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芸菲 朱从焰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下堡坪中小学 443100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乐天溪初级中学 4431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改革正向核心素养时代迈进,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难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不断的突破传统,创新能迎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是我们需要思考与践行的重要任务。本文将以核心素养为指向,以初中美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为例,具体阐述“设→研→践→评”四步法的课堂教学模式,迎合教育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美术 “造型·表现” 设研践评
基础教育改革正向核心素养时代迈进。核心素养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冲击。教学实践表明,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教学改革,不利于学生形成核心素养。对此,在实施美术教学的时候,教师要着力探究新的教学模式。“设→研→践→评”四步法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我们在核心素养时期总结出的新的教学模式。本文将以初中美术课堂“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为例,具体对“设→研→践→评”四步法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阐述。
一、“设→研→践→评”四步法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解析
初中美术“造型?表现”领域“四步”课堂教学模式是指:设→研→践→评。
(一)设:创设情境
设,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应用多样的手段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借助情境顺其自然地引出新知内容,同时,使学生产生课堂学习兴趣,乐于探究新知内容。
以“梅竹言志”为例,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竹林听雨》,使学生们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作用下,进入到具体的场景中,与竹子进行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地感受到竹子的形态,对竹子建构初步认知。为了使学生们加深认知,教师展现王维的《竹里馆》,引导学生品读。通过体验情境,学生不仅对竹子建构了认知,还对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尤其感受到了美,有利于发展审美能力。此时,教师顺其自然地引出这节课的课题,并展现竹子图画,引导学生对图画中的竹子进行观察,分析其形态,发现其特点,由此推动课堂教学的开展。
(二)研:多元研究
研,是“设→研→践→评”四步法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多元互动的活动,包括学生自主研究—学生合作讨论研究—教师示范研究。通过多元互动研究,学生们可以由浅入深地认知所学,加深对所学的理解,同时锻炼学习能力。
以“画家乡的风景”为例,“风景画的透视现象及规律”是学生们需要“研”的主要内容。
在课堂上,教师围绕这一内容,先展示《乡间村道》风景画作品,接着提出问题:在这幅画中,为什么树的大小不一样呢?有什么规律呢?在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先自主观察,分析树的大小规律。在学生们自主观察、思考之后,教师引导他们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受到个性差异的影响,学生们会建构不同的答案。由此碰撞思维,展开积极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大部分小组会提到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等规律,实现对问题的初步解决。之后,教师根据学生们的合作交流情况,对照作品中树大小,对其规律进行分析,使学生们在视觉作用下,认知规律。如此做法,不仅使学生们成为了研究美术内容的主人,还使他们通过多元研究,实现对美术知识理解。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积累了图像识读经验,受到了透视美的熏陶,可谓一举多得。
(三)践:实践体验
践是指学生绘画实践,运用刚刚的研究成果进行绘画创作。绘画创作不仅是学生们应用所学,加深对所学理解的活动,还是学生们发展美术表现力和创新实践力的主要途径。
在“画家乡的风景”课堂上,学生们通过体验多元研究活动,掌握了风景画的透视现象及规律。基于此,教师及时地创设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们观察学校操场景色,利用透视规律进行绘画。在绘画的过程中,不少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想象,对透视规律进行了灵活应用,有利于增强实践效果,发展实践力。
(四)评:多元评价
评是指(学生自评)展示、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学生互评)对其他同学作品进行评价—(教师总结性评价)对整节课进行综合评价和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升华。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学生发展的主要手段。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要做到教学评一致。
在学生们完成了美术作品之后,教师可以先引导他们联系所学,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自主评价的过程,是学生应用所学,发现自身不足的过程。尤其,在此过程中,学生会根据形式美的原理进行感知、分析。在学生们完善了作品之后,教师鼓励他们进行小组互相评价。在小组互相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们从作品形式美、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不足,指出不足,帮助组员改善。并在此过程中,锻炼美术判断、创意实践等能力。最后,由教师对学生们的作品进行总结性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融入本节课讲授的内容,引导学生们带着所学欣赏作品,学会美术鉴赏。
二、创新点
如上应用的教学模式,本身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是具有创新性的。应用于课堂教学,便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尤其,学生们通过体验一系列的活动,不但可以有效地掌握基础的美术内容,还可以顺其自然地锻炼图像识读、美术表现等能力,形成核心素养。此外,学生们也会因此增强美术学习兴趣,积极地体验美术教学活动,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多样研究,及时实践,做到学用结合,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科能力,塑造良好品质,形成核心素养。
注:本文章系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所“十三五”规划课题“让课标理念落地生根——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编号:KC2019-034)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杨德毅.初中美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探索[D].温州大学,2019.
[2]姚漪.初中美术课程中造型与表现的教学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9(1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