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才全
广西崇左市宁明县那堪镇中心小学 532509
摘要: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必经阶段,小学教育质量对学生的未来成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关键学科,其能够为抗挫教育提供学科支撑,而在小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在教育过程中实现资源的优化与整合,并且体现在小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之中。由这一点能够说明,在提升小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的过程之中,明确与清晰的职责认知对于小学生农村语文教师而言是尤为重要的。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探研;渗透
引言: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价值观逐渐趋向于多元化,而这一点不利于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由此可见,在当前农村小学的教育过程中,大多数的农村小学生家长没有接受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因此,农村小学教育的环境对于儿童未来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挫折教育是当前农村小学生教学范畴的重要课题,那么对于农村小学生的行为以及表现进行评价是学校、社会乃至家庭的评判标准,而在众多的评价指标之中,最为关键的指标就是抗挫折的能力,假设小学生自幼在农村长大,从小就缺乏抗挫折的能力,就会被社会中的事件所影响,可能出现无法承受的后果。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抗挫能力的原则
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内部或者外部的原因,就会导致大批量的农村小学生处于没有家长的监督与管理之下,鉴于这部分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就难免会出现一系列的留守问题,甚至成为问题儿童,具体比如在遇到自己从未遇到的问题,就会出现莫名的紧张、急躁,在面对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需要对农村小学的留守健康问题进行重新的认识,而当前农村小学生的留守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就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会对学校的教育产生严重的干扰。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与渗透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强化学生的受挫体验
本文通过对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进行论述,具体从以下的三个方面展开,分别为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含义、当前小学生抗挫折能力教育存在的误区、小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对小学生而言,挫折就是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不如意的事情,如考试没有考好、跟朋友吵架、被父母或老师批评、想要的玩具得不到等等。而这些成人看起来是“区区小事”的挫折,却影响经历过这些事件的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与情绪状态。小学生抗挫折能力是指小学生遭受挫折表现出的心理兴趣以及情绪变化。
如笔者在指导教学《司马光》时,那么在文章一开始的时候,司马光的小伙伴掉进水缸,除了司马光,其他的小朋友此时感觉到手足无措,但是在这些孩子之中,只有司马光懂得变通,最后采用了砸缸的方式,最终砸烂缸子,让同伴们生还,那么我们从这篇课文中能够看出,当前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强化学生的受挫体验。
(二)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
农村语文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之前,需要为小学生创设有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小学生的百分之四十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小学生农村语文教师是与小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人,当然小学生农村语文教师的挫折教育观对于小学生的影响可想而知[2]。因此农村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小学生正确认识挫折。
具体以《向命运挑战》中的霍金为案例进行论述,霍金疾病缠身,丧失语言能力,同命运抗争最后却成了最大的科学家。除了树立榜样帮助学生提升抗挫能力之外,我们还可以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利用情境强化学生体验,当然只有从农村语文教师的内心深处出发的教育,才能够植根于小学生的内心深处,而在教育中最必不可少的就是农村语文教师与小学生之间的沟通[5],有效沟通能直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可以借助精心筹备班级的课堂活动,在活动之中,传授给小学生挫折的应对之策,高效利用主题活动,就能够让小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更加从容的面对自己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舒缓自己的情绪,释放学习压力,正确认识挫折,不惧怕挫折。
(三)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进行适当的抗挫训练
对小学生进行“逆境成材”的教育,首先要让小学生知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对小学生进行正面的启发与引导,从而在教育的过程之中,启发小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具体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或者人物,对小学生实施挫折教育。
如笔者在指导教学课文《草船借箭》时,基于文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差距很大,但是却有很强的情节性,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派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创编情景剧,具体涉及的演员让学生们进行分配,如,可以从英雄人物的事件中,明确英雄人物在没有出名之前,也曾经是寂寂无名,也曾遇到过无数困难挫折,而他们是以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以及坚持不懈的恒心战胜了前进道路中的种种挫折。名人案例的分享能够让小学生明白,“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农村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加强生活化活动的开展,采用主题式的方式充分锻炼小学生的挫折承受力,具体来说生活化的材料,从主题类型划分,分为生活性主题、政治主题、娱乐主题、突发主题[2]。主题式的内容能够让小学生感知到生活中,挫折是无处不在的,而农村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材料的运用,就可以让小学生感受到身边的挫折,并从挫折中获得意想不到的体验[5]。 如,可以选择中国或者国外的代表人物。而这些人物中的对待挫折的精神可以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表现出来,可以让小学生耳濡目染,从而培养小学生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而题材的选取方面可以是国外的名人案例,当然也可以是中国的古典故事,当然也可以是国外故事,这些故事本身就有着生动的形象、丰富的语言,如此栩栩如生的形象,再配合上农村语文教师形象生动的解说,就能够让小学生们从这些故事以及人物形象中,领会到挫折教育的重要性[6]。
结语
小学生农村语文教师需要以小学生为着眼点,在小学生遇到挫折的时候,不灰心,不沮丧,在面对人生的重大打击的时候,能够指引小学生在错误的问题中,认清楚自己的立场,明确事件解决的过程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小学生农村语文教师开展挫折教育的过程之中,农村语文教师不仅仅需要关注学校的教学任务与目标,更加需要引领小学生们发展自己全方位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笑铭. 正视脆弱的"蛋壳心理"——小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策略分析[J]. 才智, 2020, 000(009):188.
[2]董国蕊.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现状,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 No.717(12):202-202.
[3]肖政颖.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与渗透分析[J]. 语文课内外, 2020, 000(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