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班级管理之花在线上教育中绽放----关于提高线上教育效果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2期   作者:胡秋霞
[导读] 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的指示精神和线上教育工作部署,自2020年3月1日学校全面开展线上教育以来,作为教师,笔者经历了从惶恐—自如---自信的心路历程。
        胡秋霞
        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东沙小学
        摘要: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的指示精神和线上教育工作部署,自2020年3月1日学校全面开展线上教育以来,作为教师,笔者经历了从惶恐—自如---自信的心路历程。一路走来,可以说是不断经历,不断思考重启,不断地成长。有人总是担心,线上教育不能面对面与学生接触,不能及时地点拔与提醒,会导致教育的滞后性。然而,如果对线上教育把握得当,线上教育也能发挥出它亮丽的一面,可以成为传统教育的有效补充。文章对线上教育的难点进行思考,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与提炼,总结出提高线上教育效果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自主学习管理   齐思   人文关怀
一.内化线上教育的必要性,培养自主学习管理能力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中提到:小学中高年级是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学段,学生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想法。为此,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控能力,加强学生对良好文明行为习惯背后所蕴含的道德规范的理解,使学生养成的习惯是能够在道德规范引领下的自觉选择。因此,线上教育是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管理能力的良好契机。
         为什么要进行线上教育?除了孩子们耳熟的疫情很严峻,需要居家隔离,落实中小学生“停课不停学”工作要求等,还要跟孩子们内化线上学习的必要性:如通过晨会请孩子们讲讲抗疫英雄的故事,了解他们在前线的艰辛,让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我们能在家里安全的学习,已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分享一些心灵鸡汤链接,说说读后感:线上教育上网课,靠的是自律,自律与不自律会有怎么不一样的结果;回顾我们班歌《努力在每一天》的内涵,回顾我们的班级口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当通过进一步内化线上教育的心要性,在孩子们心灵深处播下“我要学”的种子后,就要抓紧时机,与孩子们定下线上学习一天的约定:每天按时在线上课,作业按时提交,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此外,还是用好学习小组,组内不设组长,每个成员都是机器中的一颗“螺丝钉”,虽然小,但很重要。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职责:点名员、各科作业督查员、阅读检阅员、运动专员等。每位成员在线上教育期间各司其职,落实好工作。
        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管理能力,是确保线上教育质量的前提。
二.齐思,教师自我反思与学习乐思同在
        著名教育专家冯恩洪校长说过:一个秀的教师和一个普通的教师的区别在于,一个一般的教师总是沾沾自喜自己曾经上过的那节课有多么成功,而一个优秀的教师永远认为教学是一个令人遗憾的行为科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好的课永远接下来要上的那一节课。传统的课堂尚且如此,线上教育就更需要教师有学习之心和反思之心了。
        线上教育老师与孩子们一屏之隔,怎样才能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呢?学生课堂的思维动态是关键。
        我国古代学者就提倡“学以思为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过程,培养学习策略等。由此看来,线上教育,学生要做到人在、心在、思维在。

                       
        为了保证孩子们整节课在线学习,不至于做完课前小任务就溜之大吉,以英语课堂为例:课堂上,我设置了多个学习任务。在看教学视频前,我把学习目标转化为学习任务,让他们带着任务看视频,比如在教Unit 5 What day is it today ?第二课时,在观看教学视频前,我布置了以下任务:1)能用句型What day is it today ? It’s…和 Is it…or …today? It is… 来谈论今天星期几。 2)能表达自己喜欢的某一天并说明原因。3)知道星期几在表达上用哪个介词。在视频开始前,就向学生布置了以上学习任务。视频结束后,我会检查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情况。曾经,我用全班一起展示的方式检验孩子们的学习效果,但后来发现,全部一起回答会掩盖个体差异,因此,我又调整了学习反馈方式:对于简单化的任务,我会让能力弱一点的孩子完成并展示;对于大众化的任务,让全体完成并展示;对于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孩子们自由尝试完成并展示。全体与个体反馈相结全,一方面能再次检测学生在否在线,更重要的,是训练与检测他们在线的思维动态。我深深知道,只有保证学生能在线的同时,也保证他们认真参与课堂,线上教育才效果可言;“在线”和“在思”相结合,线上教育才有真正的意义。老师的反思和孩子们的乐思,构筑成线上教育优美融合的画面。
三.多一点人文关怀,做通孩子和家长的工作
        面对线上教育,相信孩子们有一定的不适应和自我放纵,家长也有一定的力不从心和焦虑。作为教师,要在自我适应、自如驾驭线上教育的基础上,给孩子和家长多一点人文关怀,打消他们对线上教育的疑虑。
        课堂上,难免有孩子会走了神,课堂学习不过关,如果教师因为时空的限制,不去“管”那孩子们落下的知识,便会像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多,焦虑也越来越大。针对这部分孩子,我建了个“学习奋进群”,英语学科要求他们每天在他们在群里发朗读语音,每天的作业要他们先发到群里让我检查过,过关了在上交。尽管他们在多次修改后的作业才上交面世,但我会把他们当作是自己独立完成的,公开表扬他们做作业态度认真,有进步,让他们成长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这样,他们会感恩我为他们开这个“作业小灶”,会更加有学习的动力。同时也跟其他科任老师沟通,让他们更关注这一部分同学,尽量给他们更多的学习上的帮助。
        “一句好话三冬暖,一句恶语六月寒”。这句话经历了无数岁月的淘洗,一直流传至今,足见其存在价值。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教程中,坚持对学生的优点、进步、成绩进行肯定,采取表扬为主要的教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孩子喜欢表扬,相信家长们也挺在乎的。每天,我会在家长群跟家长们分享孩子们的线上学习情况,这包括学习小结,提醒注意的地方和及时的表扬。建议家长们做好孩子线上学习的督促工作。平时看到一些心灵鸡汤的推文,我会选择性的推送给家长,让他们阅读后有点启发。同时,我也注意到自己的教育原则,把握表扬的度,不过度表扬。当家长对线上教育有困难时,不是一味的埋怨家长的不配合,而是要及时地帮助其解决,如当有家长说上课其间要工作,不在孩子身边,没法上课时,我指引孩子跟附近的同学组建起学习伙伴,一起学习。
        当线上教育学生自我管理好了,课堂上在线也在思了,家长和孩子也适应并从容接受了。对于线上教育,我从自如到自信了。我相信,在不断反思中完善我的教学教育行为,线上教育会成为我职业生涯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我们在“脚踏实地”勤恳专研的同时,有点“仰望星空”的诗意追求,让我们不忘初心,做好孩子线上学习的引路人,无愧于教师这一职业!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2017.12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2]冯恩洪.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2011.7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3]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