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语文教育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2期   作者:徐梅
[导读] 在中等职业教学中,语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就此展开讨论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
        徐梅
        自贡市职业培训学院
        摘要:在中等职业教学中,语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就此展开讨论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中等职业教育中语文教学的问题有如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的方法模式化;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知识背景较为薄弱;学习兴趣不浓厚;针对以上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案;如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抓牢基础知识;教学方式新颖化,让学生对学生产生兴趣;编写符合专业的课本,加强校企合作等,通过以上策略,改善当前中等职业教学中语文教学的困境,从而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语文;策略
        中等职业教育的意义在于,让接受教育的学生毕业之后,能够更加适应工作岗位。从此意义看开来,当下的中等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须待解决。从深入调研的结果发现,中等职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是最根本的问题所在。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改善中等职业教育中语文教学困境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中等职业教育中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的方法模式化严重
        深入调研发现,中等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一味只注重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处于学习的被动位置,学习时学生只会感觉到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种教学模式会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独立自主能力,对于教学过程中语文基础知识不能更好的掌握。例如,授课教师只是一味的注重知识的灌输,而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不考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并且对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接受程度都没有充分的掌握,这样的教学显然教学的效果非常有限。
(二)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知识背景薄弱
        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之所以选择就读于此,主要的原因是对于他们而言,在前期的学习实践中,自身的学习积极性非常低。授课教师要联系这些原因,充分考虑学生知识背景薄弱的原因所在。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学生未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升入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之后,学习压力随之减少,对学校逐渐更加松懈和不上心。在语文教学中,会出现诸多基础性问题,例如错别字、拼音知识薄弱等。
(三)学习兴趣不浓厚
        在(二)中讨论到,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选择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原因,部分原因在于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未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端正的学习态度,所以造成学生的知识背景薄弱,对学校甚至产生厌倦。另外,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对于实用性和技术性学科方面,及就是学生在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只需要掌握简单、实用的相关技术手段即可。所以对于语文教学而言,不是实用性的技术课程,而且需要长期的积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渐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主动性也随之下降。大多数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语文课堂呈现出自由散漫的状态,例如学生在上课期间打游戏、聊天;教师也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只是简单的灌输语文知识。
二、针对中等职业教育中语文教学的困境提出的解决策略
(一)改进教学重点,注重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将会较早的步入社会,语言运用能力在进行社会交际时非常重要。在申请工作岗位时,学生需要熟练的运用听和说的能力,例如,在面试过程中,就面试官提出的问题,回答时含混不清、吞吞吐吐,会给面试官以不好的印象,从而难以得到工作岗位。此外,在工作当中,如遇到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时,都与听说能力密切相关。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在进行听说能力训练时,多以教师给出问题,学生进行回答或者直接记笔记的方式展开训练。对学生来说,听教师讲或与同学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达到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效果,但在一味的灌输式教学中,学生非常缺少对于表达能力的训练,在公共场合口头表达就显得比较薄弱。
        在实际的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在训练时有些同学表现得比较内敛,不能勇于发言,授课教师要及时做出引导,逐渐让学生摆脱胆怯。

除了听说能力,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样值得重视,依据现有的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背景,加以针对训练。此外,授课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发音方面的问题加以指导,在课堂上上可以对于学生的发音、语速、语调做针对性训练,例如开展班级范围内的演讲活动。对于写作训练,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的特殊性,学生毕业之后就面临求职问题,所以,写作训练应该更加注重实用性,可以让学生进行求职性的写作训练。另外,对于学生文学素养方面的写作训练,授课教师也可以结合教材所有的写作主题要求学生进行训练,并将优秀的作品进行班级内展示和奖励,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因为初中、小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诸如不能很好的掌握一些语文基础知识,例如;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能力等。对于以上问题,解决策略就是在授课过程中,授课教师对于语文有关方面的基础知识进行深入、耐心讲解。此外,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对于语文方面知识,通过课外业余时间加深掌握是非常有限的,需要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重要的基础知识,并且可以适当的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有意识的总结相关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在课下空余时间掌握,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抽查以督促学生的学习。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树立对于语文学习的信心。由浅入深逐渐为学生开拓更有难度的知识点,从而让学生的语文知识面开阔。
(三)教学方法新颖化,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
        在当下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的模式化是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学生对语文教学没有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授课教师一味的灌输语文教材上固有的知识点,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没有兴趣、枯燥无味。所以,教师的教学挑战主要来源于此,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将新鲜的、有趣的语文知识融入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将模拟教学法融入语文教学当中,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环境,甚至可以联合相关基地,将学生带到可以进行实践的基地展开教学,让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同时,了解更多的人文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
        此外,案例讲解法也可以运用到提升学生积极性的课堂中。首先,将学生按照提前的掌握,在相对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现有知识背景的基础上将学生进行分组。课堂上教师结合教材提出相关问题,然后让学生在小组范围内展开交流和讨论,对于学生存在疑问的地方,教师要进行引导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最后,学生独立找到问题的答案,给予学生学习成果的奖励,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注重进行教学时学生与老师的相互配合,以学生为主体,从而进一步掌握语文基础知识。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中的教育,对于建立有效的教学机制有相对要求,这一教学机制也要联系社会发展、教育教学等各方面,例如:结合实践、掌握技术等,推进校企结合,加强对于企业动能的转换,调动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使其深入参与到职业教育当中,定向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职业方面企业可以就其需要的人才,对学生加以要求和培养,就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建立健全的学校教育、企业参与的教育体系。另外,国家高考制度也逐渐将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的学生也纳入到高考中去,这一变革,更加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来说,这一变革下,学校面临着教学资源上的挑战,也是教学 质量得以提高的机遇,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要衔接好学校与社会、学校与高校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升就业率和升学率,学校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结语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培养实用性、技术性人才的同时,将语文教学也应当放在主要地位,时对于学生综合能力要求的表现。语文知识对于社会实践过程也是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中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要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深刻创新,从而带动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的成果逆转,使得语文教学成果有更加显著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武正清.基于文化自信视野下的中职语文教学[J].文化产业,2021(11):128-129.
[2]谢艳丽.核心素养导向下中职语文情境化课堂构建分析[J].知识文库,2021(09):77-78.
[3]吴玲玲.有效教学视野下的中职语文课堂实践[J].文理导航(上旬),2021(04):1.
[4]马俊清.中职语文作文教学中创意写作方法的运用研究[J].课外语文,2021(10):119-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