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与德育融合的有效途径探究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2期   作者:朱永芬
[导读]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可以进行德育渗透,不只是在指导朗读、评价人物时,在随文识字、习作教学、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时,也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德育渗透,这个时机如果把握好,会加强德育渗透的效果。
        朱永芬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葵山镇中心学校    655702
        摘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可以进行德育渗透,不只是在指导朗读、评价人物时,在随文识字、习作教学、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时,也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德育渗透,这个时机如果把握好,会加强德育渗透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融合;识字写字;写作;口语交际
        一、识字与写字中有机渗透
        在小学阶段,识字与写字是语文课程重要的学习任务,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带着学生一边识字写字,一边巧妙地进行德育教育,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情操。中国的汉字结构特点鲜明,内容博大精深。在识字、写字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汉字的结构,同时出示汉字的字源演变,在分析演变的过程中,分析汉字的本义以及引申义,巧妙地与做人、处事相联系,循循善诱中,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受到了互助、谦让、宽容等德育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带着学生分析汉字的特点、汉字的结构,发现汉字和高尚思想的之间的关系,把识字与写字教学工作和德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
        “教”的甲骨文,右边的表示手执教鞭,左下部分是子,表示孩子,左上部分是古代算数时用竹木块摆成的数字,表示交给孩子们知识。所以,“教”的本义是“教育、指导”,字形不断演变,字形变得简单,从金文、篆书、再到现在的楷书,我们依然可以看到甲骨文的影子。教师适时地与德育教育相联系,“教”是多音字,可以读教书,也可以读教师,也可以用它说一句话“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学生不仅了解了“教”的相关知识,还对教师这一职业充满敬意,教师不仅交给人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人做人的道理,巧妙地进行了德育渗透,无形中培育了学生的高尚思想品德,了无痕迹,却又印象深刻,这就是教育的艺术。
        二、写作教学中深层渗透
        开展实践活动渗透德育、激发写作。课外的实践活动,学生们可以动手、动脑,在活动中,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感悟,学生们亲自体验了,就可以在活动中真实的想法写出来,有真情实感,而且愿意去书写,愿意去写出自己的心情。
        《记一次有趣的游戏》中,教师可以带学生来操场一起去做一个游戏,比如:两人三足等,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按照比赛规则开始游戏,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你争我赶冲向终点,但必须掌握技巧、学会合作,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身子女,不懂得团结合作,不懂得为别人着想。在比赛中,各种镜头令人捧腹大笑,但笑之余,带给我们的是更多的反思,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胜利。

团结合作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是多么可贵的品质,在一个团队中,在工作单位中,在任何一个岗位上,必须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生不知不觉中,明白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意义,有效地进行了德育渗透。
        通过多种评价方式渗透德育,教师要抓住机会,让学生进行相互评价、自我评价,在评价中,感叹别人文章中巧妙地构思、独特的情感、美好的心灵、优美的词句等,学会评价别人,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写作的热情,渗透了德育教育。
        三、口语交际中德育渗透形式多元化
        部编版教材把“口语交际”作为一个独立的版块来教学,体现了口语交际的重要性。2011版课标中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同时,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例如:三下第七单元口语交际安排了“劝告”,引导学生当面对他人的不良言行时,可以使用合适的语气去劝告,通过讲道理使别人接受意见,改正错误,从而提高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巧妙设计。
        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情境,体验“劝告”。学生校园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同学坐在楼梯的扶手上往下滑”的情境,直接提问“你觉得那个同学更有可能接受谁的劝告?”学生讨论,明确劝告的要点:1.注意说话的语气,不要用指责的口吻。2.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这样别人更容易接受。同时,创设生活情境,尝试“劝告”,比如:小伙伴在很窄的桥上追逐打闹,家长在公共场所吸烟,同学在图书馆大声喧哗等,学生结合贴近生活的话题,进一步练习“劝告”。这一次口语交际,提高了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这是现代和谐社会所必须的素养,通过每次口语交际,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口语交际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养成了良好表达的习惯,同时结合交际内容相机引导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总而言之,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多以鼓励学生自己质疑、答疑为主,意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能力。语文教学是进行德育渗透的良好途径,德育资源
丰富,育人空间广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发挥学科优势,结合学生实际和新时期德育的特点,积极有效地将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陈红旗.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几点做法[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08)
        [2]张白珩.谈语文教学怎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J].四川教育,2013(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