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雅丹
重庆市黔江区舟白小学校
摘要: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得到茁壮成长的基本前提,小学生通过要加强体育锻炼可以获得一个健康的身体、强大的心理素质以及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等。体育游戏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游戏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力;挖掘体育游戏的内涵,让学生感受体育文化的魅力;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合理进行游戏化体育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理念;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
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不仅是为了保证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且要让学生获得社会的适应能力,要提高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体育游戏能够改变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然而,体育教学如何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优势,助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体育游戏化的有效策略有哪些,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精心设计游戏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力
教师创设游戏化的体育教学情境主要是通过创设或者呈现给学生直观形象的场景,让学生获得深刻且丰富的学习体验。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可以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游戏化教学情境,也就是生活化游戏教学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主动性,发挥学生在体育游戏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比如在小学体育的跑跳运动项目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兔子跑跳的游戏视频,然后利用小学生观察兔子跳的生活化经验,创设一个“兔子跳”的生活化游戏教学场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仿兔子跑跳的游戏比赛,用时较短的小组胜出。通过这样生活化的游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游戏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创设体验性的游戏化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开获得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从而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内力。比如在讲授和练习篮球的基本动作时,教师可以将一些篮球比赛中的典型动作截取出来制作成视频,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展示,在学生观看完毕以后,让学生进行“篮球模仿赛”的体验性体育游戏,让学生沉浸在体验性的游戏化教学情境当中,获得对篮球动作的最为直观的体验,提高体育游戏化教学的效果。
二、挖掘体育游戏的内涵,让学生感受体育文化的魅力
小学体育的游戏化教学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游戏,因此其教学质量和效果与游戏直接相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激发学生参与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还要挖掘体育游戏的内涵,让学生感受体育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充满体育文化气息的游戏活动中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
竞技是体育的显著特征,教师可以通过开发一些竞技性的体育游戏,充分利用小学生好胜的心理,磨炼他们的耐力和勇气,让他们获得强大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品质,从而培育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例如,体育教师在开展足球这一项体育运动教学时,可以设计和开展“最强足球先生”的体育竞技游戏活动,在给学生提供详细的动作示范和方法支持之后,开展小组内的体育竞赛,通过比拼和追逐,最后让学生们根据比赛的结果推选出“最强足球先生”。
与此同时,传统的体育理论教学显得十分的枯燥和无聊,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开发一些体育文化的游戏,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文化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深切地感受体育精神和文化。例如,教师可以在“羽毛球”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设计“林丹访谈”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分别充当林丹和记者,通过学生采访与被采访这样一个游戏的过程,将羽毛球的理论知识潜移默化的融合在体育文化游戏当中,让学生既能够学习到羽毛球的理论知识,又能够感受到羽毛球文化的魅力,体会到体育文化的精神内涵,这样的游戏化教学方式是更加有趣、生动的。
三、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合理进行游戏化体育教学
在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来进行,小学生具有好动、好奇等的特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性别、年龄、等不同进行游戏化体育教学的设计。与此同时,同一年龄层次的学生其发展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所进步、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习到体育运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都能够感受体育运动的快乐。一些难度较大的体育游戏是不适宜在小学阶段开展的,比如弯道速跑、篮球竞赛等,教师必须要选择一些符合小学的身体发展特征和年龄特征的体育游戏,就比如“丢手绢”、“螃蟹赛跑”、“小鸡吃米”等游戏活动比较适合于小学低年级的体育游戏化教学,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各项体能的逐步提升,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可以尝试一些难度稍微高一点的体育游戏,比如“跳绳接力赛”、“障碍接力赛”“拔河比赛”“足球比赛”等等。
结语:
当前,新课程改革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深入,小学体育教学不再只是单纯学习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技能,而更加注重体育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引入体育游戏,能够让小学体育课堂分氛围更加生动有趣,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要做到精心设计游戏化教学情境、挖掘体育游戏的文化内涵,并且要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来开展游戏化教学。
参考文献:
[1]蔡巧娟.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9):64-65.
[2]王玉娟.浅谈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J].才智,2019(36):142.
[3]孙凤.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策略分析[J].青少年体育,2019(02):62-63.
[4]李静.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整合实践及价值解读[J].中国高新区,2018(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