公路修建,使ABC正好构成一个三角形,∠B=60°,∠C=30°,然后让学生求解这条公路是否会穿越游乐场。通过这样的问题创设,既可使学生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还可使其有效解决生活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使其对于数学的实用性有更深切的理解。
(三)通过生活实践,提升数学运用能力
数学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教师要善于将数学知识点融入至现实生活中,结合新课改要求,通过生活实践,将抽象知识具体化,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提升数学应用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学习不仅为应付考试,更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4]。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应再进机械的对数学知识进行讲解,而需以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为宜,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自丰富生活中引出数学原型,使学生对于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全过程有所了解,深化其认知,并培养其主动于生活中探寻数学现象的习惯。
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讲解为例,这章节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对此,教师首先应强调和深化不等式性质,要求学生对于: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数值,乘以或除以相同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但乘以或除以相同负数时,不等号方向应改变。在学生理解基本性质后,积极开展实践性活动,通过与现实生活挂钩,帮助学生理清题意,转变思维方式,并对自身探究能力予以强化。比如说在这到题目中:学校计划组织教师到某地春游,参加春游的人数估计为10至25人,甲,乙两家旅行社的服务质量相同,且报价都是每人200元,经过协商,甲旅行社表示可给予七五折优惠;乙旅行社表示可先免去一位老师的旅游费用,然后给予其余老师八折优惠,学校选择哪一家旅行社支付的旅游费用较少?又如:某种商品进价200元,标价300元出售,商场规定可以打折销售,但其利润不能少于5%,请你帮助售货员计算一下,这种商品最多可以按几折销售?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本题的未知数应该怎么设置?关系如何建立?如何用表格对这个关系式进行整理?经此,促使学生展开相应分析与思考,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于不等式相关知识的理解,强化其实际应用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数学本身是枯燥的,也是有趣的,其重点就在于教师是如何开展教学工作的。作为一门需要数学思维的课程,教师应积极调整教学方式,避免数学教学成为单纯的理论灌输,而应对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予以应用,以展示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数学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间呈现出密切相关性,若脱离生活,则数学教学就显得空洞且机械,学生兴趣缺乏,教学效益低下。而将其根植于生活沃土,则可使数学教学更富生机与活力,可对学生主动探究与参与的积极性予以充分调动,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实现有效教学,丰富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李伟. 浅论生活化教学让初中数学平面几何教学更精彩[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 000(012):8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