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杰
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石屯镇学校,贵州黔西南552300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并将其纳入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将其成为小学阶段开展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通过画图引导和图形教学的方式,促进学生深刻领悟几何直观的作用和意义。最后,在通过设置自主探究活动空间,使学生在参与中既掌握知识也能收获丰富的经验,继而针对性提高小学生几何直观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几何直观能力;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几何直观能力进行培养和引导,其实是为学生解决几何问题奠定坚实的前提和基础做准备。同时,培养几何直观能力也是对几何图形、符号等进行信息加工的主要过中。小学阶段数学知识与初中、高中相比内容相比简单,其中内容多以具象问题为主。但是,其中也由一些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而此类问题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为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探究分析活动,促进学生在参与探究过程中,将自身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方面进行转变,继而较好的提高自身问题解决能力。但是,在现阶段小学阶段培养几何直观能力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本文将及时根据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提高学生几何直观能力奠定基础。
一、注重画图培养,增强学生几何直观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几何知识和发展自身几何能力的起步时期,学生从之前具备直观几何能力到具备直观的几何图形思维意识。在学生转变过程中需要教师应用恰当合理的方法对学生实施思维引导,并促进学生深刻领悟几何的概念和实际应用价值,继而较好促进学生积累几何直观经验[1]。在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几何概念知识过程中也能促进学生将几何思想进行内部转换,为学生集合直观能力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巧用画图的培养的方式,来增强学生几何直观能力和实际解决能力。
因小学生年龄小刚接触到几何图形没多久,此时期的学生也不具备图形建构能力。但此阶段的学生具备较强的模仿能力,此时教师可合理把握机会,应用画图培养的方式来促进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为学生几何直观能力发展奠定基础。例如: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为例,在讲解这部分知识时,教师需要将之前传统灌输式讲解方法进行摒弃。通过实操示范的方式引导学生画出各种形式的三角形,在学生绘制过程中教师可向学生讲解大小角之前的知识,继而让学生在画图过程中可合理控制角的发小,呈现出不同的三角形。使学生在模仿和自主画图过程中深刻领悟几何图形,以及深刻理解和掌握角的存在以及实际对比方式,为提高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二、巧用图形教学,增强学生图形直观体验
在对小学生实施几何直观能力培养时,教师需要将观察能力作为基础[2]。如果小学生现阶段观察能力比较强,教师就可以此为基础依托,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观察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图形观察和对比分析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学生几何图形地体验和感悟。这样既可以从视觉层面刺激和调动学生数学思维意识,也能使学生在掌握和感受几何图形过程中了解其优势,为小学生几何直观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学习《周长是多少》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引导学生对图形进行观察并探究其两者周长之间的联系。学生在观察图形过程中,可以通过视觉层面感知图形越大周长则会越长,相反感知越小周长则会比较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直接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既可以较好地促进学生对图形的理解和掌握,也能较好的培养学生利用图形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提供自主空间,丰富学生几何直观体验
对于小学生来讲,要想促进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以及领悟几何直观的真正含义。教师必须带领学生进行亲身参与,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分析空间,使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收获颇丰[3]。数学概念和定义都是由图形而制定的,而空间感知和操作获得也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整体,只有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后,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清晰的知识表象,以及理解几何数学的含义。比如,学习《三角形面积公式》这部分知识时,教师会提前为学生准备长方形、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教学辅助用具。并将班内学生分为各学习小组,通过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的方式来较好的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在学生探究分析过后,学生会发现四边形和三角形这两者之间存在相应联系性。通过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可以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继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联系生活实际,锻炼学生几何直观能力
在小学阶段数学过程中,概念知识占据教材的较大部分。而要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水平,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使学生可以正确理解数学概念知识。教师可将日常实际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引入到课堂中,因数学知识本身就源自日常实际生活,如果数学概念知识没有具体实物支撑,这样的数学概念本身是不具备任何意义的。因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此时个人思维能力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学习抽象性概念知识时比较困难,自然学生也无法应用概念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教师可将几何直观融入课堂教学中,有效将抽象概念知识转变为形象直观的概念,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以及灵活运用概念知识来进行实践。例如,在学习“对称”这部分知识时,如果教师只单一应用语言讲述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不能较好地理解对称的概念。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应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例,如蝴蝶、树叶等根据其特点来进行讲解对称知识。促进学生通过观察掌握左右对折是完全重合的,继而引出对称概念知识,使学生理解对称知识。在学生理解掌握后,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列举一些生活中对称的例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将日常生活资源融入数学课堂中,既可以促进学生较好地理解对称知识,也能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具象思维能力向抽象思维能力方面进行转换。同时,对于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方面也可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借助画图培养的方式,来增强学生自身几何直观能力。以及应用多媒体开展图形教学,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的方式对图形进行对比分析。由此可见,几何直观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培养个人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过程。因此,教师还要将注重渗透和总结,使几何直观意识常伴学生左右,促进学生在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对自身几何直观能力进行增强,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钱竺.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J]. 数学大世界(小学五六年级版), 2020, 000(002):39-40.
[2]陈会敏.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 000(002):P.65-66.
[3]张成专. 小学数学教学的视角角解读几何直观[J]. 科技资讯, 2020, 018(009):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