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STEM理念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活动开发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0期   作者:黄开副
[导读] 由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首字母组合而成的STEM,是新课标背景下涌现的一种全新教育理念
        黄开副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康熙岭镇新平小学,广西钦州535099
        摘要:由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首字母组合而成的STEM,是新课标背景下涌现的一种全新教育理念,而基于STEM理念开发小学信息技术活动的过程中,核心应以创客精神为主,方法则选择跨界和整合,通过综合化活动的开展,全面丰富小学信息技术活动,有机融合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中的多种元素,通过各元素的互相碰撞及补充,为深层次高阶学习目标的实现提供促进作用,进而借助STEM活动助力学生信息技术关键能力及必备品格的全面发展,使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有效提高。
关键词:STEM理念;小学信息技术;活动开发

        科技兴国,通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训练力度的有效强化,能为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方面的兴趣、爱好、习惯等养成提供帮助,使学生对科学知识研究的热情充分迸发,基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条件。STEM教育理念强调,课堂教学过程需在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发展方面提高重视程度,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出发点,确保新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得以充分满足。对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活动开发过程,教师应基于自身教学艺术的充分发挥,以STEM理念为出发点,有机整合SETM及小学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教学价值的最大化发挥,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解读信息技术教材、形成STEM活动主题
        STEM理念下小学信息技术各种活动开发的过程中,最核心的课程资源和重要教学依据就是教材,所以需要教师以学生年龄及身心发展特征为依据,确保综合活动课程有效开展。因小学生认知正在由运算阶段逐渐转变为抽象运算阶段,与此同时,小学生的分类及排序、空间概念等也正在逐渐发展,因此为STEM理念下教学活动的开发奠定良好基础[1]。从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情况来看,其通常是以信息技术、办公软件、图片设计等基础内容为主,而教师以教材内容为依据开发STEM理念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活动,能使活动的方向性及针对性充分凸显。
        例如:教学“插入图片”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选择综合性任务设置的方式为学生完成任务提供驱动作用,使学生STEM素养有效开发,如教师可让学生制作“班会小报”,教师先将各类海报展示给学生,通过图文并茂及版式精美的海报冲击学生视觉。之后借助导学单引导学生认识文档中添加图片的两种方式,进而让学生探索具体的插入图片流程,此时一些学生会发现电脑默认的插入图片为嵌入型,而要想移动和改变图片,需对图片格式进行设置。完成上述操作的情况下,通过云盘及微博等分享和发布“班会小报”。在这一教学环节,能有效串联信息技术知识,促使学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知识的综合应用,逐步形成一种具备综合性的STEM理念。
二、渗透生活化项目、丰富STEM活动内容
        从目前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学实际情况来看,且并未有机结合其他学科,也并未贴近学生的日常学习及生活,受这一因素影响,使得学生信息技术主动、积极应用于生活中的意识难以有效形成,影响学生深刻认识和体会信息技术意义及价值的同时,也会造成低效学习情况[2]。

而STEM理念强调要将自主权赋予每一位学生,通过学生学习空间的拓宽,有机结合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并密切联系到学生日常生活及学习等方面,确保跨界教学目标良好开展,丰富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内涵,为学生知识应用兴趣的提高提供促进作用。
        例如:教学“WPS文稿演示”相关基础知识内容时,基于学生幻灯片的编辑、幻灯片中图片的插入、媒体文件的插入等知识技能学习为出发点,教师可以与一些礼仪、公民道德等德育主题充分结合,进而设计STEM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活动。第一,引导学生自主对相关主题选择,如餐饮礼仪、交友礼仪等,将学习目标充分明确,之后在幻灯片中插入一些名人故事及身边事迹等。第二,将相应文字插入到文本框中,同时注意对应图片的配备,在此基础上通过幻灯片相适应的颜色背景或图片效果背景设置,即可基本完成幻灯片的基础制作,而后为达到演示效果,可对幻灯片切换方式及一些简单的动画效果进行设置。基于STEM理念的信息技术活动,能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贴近,同时也能实现德育教育目的,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创想空间,而在这一空间内,属于创客的每一个学生可突破教材知识束缚,切实体会STEM信息技术教育价值。
三、培养信息化素养、创新STEM活动方法
        属于多学科交融及整合的一种教育形式——STEM信息技术教育,从某种意义方面分析,STEM理念下的小学信息技术属于一种“信息技术+“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有效连接了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等多方面,为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来进行综合实践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使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养得到了切实培养[3]。具体教学环节,需要教师围绕STME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活动开展合理地指导并追踪过程,加之激励学生和评价总结,引导学生将自身的成果主动展示出来。
        例如:学习“认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因本节课属于小学信息技术中的基础所在,同时小学生也十分熟悉这方面内容,并且通过家中的笔记本电脑及平板、智能手机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所以教学过程教师就可直接放权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本节课知识,自由操作计算机,并借助计算机搜索自己想要了解的相关内容,使学生自主去探索,而这一过程有教师指导学生去了解信息技术及计算机的优势和价值,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与科学、数学等有机联系起来,体会信息技术的价值所在,之后由教师评价学生在本解课自主学习中的实际情况,为学生针对性学习和针对性改进自我提供指导作用,使整节课中STEM理念强调的创客精神、跨界融合充分凸显。
结束语:
        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社会各领域开始越发依赖和重视高新技术,而科技进步与人的不断发展密切相关。在教育领域融合STEM理念,进而立足跨学科融合方向为出发点,全面优化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不仅利于学生良好科学素养的培养,同时也能使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建设水平有效强化,使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动力、热情全面迸发,为更多科技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尹文豪.中小学STEM教育视野下信息技术学科活动设计与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9,23(5):109.
[2]熊维.STEM教育理念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39(12):25-26.
[3]叶奇.小学信息技术与STEM教育的融合策略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6(4):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