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亮
荆州市东方红中学 434020
关键词:德育视角 体育健康课 思政素质 核心价值观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德育是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文明行为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德育视角下的思政素质培养(思政教育),其核心理念就是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确立科学的价值观念、增强自身的综合素养。要求学生在高效接受德育教育基础上,深层次地进行自我激励,开创出有助于自我调节的情感氛围,贯彻客观规律遵循指标,使一切自然和教学优势条件得到全方位整合和沿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整体规划,推进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聚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以此为契机,探索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教育指向,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公民人格为重点的顶层内容体系构架,并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开展德育课程一体化设计。
如何把思政教育渗透到体育健康课中,实际发挥更大的功效,笔者认为:理念践行是思政教育的核心,立德树人是思政教育的根本,全员育人是思政教育的保障。体育健康课教师不能局限于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传授,还应在课堂着力对学生加强生命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和规则意识教育,让学生敬畏自然,崇尚法治,培植起爱国爱民的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输送给学生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等信息,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和方向,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前,我们正处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时期、正处在改革开放走向深入的关键时期、正处于大国关系转型的敏感时期,能否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国家提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要把立德树人体现在各科课堂教学之中,渗透到社团活动、管理评价、日常生活等各个环节,延伸到家庭、社会和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建立大中小幼一体化的德育体系。
体育健康课中的政治教育,必须从教育“育人”本质要求出发,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出发,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主渠道作用,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着力将教书育人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落实所有教师育人职责。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每位老师都要积极弘扬立德树人的主旋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体系和话语体系,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肩负起民族和国家的希望。
体育健康课必须要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教学体系,鼓励和引导青年学生立足当下世情、国情,透视历史、现实和未来,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
在德育视角下强化学生思政素质培养,体育健康课的内容设计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落实:
一、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体育健康课的教学设计要结合学科特色,从专业的沿革、现状与前沿的讲解中,让学生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主义理想的优越性与先进性。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增强树立远大理想信念的自觉性。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与荣誉感,引导学生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抓住国家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积极寻找实现个人价值与才华抱负的成长舞台和发展机遇,提升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的可行性。不断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勇担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二、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当前,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可歌可泣的抗“疫”故事不断涌现,这无疑是一堂鲜活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体育健康课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内容设计,可以通过讲英雄故事的方法,阐释爱国主义的要义,让学生了解爱国主义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正确处理好爱国、爱家、爱党与爱人民之间的关系;借助案例分析与典故教学等形式,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体育健康课的教育教学内容设计要从体育课程的学科背景出发,以为国争光的奥运健儿们的事迹为榜样,为爱国主义提供更多的事实和理论支撑,让爱国主义在学生的心中“既能顶天又可立地”。教师自己要有深厚的爱国情怀,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特别是在国家面临变故和挑战时,更要心系时代,鼓舞斗志,做好榜样示范。同时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感受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三、引导学生加强品德修养。
体育健康课中的思政教育内容设计要重在阐释品德修养的内涵,理解加强品德修养的重要意义,把真善美作为终身的品德追求;引导学生“知善、行善、扬善”,提升自我修养。要结合不同时代的要求,教育学生把握当代品德修养的核心内容,特别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前学生品德修养最重要的任务目标,围绕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解读和分析,引导学生积极培育、大力践行。体育健康课中的思政教育内容设计要从国家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道德等视角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细化细分,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源头,分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更为全面的了解。教育教学内容要围绕体育学科专业特性,挖掘体育课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点,在培养方案中对“德、能”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形成有效的指导方案。
四、引导学生增长知识见识。
增长知识见识是青少年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是青少年学生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迫切需要,是青少年学生担当人类文明发展大任的必然要求。只有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才能让他们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加强身体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树立珍视生命和热爱生命的价值观。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生态价值理念,提升生态文明素养,同时养成保护环境意识和绿色消费习惯,拒绝铺张浪费,养成良好卫生安全习惯。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实现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和主动实践,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