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2期   作者:何义勇
[导读] 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教育领域一直在探寻突破传统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分组分层教学法便是其中的有益尝试。
        何义勇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教师发展中心   526600
        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教育领域一直在探寻突破传统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分组分层教学法便是其中的有益尝试。在面对体育田径这类要求学生具备强壮的身体素质及高昂兴趣的学科时,学生们会表现出不同的状态,教师便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推动全体学生进步,因此将分组分层教学应用到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较好地适应了体育的学科特性。基于此,本文将简要分析分层教学的基本内涵、将其运用至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迫切性,并系统阐述应该如何将其巧妙纳入高中体育课堂中。
        关键词:分组分层 ;田径教学;有效路径
        通常而言,在包括高中体育田径的学习中,学生们会在身心发展特点、兴趣爱好及知识基础等方面各自不同,这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为了实现学生的共同成长,教师群体首先要直面学生在学习能力及兴趣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如果教学时“一刀切”则会阻碍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因此分层教学的应用具有其现实紧迫性。将分层教学纳入高中体育田径课堂教学,更好地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兴趣爱好的差异,因此教师应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探究并优化分组分层教学的有效方式。
        一、分组分层教学的基本内涵及应用迫切性简要分析,以知其所以然
    (一)其基本内涵介绍
        分层教学,顾名思义即在规划教学方案及开展课堂教学时,老师根据学生表现出的在知识基础、学习理解与逻辑思维能力、身心发展特征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性,将暂时表现出相同水平程度的学生划分为一个层次,进而再基于该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训练,以提升教学效率并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分组分层教学便引起了教育领域的关注,其逐渐在高中等各级教育中进行了尝试与应用。
        (二)将其运用至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迫切性分析
        我国的高中生群体规模庞大,而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各种能力也有所差异,也促使教师竭力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并将分组分层教学引入课堂实践中。与其他文化课程不同,体育田径具有一定强度的日常训练,既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较高,也要求学生热爱体育田径,因此将分组分层教学应用至高中体育田径课堂,不仅能够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在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有所成长,而且能够促使教师规划科学合理的教学,以强化教学质量与效率。


        二、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实施分组分层教学策略的有效路径探究,达成知行合一
        (一)依据体育田径的基本要素对学生开展科学合理的层次划分
        分组分层教学的第一步便是对全体学生进行分组分层,而只有按照学科特点与根据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能力进行分组分层,才能够使教师在具体课堂实践中实施分组分层教学。对于高中体育田径而言,其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跑、跳、掷等能力,而这些能力不但是后天练习所获得的,而且还需要有一定的天赋,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天赋能力、身体素质及兴趣爱好等要素开展分组分层,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具有较高的跑跳等天赋能力、身体素质较高、且对田径运动表现出浓厚兴趣的学生;第二层次是天赋能力较为欠缺,身体素质合格且并未对田径运动展现出明显兴趣的学生;第三层次的学生是几乎不具备跑跳天赋、身体素质相对较差且对田径运动毫无兴趣的学生。
        (二)根据各层次学生的实际状况来设计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在分组分层教学中,教师需要掌握与了解学科特点及基本要素,从而根据学生表现出的能力差异进行计划,进而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差异性的教学。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内容基本包括跨栏跑、跳远、中长跑、短跑及铅球等几项,这些内容对学生的天赋、身体素质要求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教师便可以基于体育田径内容开展分组分层教学。具体来说,对于第三层次学生而言,教师需要保证其按时参与体育田径训练,且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师安排的训练内容,逐步引导其对田径的兴趣,并可以在考核中达到最低标准;对于第二层次的学生而言,教师需要着力提升其对田径项目训练的兴趣,并在保证其人身安全的基础上加大训练强度,同时通过后天训练来弥补相对欠缺的天赋能力,实现勤能补拙,并逐步提升体育田径素养;对于一层次的学生而言,教师保证其完成基础的田径训练的同时,充分且全面开发其跑跳掷等天赋能力,并根据其展现出来的兴趣爱好为其推荐专业的训练方式等。
        (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差异性的引导方法
        引导教学方式能够对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具有关键作用,不同的方式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与行为表现的影响均不相同。为此,教师要针对上述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引导教学方式,譬如,对于第一层次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鼓励引导此部分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进行田径运动,并根据学生的个人意愿为其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且鼓励其参加大型的学生田径运动比赛等,实现以赛促训;对第二层次学生来说,教师需要引导其逐渐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并使其认识到自身与天赋较高的学生之间存在的差距,以激励其强化日常训练,弥补天赋不足;针对第三层次的学生,教师首先要通过相对轻快的课堂氛围转变其对体育田径运动的消极情绪,使其在训练过程中体会运动乐趣,并促使其逐渐养成定期运动的良好习惯。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将分组分层教学应用至包括高中体育田径在内的课堂实践时,教师群体需要通过合理分组分层、设计差异性的教学内容与课堂问题、采取不同的引导教学方式等途径,切实促进各类学生得到针对性培养,实现各取所需、各有提升,最终推动全体学生能够有所进步及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伟. 分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应用[J]. 信息周刊, 2019, 000(002):1-1.
[2]隆文静. 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分组分层教学法的应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 1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