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利苹
四川省广元市宝轮中学 628003
摘要:新课的导入指教学开始三到五分钟的师生课堂活动,它是良好教学的开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注意用故事、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趣味;用悬疑和疑问来启发学生思维;用知识导入的方式让学生明确教学目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导入新课,促进高中语文教学。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新课导入;技巧
导入是一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师调节课堂氛围、引领学生状态极为关键。按照教育理论,若是教师无法关注学生的课堂情绪及心理发展特征,便急于展现知识内容,则只能造成学生对于知识的冷淡态度,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导入的作用非常明显,在学生兴趣激发、情绪聚拢、知识启示等方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故事导入法。即针对学生爱听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时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趣闻,从而使学生思路开拓,兴趣变浓。教师若能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因素,变学生的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故事,吸引了学生注意力,不仅顺利地导入新课,又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故事导入虽然容易将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起来,积极地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索中去。但要注意:故事的内容与课题要紧密相联,做到贴切、典型。
析题导入法。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标题是丰富多彩,有的一目了然,体现主题;有的暗藏玄机,意味深刻。通过标题,我们可以抓住文章的主题和脉络。从标题导入课文,能让学生抓住重点,把握中心。
问题导入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假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辩,造成观点冲突,既激活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又活跃课堂气氛。导语中有意提出疑问,可以制造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求解愿望,积极地思考问题。让学生对课文有兴趣,对解疑有信心,学习主动性自然会很大程度的提高。疑问让学生有了探究欲望,这种疑问会让学生集中思维和注意力,教师加以引导,学生沿着线索积极思考从而找到答案。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辩,既激活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又活跃课堂气氛,久而久之会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多媒体导入法。借助现代化手段可以使课文的背景介绍变得生动形象。教师应尽力为学生的学习设置良好的学习情境,打破思维混沌的状态。听歌曲、放映幻灯能收起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强化优美的学习气氛。
诵读品味增强导入情感。越是动情的朗诵,越容易让学生在导入环节感受到抑扬顿挫的艺术之美,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教育功能首先呈现出来。导入语是一种体现教师综合能力的艺术,而朗诵是展现综合能力的最佳外化方法。
有研究者指者指出:教师在课堂上所应用的语言,应当是学生的效法对象与学习楷模,它将教会学生正确说话,清楚咬字,响亮发声,以简明扼要的用词表达出确切的意思。而教师应当如何在导入时展现出这些楷模功能呢?笔者的观点是:教师要按照文本类型的不同,对导入语进行恰当选择,使语调、语速、语气等更有针对性。比如在接触到一些轻松喜悦的文本时,教师要以轻快的语调朗诵出来,在接触到一些主题沉重的文本时,则需要音调更加凝重、节奏更加舒缓等。在实际的朗读操作中,这种有针对性的应用是具体而微的,即使在面对同一个单元同一个主题时,也有着细致的差别。 值得注意的是,教材中有些篇章比较适用于配乐朗诵的导入形式,教师最好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即当遇到散文或者诗词课的时候,在音乐的带动下,教师将带领学生进入到比较奇妙的艺术境界,使学生能够听到音乐下的朗诵,更有益于学生生成特定的情感。
形象感知升华导入功能。借助形象感知的手段,能够让导入功能变得更加完善,使学生产生心驰神往之感。这里所说的“感知”,即是借助语言文字的外在载体形式,用以表现人或者事、物的情况、特点等,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技能,可以让语言产生出强烈的画面感,保证形象的具体化。在课堂初始阶段,教师以形象感知的形式进行导入,正可见语文学科的当行本色。
名言警句提升导入效率。名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其中既有俗语谣谚,也有诗词佳句,还有名人名言,它们是历代人的经验提炼,属于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将名言用于导入环节,将因其精炼性而同时保证学生兴趣与导入效率的提升。
高中语文导入新课的设计要有审美性、情感性。青少年学生正值如诗年华,他们具有强烈的爱美天性和独特的审美观,所以教师在导语设计时要力求有美感。让优美、生动的语言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激起学生的审美体验,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在追求美感的同时,也要注意情感性。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通过“言”和“声”,显情感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高中语文导入新课的设计要有联系性和启发性。联系性是指教师设计导入的根据是教学内容。如果导入与内容脱节,不管导入多么别致、精彩都不可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启发性则是指导入要对学生接受新内容具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新知识。
高中语文导入新课的设计要有知识性和灵活性。导语是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教材服务的。因此,教师在设计导语时不能忽略导语的知识性。让导语和教学新知紧密联系起来,既能使学生了解本课文的学习内容,又能明确本课文的学习目标,这样,更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中。孟子说:“教者多术也”。导语的设计是一种教学的艺术,因此也不会找到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在加上教师的创造力也是无穷尽的,所以导语设计的方法也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在选择导入方法、设计导语时,教师应根据课文特点、教学目标、现有教学条件和学生特点灵活处理。
好的导入新课是优秀的演奏家拔出的第一个音符,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引诱着听众渐入佳境;好的导入新课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犹如一座有价值的知识宝库。而高中语文课堂是灵动悠扬的,犹如一座价值不匪的知识宝库,正等待着教师与学生用充溢着火花的智慧共同去开启宝库大门。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只有懂得如何开启宝库,方能带领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诗意流淌的语言,经历峰回路转的环节,完成启迪学生心智的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