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高中语文教学生活化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2期   作者:姚仕伟
[导读] 生活化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家庭、社会和自然,学生可以接触到的生活内涵。
        姚仕伟
        四川省广元市宝轮中学     628003
        摘要:生活化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家庭、社会和自然,学生可以接触到的生活内涵。从教学方法角度来说,高中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是指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前提下,把听说读写都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从情感教育角度来看,语文教学的生活化也包括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增加生活体验,提高生活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生活化;技巧
        高中语文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理解力、思维力和想象力,还承担着提高学生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责任。因为语文独特的学科特点,语文教学的责任不能完全依靠课堂教学来实现。语文教学必须和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才能完成课程目标。
        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语文学习中来。例如:开学初,学校要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严格军训对于从未接受过正规训练的高一新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尤其是大多都是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有不少同学晕倒,出现小动作,甚至与教师教官发生争执误会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决不能轻易放过,老师也不能单纯地教训或压制,可以采取演讲和讨论的方式把这些问题放在桌面,让大家一起参与讨论,让学生在谈论中在思想上自省。这样的效果远比教师的说教好。
        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的一片天地。新课标的选修教材《语言文字应用》要求中学生能正确应用祖国语言,在教学手段上就可以将现实生活引入教学中。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医生,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则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则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既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又有了生活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数事实证明,“问”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

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做以点拨和补充,这与老师将现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给学生,效果会截然相反。打破定势,反向思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善于指导学生从习惯性思维模式中跳出来,打破思维定势,试着进行反向思维,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事物,从中发现问题;曲设情境,发散思维,启发学生梳理问题。曲设情境,广开言路,多向思维,使学生在思维的发散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曲设情境时,一定要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拓宽思路;挖掘难点,探究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捉住疑难点,引导学生探究性思维,让学生去发现和探究疑难、突破疑难,然后陈述出来。
        关注学习兴趣,开发多样化教学资源。生活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语文学习的范围和生活一样广。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打破传统语文教育观念,让语文课堂向生活多角度延伸。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寻找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作为语文教学资源。现在的学生都对社会流行元素特别喜爱,比如流行歌曲、明星、网络等等。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些流行元素中学习语文。从语法修辞的角度赏析一下流行歌曲的歌词,从明星成长经历中挖掘正能量,发一条语句优美、含义深刻的微博,这些都是学生喜爱的内容。那么在这些内容上完成语文学习任务,也一定会受到学生的喜爱。
        拓展学习视野,引领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积累”是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而语文积累不仅指学生阅读摘录更多的文章和名著,也指学生多了解自然、社会和生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本的同时,走进生活去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自然资源等等。这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调查研究、整理资料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而学生跳出课本的局限,发现生活的多姿多彩以后,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也会得到极大的调动。
        营造学习氛围,实现课堂生活化、校园语文化。语文教师要有意识的把课堂教学向生活延伸。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教材文本,语文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时候,渗透生活中的内容。这样既降低了阅读教学的难度,也让学生在感受生活中形成语文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学校生活在学生成长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语文教师可以争取学校的配合,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多选择一些经典名篇中的重点句子等内容。在班级生活中,语文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展示学生写作作品的班级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平时还可以结合班级活动,让学生练习写写演讲词、申请书等应用文,即使学生违犯纪律了,也可以让学生写一份检讨书,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教学的最佳案例,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倡导模拟生活的情景,能使静态的文字变成动态的生活,而五彩缤纷的生活也蕴含着千变万化的文字,在一个特定的情景中,让学生扮演不同的人物,体会不同的生活,这样就使语文知识在夸张和欢快中钻进学生的心里。如果再现课文描绘的生动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就能很好的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