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2期   作者:吴璋荣
[导读] 在小学课堂里,美术课的分量虽然没有语文、数学、英语那么重,但是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吴璋荣
        安徽省池州市城西小学  247000
        摘要:在小学课堂里,美术课的分量虽然没有语文、数学、英语那么重,但是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帮助。美术作为一种艺术类课程,更多的是让学生欣赏和表现自己的绘画天赋,能够帮助学生在繁重的课程之余放松身心,减轻自己的压力,还能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但是在小学的美术课程里存在着一些问题,许多教师在课堂上缺乏有效的示范,没有把握到美术课程的核心,导致学生没有领悟到美术课堂的真正意义。本篇文章主要讨论了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动手能力;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近几年小学美术课程也受到了较多的关注。以前的美术课程得不到重视,教师也只是应付而已,偶尔讲讲美术知识,给学生欣赏一些美术作品,剩下的时间都留给学生自己作画,老师并没有给出合适的建议和参考,导致有绘画天赋的学生没有被发掘,绘画差的学生也没有得到指正和修改,美术课程没有实际意义。教师应该制定详细的课程目标,课堂上给出有效性示范,以学生为主导,培养学生的美术方面的动手能力。
        1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虽然现在很多家长改变了对小学美术的传统观点,也渐渐地投入时间精力让孩子学习美术,但是难免会有一些其他家长认为孩子不应该在美术课上浪费时间,应该把时间放在语文数学和英语上,导致很多学生在美术课上都在忙着其他学科的学习。再加上老师讲课没有效率和方法,单一的授课方式不仅让学生感到乏味和无趣,还会对美术产生厌倦心理。如果老师在课堂中能够充分带动学生的动手能力,给大家展示自己的美术功底,会让学生大开眼界,不仅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果一直持续这种美术教学方式,学生欣赏的画作也会越来越多,不仅自己的绘画创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也会在课堂美术鉴赏和交流中提高。
        
        2 如何培养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动手能力
        美术的操作性是极强的,需要学生动手去练习,所以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和其他语言类学科和理论性学科不一样,不是靠灌输知识进行学习,而是通过一种直观的方式去学习,这也是美术教学规定的一种原则,教师进行示范便是直观的一种体现。国家以及教育局都明确规定,要让小学生通过美术课程学习更多的美术知识、提高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美术老师进行示范性教学固然重要,但是也要注意示范教学的标准和形式,如何真正地做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是美术老师面临的一个难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学习。
        2.1 在动手中培养学生的美术技巧
        美术课程的学习不能仅仅依靠自由发挥,还有很多取决于美术技巧的使用,小学美术教材中也提到了这一部分,教师在进行示范性教学的过程中应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绘画技巧。比如在学习水墨画的时候,学生很难通过教师讲解的理论知识真正理解到干画法和湿画法的区别,这就需要教师亲自为学生示范,从水墨的蘸取,到颜色的搭配,再到各种用笔方式的选择,每一步都需要精心、细心地操作,学生能从教师的整个示范中学习到很多技巧。如果有部分教师认为这种技巧性示范较为麻烦,会省去很多步骤,这样的话学生无法真正学习到很多技巧知识,在绘画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很多问题,美术能力无法得到较大提升。
        2.2 废旧材料改造
        废旧材料的改造看似简单,但是它是一系列的过程,需要有很多个步骤才能完成,非常考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动手操作之前,学生要首先对自己的作品有一个基本的构思,比如这件作品需要运用到哪些材料,这些材料需要通过什么方法才能顺利进行改造,在动手操作时,学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构思设计,能够妥善处理突发状况,并且在作品完成后进行整体的优化。废旧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通常是被丢掉,而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废旧材料可以通过动手操作,把这些看似一文不值的东西进行改造,让人赏心悦目。比如,塑料汽水瓶通过改造可以变成漂亮的花篮;塑料袋通过改造可以变成美丽的连衣裙;用完的笔芯通过粘贴可以变成笔筒。在动手改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全程参与到变废为宝的整个过程,再加上老师的正确引导,就能够树立环保意识,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实现,所以,废旧材料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有效利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大有益处。
        3 结束语
        对小学美术课堂来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一种非常有必要的教学方式,由于美术本身具有的特殊性,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师在进行有效示范的过程中,要注意示范的方式,可以采取多种示范性教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出现审美疲劳的现象,让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能更好地掌握美术的内涵,进而提高美术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昊. 浅析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 新课程·中旬.2017(11).
        [2]刘海虹.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分析[J]. 教育界·教师培训.2019(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