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传媒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0期   作者:许陈晶 许水强
[导读]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下,传媒行业迎来了新型传播模式,即全媒体时代。
        许陈晶 许水强
        福建漳州 漳州理工职业学院 363000
        摘要: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下,传媒行业迎来了新型传播模式,即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时代指的是基于时代需要所出现的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一种模式。但这种模式在传媒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中还面临着多种问题,需要从课程体系设置、实验室建设、师资建设、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全媒体时代下的实践教学改革,是为了培养具有互联网意识的复合型人才,能胜任复杂、多变的传媒行业,进而引领行业趋势,实现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全媒体;传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1、传媒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1.1、过于注重理论教学,人才培养思想滞后
        分析国内部分院校的传媒类专业情况可以发现,在人才培养上依旧沿用传统方式教学,忽略了时代的发展变化以及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教学中过于注重理论教学,一方面表现在理论课门数高于实践课,以及在单门应用性课程中存在实践教学时数较低、实验教学的实际开课率和有效开课率较低的情况,另一方面是教学中的思想培育较少,启发性不足,没有渗透潮流和前言的思想理论,不足以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甚至在有限的实践教学中,其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也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变。
        1.2、传媒实践教学的设备落后
        目前国内大部分传媒专业的实验教学设备相较于媒体从业者的设备都普遍落后,这使得教学中只能引入传统的理论进行教学,涉及到新颖,具有创新性的设备实践时,无法获取到最新理论进行实时应用,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受“理工科需要实验室,人文学科不需要实验室”传统观念的影响,文科实验的建设在资金投入、管理方式、重视程度等方面不如理工科实验室的情况普遍存在,很多已经建成的实验室在后期维护、设备更新等方面缺少后期持续投入,实验设备陈旧、老化,学生所学到的操作技术不符合用人单位的标准。
        1.3、传媒专业双师型师资力量不够
        目前传媒专业的教师多是以教学理论为核心,在课程规划上也是以理论为主,表现为此原因一方面是任课教师并非是企业和社会传媒单位的一线人员,而是以此专业毕业的专业性教学人才,另外一方面是学校没有引进适量的企业型教师来做实践教学。
        
         2、全媒体时代下的传媒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探究
        2.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实践教学课时
        教师要从根本上优化教学策略,就需要制定清晰的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促使传媒教学理论与实践并重。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正常开展、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成果及评价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认识到媒介融合的时代浪潮中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以培养适应全媒体特点的复合型人才,其中以加大实践课时的比重为主,确保学生能够扎实专业技能,了解行业前瞻技术动态。此外,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使用现代化设备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从而满足新闻媒体发展需求。最后,在传媒类课程的教学中,除了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师更应该通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开展实践教学。


        2.2、整合现有资源,完善实验室建设
        在强调传媒专业的实践教学中,教学平台极为重要,优质的教学环境能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最后的创新能力。在学校中搭建教学实验室,采用行业内的专业教学设备,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从培养要求上看,传媒实验室必须具备多功能、可扩展、融合性的特点,多功能是指该实验室能承担过去多个类型实验室才能承担的教学工作;可扩展是指该实验室能根据未来的需求进行修改、更新,增加新的功能;融合性指的是该实验室不仅是一个小型的媒体信息的采集中心,还是各类信息的加工中心和发布中心。此外,教师要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来规划和制定教学计划,以最大程度发挥实验室效益。
        2.3、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基于全媒体时代传媒类专业教师团队以理论教学为主的现状,提出引入企业型教师团队,促使实践教学能得以全面化增强,不仅帮助学生实现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更是结合理论开展实践,形成理实一体的教学成果。此外,教师也需要不断扩充理论知识、及时了解业内动态,掌握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注重积累新媒体平台实践操作的经验,以应对未来形势的变迁。学校方面要重视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平台的建设,促使教学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最后培养出可塑性高、应用能力强的人才。学校在聘任企业型教师时,要着力引入有实践经验和具有业界声誉的人才,还可以聘请主流媒体骨干记者担任学院特聘教授,开展学术科技活动和核心课程教学工作。
        2.4、加强校企合作,深入产教融合
        全媒体时代传媒类专业教学改革必须要实行的一项教学目标就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校企双方合作,根据单位用人要求,社会用人规律来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实践。学校可以结合企业的生产方向,全方位、立体化展开多种模式的合作,将产教融合融入到传媒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和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同时,学生也可以提前进入企业中进行教学实践,完成实践、实训、实习等相应学习任务,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的新闻作品也可以借助企业平台进行发布,扩充企业的生产内容。
        2.5、以赛促学,坚持成果导向
        全媒体时代传媒类专业教学改革中要以赛促学,利用竞争意识来提高学科热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竞赛本身来看,它能促使高校学生综合实践水平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并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竞赛过程中可以采用成果导向为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坚持自我作品的创设,并进行展示和演讲。
        
        3、总结语
        全媒体时代下的传媒专业,其媒体形式、媒体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对于学校而言,是一次新的开始,教师必须要紧随时代中的传媒特点,进行全新变革,以培养出满足社会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淑萍,吴炜华,王婧雯. 构建中国全媒体传播体系的三个重心[N].光明日报,2019-12-04;
[2]栾轶玫,苏悦. 媒介实验室的三个阶段及未来发展趋势[J].传媒观察,2019 (7): 8 -16;
[3]杨之汀. 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传播效应与策略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7(24):36-37.

        作者简介:许陈晶,女,汉族,福建漳州人。研究方向:影视传媒。
        第二简介:许水强,男,汉族。研究方向:汽车后市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