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2期   作者:张秀琴
[导读] 情感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能够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更加容易理解和感知文本中的思想情感,对于小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张秀琴
        重庆市黔江区舟白小学校
        摘要:情感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能够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更加容易理解和感知文本中的思想情感,对于小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认为应该从挖掘教学中的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构建生动的教学情境等方面来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教育对策
        引言:
        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综合性学科,其所包含的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元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学科中的人文性得以凸显,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能够弥补认知教育中的情感缺失,让学生的道德感、美感等得到培养和发展。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这是本文所主要探讨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关注与学生的情感发展,是相对于认知教育而提出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要注重学生在情感上的交流和体验,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理智感、道德感、美感,培养学生积极的劳动态度和健康的心态。情感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是进行个性教育的重要基础,有助于个体形成良好的个性、获得良好的社会性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能够陶冶丰富的情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在教学情感传递的过程中、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小学语文学科的知识点多而零散,因此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压力,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能够有效地减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压力,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心态。
        二、挖掘教学中的内容,进行情感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教材以及相关的教学资料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控,对其中的情感教育元素进行深入的挖掘,还可以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搜集大量的情感教育教学资源,将通过适宜的教学方法融入和渗透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来,寻找教学内容与情感教育的契合点,并基于此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阅读。小学语文教材中文章通常都含有丰富的情感内容,是作者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图片以及优美的文字将学生带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当中,从而体会到文学作品当中所蕴含的亲情、友情、爱国情感等丰富的思想情感。

例如在《一面五星红旗》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小交通员潘东子》、《小英雄王二小》、《宁死不屈的文天祥》等更多的爱国人物和故事,让小学生在真实的教育故事、丰富的教育资源中去体会和感受爱国主义的情感,让学生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实施情感教育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丰富的语文知识和语言运用技能,要需要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中的丰富情感和思想内涵,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小学语文教授的内容十分丰富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将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的生活情感,从而更好地去感受和理解语文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内容。例如在《春的消息》这一课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春天的印记、春天的景色,谈一谈自己对“春”的感受和体会,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形成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构建生动的教学情境,开展情感教育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不够完善、生活经验相对较少,其逻辑思维能力也还在发展的过程中,单凭教师的讲述很难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后取得的教学效果却不佳。小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尝试构建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够明显提升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应用当前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利用视频、动画、音频、图片等教学媒介和资源,为学生搭建一个生动、直观、形象的情感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对其中情感的感知力和领悟力。例如在教授《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这一课的内容时,学生无法到现场去感受其壮丽的情境,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图片和声音向呈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水流崩腾的情境,让学生产生强烈了视听体验,从而感受到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结语:
        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十分广泛,其中涵盖的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对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是十分有益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能够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中的思想情感,达到有效地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全面发展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曾继兰.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汉字文化,2020(15):99-100.
        [2]赵雪婷.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探析[J].才智,2020(17):122.
        [3]吴非.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J].中国新通信,2019,21(24):171-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