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鸣
广州市越秀区建设六马路小学 510060
摘要:教师要采用形象化的正面教育方法去教育学生,在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需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之中,需要将课本的理论紧密联系实际,这样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才能够事半功倍,而当前管理是教师进行正常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管理能够帮助小学生解决日常校园管理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
前言:班主任管理工作是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做好班主任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而且对于提升班主任管理人员自身的职业素养以及个人能力有着极大的作用。这就说明高质量的班主任管理工作能够充分提升小学生教育的附加值,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为未来的小学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班主任的基本要求
良好的管理不仅能够为教师的日常教学,也能够为小学生的日常学习提供诸多的优势,而本文聚焦新课改背景下,以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为重点,对于当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完善措施进行探讨。
二、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分析
从当前的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能够看出当前小学班主任管理的实际情况,就能够从当前我国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问题着手。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满意度不甚理想,而当前社会中的许多小学接二连三的被曝光教师虐童事件,校园暴力事件等,而上述的这些事件都对小学生的心理与生理都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三、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解决对策
(一)增强激励德育监督机制
鉴于小学生的年龄处于6-12岁之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自我保护以及自我防御的能力,没有自信心。而当前有一句话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十分受用,就是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余的一切都是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经过辛苦的付出得到的。班主任在提高学生成绩之前所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提高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制定激励学生行为的计划,这样一方面能够增强激励机制的效果,另一方面能够提升班主任对学生的不当行为的监督力度,而当前学生们在教师的监督之下,去学习以及完成每天的工作,就能够逐渐养成自身的良好习惯。
(二)正确引导、鼓励学生
作为一名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很重要,尤其是品格的教育。具体来说引导的方法,可以让教师与学生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让教师与学生互相交换角色,从而老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关系,最终教师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阶段,如果学生能够对别人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如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等,这会让学生们感觉到十分自豪,此种自豪比学习上获得的进步更为开心,而学生就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将自己的积极乐观、帮助别人的积极情绪一点一点的积攒起来。
(三)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以学生犯错误作为具体例子,教师需要耐心教导学生,这样就能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学生也不会因为犯错误了,而心理产生压力与包袱,教师的循循善诱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方法。具体比如班主任教师将“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作为班会课的重点内容,在班会上向学生强调人生观的建立与荣辱观形成的重要性。为了不断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举办“前途理想教育”的主题活动,凭借各种宣传阵地,如板报、宣传板等进行教育,为学生们的未来发展树立正确的目标。
(四)亲情化管理很重要
意识是行动的指路明灯,在小学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这些都足以影响到班级中的学生,假设当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以一种十分刻板的方式照本宣科,势必会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变差,长此以往,也必然会导致学生们产生厌学的情绪。假设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之中,以一种温和谦逊的态度对同学们循循善诱,那么学生就会感觉到和谐的教学氛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教学形象,学生上课的时候就会精神饱满,因为学生自制力差,抵御不住诱惑,已经立起来的规矩学生也会尝试着打破,这时教师也不要急躁训斥,只要态度坚决就行了。反之如果急躁训斥,促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一旦形成对立,教师的教育思路就无法实施了。从这一点充分说明亲情化的管理十分重要。
(五)规范自身,立好规矩
民主管理的理念能够充分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当然班主任需要以日常管理作为纲领性指导。在小学班主任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坚持“精细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对小学的日常管理工作进行严密的安排,进一步提升小学的班主任管理保障制度,从而深刻落实日常的管理。具体的管理手段如下:
“规”乃法则、标准;“矩”引申为“规则”。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规矩是成功的前提,学生只有规范化的管理,才能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而当前班主任管理过程之中,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立规矩也是如此,那么教师就需要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对其成长立下规矩,具体而言,例如出报回告的请假规矩,劳动、保持卫生的规矩,遵守时间的规矩,阳光仪表的规矩,文明礼貌的规矩等。立什么样的规矩教师需要根据班级中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而不能朝令夕改,因为这样会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在立规矩的过程之中不严肃,会给学生们留下是否足遵守都无所谓的印象,因此当前班主任需要把握当前班级中学生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够实现对班级中的学生规范化要求。由此可见,当前学生的规范化,需要实现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就能够实现对学生的规范化管理,从而实现班主任管理的最终目的。
结语:
本篇文章针对当前小学班主任管理现状,进一步分析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不足与问题的原因,最后进一步提出小学班主任管理的完善措施,具体的措施分别为增强激励德育监督机制、正确引导、鼓励小学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亲情化管理很重要、规范自身,立好规矩。
参考文献:
[1]黄凡. 以自主管理为基础 提升小学班级管理水平——做幸福的班主任[J]. 考试周刊, 2020(7).
[2]李云洁. 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3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