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的效率性探索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2期   作者:张春燕
[导读]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至关重要,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尤为紧迫。
        张春燕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237400
        【摘 要】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至关重要,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尤为紧迫。本文主要从构建知识体系——夯实基础、关注热点——激发兴趣、传授方法技巧——提升能力三个方面谈谈如何上好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 政治一轮复习 效率 构建知识体系 方法技巧
        高三政治复习,一般教学由三轮构成。 作为三个阶段中最基础的的第一轮复习非常关键,对有些基础差的学生来说相当于上新课,第一轮复习如果扎实,成绩可能有质的提升,我认为政治第一轮复习应重在梳理知识,系统地建构知识网络,规范解决具体的问题能力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政治知识进行系统地再现、疏理、概括、归纳,使知识理论化、系统化;要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教材表述为标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扫除盲区的基础上不留死角,使学生全面掌握考试范围内的每个知识点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进而能灵活地运用它们解释各种政治现象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热点现象并能形成相应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达到这个目标就是高效率的复习,为此我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构建知识体系——夯实基础、关注热点——激发兴趣、传授方法技巧——提升能力。
         一、构建知识体系——夯实基础
        新课程文科综合政治试题,要求全面理解与掌握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门课知识,才能灵活应用,进而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复习时回归课本,通览全书,
        整合相关知识点,建构知识体系,让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立体化,真正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建构体系一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理清教材主干脉络
例如我在教学经济生活时,让学生知道经济的一条主线是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经济体系,课本主要是按生产—分配—消费—交换四个环节来讲的;在教学政治生活时,告知学生政治的主线是民主政治建设,课本按国家—公民—政府—党—国际社会依次阐述;文化生活的主线是文化自信——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主要讲文化的作用—继承与创新—民族精神—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哲学的主线是思维方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要讲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又如讲认识论时让学生记住六个字:实践、认识、真理。再如讲国际社会时记住十六字:国家利益、和平发展、国际竞争、对外政策……
2.自主构建思维导图
        例如对“生产、劳动与经营"这一单元进行复习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首先在白纸上自主构建本单元的思维导图。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同学们快速忙碌起来。当巡视同学们的思维导图构建成果时发现同学们构建的思维导图各有不同。在思维导图的构建过程中融入了很多个性因素,有的同学还将思维导图做成美丽的图画。教师可以要求部分同学展示和介绍自己的思维导图。通过这样的做法.同学们在无形当中也增添了几分复习的兴趣。相关研究表明: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高中政治一轮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找到知识薄弱点。
         二、关注时政热点——激发兴趣
        1.在课堂教学中将时政热点融入教学情境的创设之中,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本枯燥的、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趣味。
        [案例1]“当代国际社会”单元复习课
        主题:习大大的访美之旅
        2015年9月,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习近平与奥巴马举行了深入、坦诚、建设性的会谈。双方达成广泛共识,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双方一致认为,中美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应共同致力于维护一个强有力的中美关系,使之为全球及地区和平、稳定和繁荣做出贡献。

(播放视频)
        将时政热点材料生活化、通俗化,适应学生的接受水平,切合中学生的兴奋点,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在饱满的精神状态下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上述案例中,捕捉社会热点“习大大的访美之旅”,并通过文字材料加以简单表述,设置“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悬念,酝酿“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情感,再结合精心选择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在期待的心情中展开课堂学习。
        2.日常教学中,每节课前五分钟设置为时政小课堂,请学生轮流上台结合课本知识讲评最近几天的国内外大事。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每月一专题,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政治4本书的知识点,讲解十个左右的时事政治专题,使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传授方法技巧——提升能力
        1.万变不离其宗,高中政治复习也离不开这个“宗”,这个“宗”就是教材。因此首先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1) 读“ 厚”课本所谓读“ 厚”课本,是指结合大纲,把每一章节的
        知识点找出来,逐个消化。 这个过程,不能激进,更不能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某某知识点不可能考就放过去的念头。这是一轮复习最基础的要求,必须稳扎稳打。应对教材的每一章节、每一句话都要细心复习。 首先经常性地看目录,以掌握一册书的体系,为二轮复习知识的联系与融通埋下伏笔; 其次,每一章节的《序言》务必要看; 再者,教材的具体内容,包括正文部分和辅助性文字都不能放松; 最后,教材中的综合探究,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高考试题的改进,在向实践型、应用型发展。
        (2) 读“ 薄”教材
        读“ 薄”教材,与读“ 厚”相对而言,是指每复习完一个章节,一个板块,要提纲挈领,利用思维导入,构建知识体系。如对于“ 货币”的复习,通过抓实教材后,将“ 货币”的知识点、考点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一眼看出这个部分的知识点的分布和要点,从而利于整体把握。 这样的复习,细致入微,也利于学生复习方法的掌握和复习策略的形成。
        2.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本身不是目的,学以致用,提升能力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为此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
        (1) 选择题注意审题干——领会题意。 题干包含所规定的选题方向、范围和程度,把握题干的规定性,是解题的前提条件。 注重技巧:首先,排误法,是常用的方法。 排误法,就是常说的排除法,排除问题本身的错误部分。 如对于“ 人大”的理解的选择题,给出四个选项: A. 我国的行政机关; B. 我国的权力机关; C.审议权; D.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对于这个问题,应该引导学生从“ 人大”的性质和职权上着手,A、C、D与人大的知识不符,是错误的说法,因此 B是正确的。其次,排异法、排重法、排倒法、排间法、排正法等,都是单项选择题常用的方法,在复习中,巧妙设计问题,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逐渐提高应试能力,掌握应试技巧。
        (2)主观题的方法:①答案段落化;②段落序号 化;③序号前列化;④卷面整洁化;⑤语言学科化;⑥角度多元化; ⑦原理材料结合化;⑧格式修改规范化;⑨看分值作答。答案的组织上要求考生必须注重回答问题的针对性、观点和材料的对应性、观点和材料相融性以及答案组织的逻辑性。先主后次,先近后远,先内后外,先现象后本质。答案语言来源:书本、时政、材料。答题要按题目要求,一般对于材料较长的主 观题要先看设问,然后带着问题看材料作答,不可断章取义。
        一轮复习的成败,决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复习习惯、复习技巧的形成,极大的影响高考成绩。 教师应引导学生以本为本、以纲为纲,从基础知识开始,抓住基点、关注热点、注重重点和难点、看重考点,全方位、多角度地复习,从而提升复习效果,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岁海明.简论思维导图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_以经济生活教学为何[U].广西教育.2016101).
        [2]陆锦如.“思维导图”在《经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D].广州大学.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