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润文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大石小学 628018
摘要:在学习数学时,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的时候,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当他们满怀兴趣地学习时,就能掌握得快,记得牢,效果好。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学习兴趣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十分重要,是学好这门功课的重要前提。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数学教师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
变数学教材“无声”为“有声”。在数学教材的每一节都安排了例题,这些经过精心设计的例题,大多都是图文并茂的,符合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教学之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例题去体会学数学的实用性、可行性和重要性。教师就要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来教育鼓励学生,使学生的情感和情趣融合在一起,把学生从课堂引入现实生活当中,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创造提问的情境,设计悬念,引导学生积极求知。惊讶的感情是学生寻找知识的主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学习那些不怎么理解的事物,并教育学生寻找新的观点,学习新的材料,展现更多的教学魅力,让学生充分吸收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潜能。数学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教学环境,数学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形成智力的磁场,并给学生提供一些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资料,让学生琢磨数学学习思想。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数学学习思想的学习,鼓励学生提出个人的见解,进行学习和交流。例如数学教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时候,可以教育学生从小故事引进新课,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当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知道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2厘米,面积是10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厘米,高是2厘米的面积也是10平方厘米的时候,因此可以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是底和高的关系呢?这样就引导学生一起探究,让学生一起来猜一猜,这样,教师就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引导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讨论交流,激发兴趣。小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发展学生创造个性。组织学生集体合作,还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拨动,形成立体、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现实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能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如教“分数的意义”引入新课时,我先请一位学生帮忙把一条漂亮的丝带分给两个学生,并让学生边分边说,引出本课的关键“平均分”。
接着我问这两位学生:“他这样分,你们满意吗?”这样利用分物品的生活现象,引出“平均分”,不但使学生增加了动手操作的机会,而且使学生感到亲颖、亲切,对数学有了一种亲切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充满成功与挑战。自主学习过程就是运用有关知识,方法解决问题。自主学习来自问题,问题本身就能使学生激疑,好奇,特别是开放性探究性问题更能让学生产生玩好数学动力,寻求方法来解决问题,并在这种追求中诞生想法,产生快乐。因此,让学生探究可及问题本身就是充满兴趣与挑战。也正因为这样,老师很重要的任务便是设计问题,创设自主探究环境。列如,在单元平行四边形时,可提出这样一个题目:河两岸平行,A,B两村庄分别在河两岸,A,B两村庄准备修一座垂直河两岸的桥,问如何修桥,使得A,B两村庄距离最短?这样的问题具有极强兴趣,挑战,又没有现成答案,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战胜自我心理,快乐随即诞生。教师适时适度引导,提醒,点拨,用解题教学的思维将知识点,方法,技巧,迁移在有条不紊中娓娓道来,并通过问题解决丰富了平行四边形判定,性质的综合运用,积累了解决问题最短的解题策略与技巧,渗透了如何转化思想,让快乐与成功伴随学生自主学习。
凡事要学会适可而止、从发现闪光点入手。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更何况我们的学生还在上小学,处在求知识长才能的初级阶段,难免会出现一些缺点。但在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努力改正。同时对他进行针对性教育,原则就是桥归桥、路归路、一码归一码,今天学生出现的缺点,就只能针对今天出现的批评教育。如果老师总是提及学生以前的缺点来进行批评,就只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小心眼,以前出现的缺点已经改正了,老师还要来批评,学生就反感,就增加教育学生的难度,更谈不上增添学习兴趣了。
适当表扬和鼓励,同样可以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的每一次活动都要考虑充分,考虑到我们中每一个弱势的个体。同是一个班的学生,学习获得知识的知识量总是有层次的。但无论如何,都要学会鼓励学生参与进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其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发展学习兴趣,获取知识。只有让他们每个学生都参加到实践操作中来,我们才有机会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学习兴趣的激发不代表我们的学生就可以学好了。这个时侯“不打击、不挖苦、勤表扬”就成为我们延续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方法。我们可以用语言来鼓励、表扬学生的成功,就算学生回答错了我们也可以为他的勇敢而给予鼓励,同时对他近期在学习上的进步给予评价,这样做不仅可以给学生极大鼓舞,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学生有了自信,我们下一步的内容才更容易实施。从而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增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教学语言富有情感。在诸多科目当中,数学学科比较呆板、单调和乏味,数学本身的内容安排也不如语文那样生动形象,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若不花点心思,就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为了让课堂变得生动一点,我在教学中力求表达语言生动、形象、带有强烈情感,课堂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肯定、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语言评价,使每个学生随时都感受到来自教师、同学间的鼓舞,乐意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由想动口发展到想动手。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十分重要,是学好这门功课的重要前提。我们只要坚持采取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一定会使学习数学有乐趣,就一定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一定能让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有效,让学生真正的爱上数学。这是我们所期待的,也是我们所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