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形势下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2期   作者:姚迎雪
[导读] 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与实用性,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都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姚迎雪
        阜阳职业技术学校  安徽阜阳  236000
        摘要: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与实用性,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都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强语文教学的重视性。尤其是新课程标准改革背景下,重视素质教育的现代社会,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当前的教学理念要求,结合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以期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新课程标准
        中职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相对较弱,而且中职教育更加侧重于技术人才的培养,但是语文是基础学科,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与生活都有着非常重要帮助,因此还是需要重视语文的学习。基于新形势背景下,教师创新与运用一些高效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主人公地位,基于学生发展观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有利保障。
        一、创设情境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学科主要以文字的形式表达的,因此对于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好动性强的学生来说,可能缺少吸引力,如果课堂再枯燥乏味的话,学生极易出现走神的情况,教学效果也无法保障。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很多教师运用了情境导入法开展教学活动,具有新颖性与有效性,受到教师们的喜爱,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时,引入情境导入法来调动学生的趣味,吸引学生参与度,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好的开端。例如:在进行《敬业与乐业》教学时,教师运用一句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作为话题,组织学生对这句话进行讨论,鼓励学生阐述其中的道理。通过自主思索与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勤劳的益处。然后教师组织演讲活动,以“生活中勤劳小故事”为主题,这一话题的设计充分运用生活情境导入法,引出梁启超关于《敬业和乐业》文章。话题演讲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讲述生活中有关勤劳的小故事,有的学生讲述父母故事,有的学生讲述老师故事……,这一情境的导入调动了学生了解教材文本的冲动,参与度也会更高,还为学生带来了情感体验,有利于作者创作意图的理解,产生情感的共鸣。
        二、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高科技技术都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中,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引入了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教学模式,对教育工作起着辅助作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禁锢。这些技术的引入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广大教师需要具备运用技能,尽可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在中职教育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增加互动的机会与平台,学生对于字词的理解、文本大意、中心思想的认识也更有深度,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例如:在进行《林黛玉进贾府》文章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运用互联网来搜集与之相关的视频,教师结合教材选取了电视剧《红楼梦》中关于“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段,相较于用语言更具吸引力。在观看视频学生有了初步印象后,教师再进行红楼梦这本古典文学著作与主要内容时,学生就会表现地很有兴趣与热情。多媒体的运用除了展示视频外,还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提前制作荣国府的示意图、贾府的人物简表等内容,基于图片、视频以及文章内容,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人物出场与人物特点切身体会感更加强烈。在细节描述时也可以运用多媒体,例如,文中写林黛玉谨慎态度时,结合视频中关林黛玉表现那一段,开放慢动作让学生再次观察。视频与文字的结合,让学生有更深入地理解与感悟。总之,运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的主动性明显增强,教学质量也有所提升。
        三、组织讨论探究活动,提高学生思维水平
        新形势下,要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开展互动,包括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小组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参与性与自主探究性,强调了学生课堂的主体性特征。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引导与占据的作用。教师通过分析与观察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地调整课堂设计与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与沟通能力。例如:在进行《我的四季》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尽可以保障组内导质,组间同质,以实现全体同学能够进步与发展。然后布置话题“四季变化”“人的成长”,给予学生时间与空间,进行交流与思考,然后总结出小组的观点,由表层阅读进入到对人生的感悟。当然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问题设计需要充分体现出来,才能保护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春夏秋冬有什么寓意”“分别对应的是人生的哪个时期”“每个季节代表怎样的生命特点”……等,当学生对这些问题有了答案与理解后,教师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行深入思考,进而产生情感的的共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语文素养的培养。
        四、结论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组织丰富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活动,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教学目标的设计除了要求掌握基础语文知识外,还需要重视学生思维发展与语文素养的培养,进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钱和生,朱翠霞. 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20(15):103-108.
        [2]黄启良. 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6):93-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