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2期   作者:杨强
[导读] 高中地理知识是在初中地理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化的,经过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明白了地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杨强
        四川省广元市宝轮中学     628003
        摘要:高中地理知识是在初中地理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化的,经过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明白了地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何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主动性和探索能力,提升课堂高效性是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的目标和责任。
        关键词:高中地理;高效教学课堂;构建
        地理课程在学校教学中处于不受重视的地位,因而很多教师和学生也认为地理是副科,学好学不好都无所谓,但地理课程其实是培养学生思维逻辑能力、思考能力的最佳学科。构建高效地理课堂,可以帮助学生们了解更多的地理文化知识、人文社会常识等,还能活跃思维能力、发挥想象能力。地理课堂无疑是为枯燥的高中学习生活增添了乐趣,带来了快乐的课堂学习体验。
        从实际生活出发,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高中地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紧密的联系,需要教师在教学时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能够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很多与地理知识相关的生活现象都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如:人们感知的天气和气候、天气与地域环境的联系都与地理知识有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入生活中发生的实例,让学生将生活与地理知识相结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生活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完成生活实践,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对地理问题进行探究和讨论。通过生活感受进行知识理解,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业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将抽象知识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达到难题简化的效果,促进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例如:在“地球的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二分二至全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了解到南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成因,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运用合作学习,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提高团队协作意识和自主学习探究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合理设计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各自发挥自身的特长,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布置合作学习任务:自然环境的构成包含了哪些地理要素?这些地理要素的汇聚是偶然的现象吗?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生物对地理环境的根本作用是什么?生物是如何改造水圈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在观看课件和阅读课本的过程中找到基本的地理知识,并围绕地理知识进行探讨和交流,充分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和表现,为学生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想,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地理能力。
   
        师生之间的有效评价机制。师生之间的评价机制是指老师和学生互相进行评价,学生评价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高效、教学目标有无实现,课堂气氛是否活跃等;老师评价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学习、课堂表现怎样、知识点掌握情况等。以往老师教地理都是以板书教学为主,现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多媒体教学,所以,这种以老师为主的教学模式缺乏师生互动,造成老师不了解学生,学生也不了解老师,一旦成绩不理想,老师怨学生不认真,学生怨老师教的不好。因此,建立师生互评的机制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改善教学质量。老师从课前、课中和课下等多方面了解学生、布置作业,学生和老师及时沟通,提出建议,督促老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并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探究式学习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高中地理的很多内容都具有探究的意义,因为很多地理现象目前国际上也是没有统一标准的,这可以极大的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资源来探究,如:文献资料、网络、科教视频、地理杂志等都可以作为学生进行探究的辅助手段,如果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去探究甚至去试验就更好了。
   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存在的问题。大部分高中生认为地理是一门需要死记硬背的学科,导致学生对地理知识没有深刻的理解,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停滞不前,同时,降低了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学习兴趣。在遇到稍微拔高的习题时,学生不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导致学生的能力无法得到充分发展。其次,有些学生的高中地理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待问题不够严谨。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对待问题的不够严谨,导致学生对一些习题中的地理知识感觉很熟悉,但是写出的答案却不尽人意。如果学生没有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在知识点较复杂、学习难度较大的情况下,学生会对地理知识产生无从下手的感觉,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另外,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不够,无法有效解决地理问题。若要学好高中地理,需要学生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地理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提起一个地名,学生往往不了解,提出一个概念时,学生也会感到非常陌生,这对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带来了很大阻碍,在无形中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地理高效课堂要求改变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地理知识的能力,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手段运用等方面更加注重高效的要求。所以在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时要从学生需求出发,课堂设计科学合理并且轻松活跃,在师生共同探究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