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2期   作者:林邦琼
[导读] 在小学教育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阅读与写作是两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我们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效果。
        林邦琼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鼎屏镇第三小学  638500
        摘要:在小学教育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阅读与写作是两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我们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效果。然而,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两者是分开教学的,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导致学生对阅读和作文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不足。为此,本文阐述了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有效结合阅读与写作的具体策略,希望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效结合起来,解决当前小学生语文教学中严重的读写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引言:新时代,随着学生阅读与作文题目的类型和难度不断创新以及二者联系的不断强化,关于阅读和写作采取有效方法进行结合的话题探讨也越来越深入。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已经意识到阅读和写作是学生学习的两大主要内容,因此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适应新时代课程的教学要求改革。
        一、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结合的现状
        1.教师不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课时限制使教师教学中往往容易忽略进行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同时过分强调死记硬背,常常要求学生通过做笔记的形式记录优美语句,并把这些素材一次不差的背下来。结果学生的阅读量明显不足,即使把抄下来的句子都背了写作的时候还是困难重重。这样不利于学生阅读技能的掌握,也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2.阅读与写作相互脱离
        目前的小学教育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将阅读和写作整合发展起来。阅读课上,只是要求学生安静看书而非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鉴赏;写作课上,只给学生出题目,规定写作时间,学生就只能从现有素材中提取改编,写出流水账式的作文。读写分离不仅制约了学生的进步步伐,而且降低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相关策略
        1.引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小学生的写作大多平淡无奇,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写作素材的积累,无法准确应用写作素材,联想能力也相对较差,难以写出自己的原创材料。故在设计阅读教育教学活动的时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地积累阅读素材”就显得十分必要,以便学生在写作中对相关素材应用自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独立积累好的词语、句子和段落。比如,在讲述《烟台的海》这篇文章时,文章中的很多场景素材都值得学生们去积累。如:“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中国这片海域。山一样的浪涌像百万愤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空跟随,无情地扑向堤坝,溅起几道巨浪,雷鸣般的轰鸣声,有时数百磅重的石凳在岸边向十几米外的路中间飞去。”这段话的作者采用拟人手法,“凝重的海面和咄咄逼人的寒流”刻画得惟妙惟肖。

随后把浪花比作一座小山、暴怒的狮子,把声音可以比作雷鸣,比喻句的使用恰到好处,大海的形象特征瞬间极为直观地表现出来。在分析过程中,学生们对山水文章的素材有了很好的收获,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他们可以使用这些素材中的技巧和文字来描述场景。
        2.引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写作技巧
        掌握阅读写作技巧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不仅能使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阐述内容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语言文化素养也会有所提升,还能提高学生实施借鉴写作的能力,将优异的表现手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亲身体验各种表达方式的魅力,进而鼓励他们学习方法、模仿练习,及时养成先读后写、听课、练笔的良好习惯。以提高阅读和写作教学的质量。比如在学习《少年闰土》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在描述闰土这一人物的特点时使用的表现手法,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方面,学生对闰土形象的描写印象深刻,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借鉴文章中的写作方法进行课堂练笔。因此,学生很大程度上能够快速有效地完成他们的写作,写出一个描述人物的好段落。这种教育教学形式不仅能够有效激发我们学生的写作学习兴趣,还能够不断增强学生他们的写作信心,强化他们的写作思维能力,在日后的写作中若遇到写人文章,学生就有了可以实操的模板和方法,当仿写进一步升华的时候,写作自然就成了一件非常容易且快乐的事了。
        3.引导学生从阅读中进行写作升华
        “读写有效结合”的最后一步,是写与读的升华。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在读完每篇文章后随即写出感受。读后感受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其主要内容是学生对阅读材料的认知和总结。在这种认知和总结的过程当中,对于文章作者所表达的意思、使用的写作教学手法和文章所传递出来的情感,学生学习之后都能够进行很好的了解和感悟,并且可以进行自己的分析,实现自我的表达。但是,应该看到,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老师应该要求学生阅读的感觉不能一样,而要进行自主创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在教师教授学生学习了《负荆请罪》这篇文章之后,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读后感的写作,学生就会从自身的角度来进行理解,既有可能从人物特征的角度分析廉颇和蔺相如,也有可能从“将相和、国家兴’的国家角度进行分析“负荆请罪”这一历史事件。通过这种写作训练,学生可以将这些自己的阅读见解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并在写作过程中不断提升实践水平,最终从根本上提高写作能力,实现文章质量的飞跃。
        结束语:总而言之,阅读和写作在小学学生语文学习和教育中占据了十分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新课程改革发展背景下,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时,应当对我国当前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本着“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原则,积极寻找自己阅读活动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点,由此学生在阅读中可以通过有效积累提升写作水准,在写作中也能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读写结合能有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读写习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星.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探究[J]. 新教育周刊,2019(3):579.
        [2]漆序东.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思考[J]. 教研周刊,2019(46):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