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引领下的教育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2期   作者:贾瑱真
[导读] 我是一所农村学校的教师,在一线工作了12年,今年临时被任命为初二(3)班的班主任。
        贾瑱真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十一中学  116300
        我是一所农村学校的教师,在一线工作了12年,今年临时被任命为初二(3)班的班主任。半路接手一个班级,十分具有挑战性。我这个“新”班主任,处处“碰壁”,受到了学生们的“排斥”。
        我问:“同学们,咱们班的窗台空荡荡的,有没有同学家里养花的,挖一棵小花苗捐给班级?”班级陷入死一般的寂静,无一人举手;英语老师上完课,一堆作业本、练习册要拿回办公室,同学们“风雨不动安如山”,竟无人主动帮忙;学校组织集体劳动——拔豆子,我们班总是最后干完活,有时还需要别的班级帮忙,大家都在“比赛”,看谁最能偷懒耍滑……我观察了近一个月,各种事例似乎都在证明一件事——学生消极,厌学。这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性格养成。找到症结所在,我便着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说教永远不如榜样教育。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生理上的变化给心理造成巨大的冲击,他们的性格也是处于矛盾之中,既向往成熟,又表现的幼稚;既独立,又依赖;既高傲,又自卑……对他们的教育,不可以完全自主,任其发展,而是要引领、导向——榜样教育。
(一)严禁“对比”,又要恰到好处的“对比”。
        人人都讨厌被比较,但又总会在心里暗暗和别人比较。我常常在午休时与学生有目的的闲聊。比如我与文萱聊天,先闲话唠家常,问她“晚上吃什么,谁给你做饭,爸爸妈妈什么时候下班?”继而话题一引,“你爸爸妈妈挺辛苦的,唉!咱班马宇也是,她爸妈下班更晚,每天放学,她做好晚饭,之后复习白天所学,早上起床很早,预习新课,她坚强有恒心,我很欣赏她。你们都是好孩子。”
        又一日午休,学生拔完豆子回来,俊羡的手破了皮,我上前处理伤口,并夸道“你真坚强,刚才小琴的手也破了一块大皮,我叫他歇着,他偏又参加到拔豆子中,你们这些孩子啊,太坚强了,能吃苦耐劳。”
        经过几次有目的的赞美,我发现班里的学生“坚强”了不少,体育课没有站在树下称病的;劳动时再没有喊累的;顶着太阳升国旗,再没有晕倒的。活动还是那么多,但学生似乎能“吃苦了”。细细反思,我在其他同学前话家常式肯定了马宇做家务、学习的行为,便是将这种行为立为榜样,这其实就是对比,她比其他学生坚强,她的行为被我肯定,其他学生也想比她更坚强,便“效仿”她。我在盖某面前称赞邹某,等于在众人中把盖某、小琴坚持劳动的行为列为榜样,这何尝不是“比”呢?我从不说谁比谁成绩好,谁比谁聪明,这样明确的比较只会激怒众人,而委婉的“比”是将各种榜样立出,学生有了具体的行为作参照,效果不言而喻,立榜样比单纯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二)“睁眼说瞎话”
        班级学风不正,学生们上课不认真听讲,提不起精神;课间疯打闹,大声说话;课后写作业拖拉,敷衍了事。教师耳提面命,家长喋喋不休,学生对学习越来越厌恶,导致成绩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我知道“说教”行不通,我揣摩了一种策略,并付诸实践。


        家长会,我带领几个家长参观班级的午自习,并向家长介绍“这些孩子真不错,上课听课很认真,眼睛一直盯着黑板,作完笔记又迅速抬头看黑板;课间静悄悄的,大家很懂礼貌,公共场合轻声细语,有几个同学还小声辩论数学的解题过程。”
        英语晨读,我与英语老师在班级前交流,我说“你来之前,他们在大声朗读英语课文,这些孩子真不错,不用你布置,自觉练习。”
        一次,我开会回来,教室内有嘈杂声,我走进班级,“大家表现真好,老师不在也静悄悄的。”
        有人说,想让孩子向哪方面发展,就要”睁眼说瞎话“,拼命夸奖这方面。我想,凡事不会空穴来风,我试一试吧,经过我一段时间的“睁眼说瞎话”,大家确实积极性、自觉性提高了不少,学习劲头强了。细细反思,这难道不是榜样教育吗?我将“上课看黑板,作笔记”“课间、自习课应静”“自觉读英语课文”等行为列为榜样,予以赞美,学生便知道以后的晨读、自习课、上课该如何去做了。相反,想让孩子努力学习,数落他的懒惰是下策,学生们可能知道错了,却不知道怎么做才算认真学习,况且被批评后,情绪会低落。而我将这些行为立为榜样,赞美并“睁眼说瞎话”,将他们放在道德的至高处,夸得久了,孩子自己都觉得应该努力,不然,对不起别人的称赞。
二、指派任务式的榜样教育。
        人们都有喜欢被肯定、被赞美的心理,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希望从父母、老师处得到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肯定,但半成熟的他们不知道怎么做才是优秀,他们幼稚得上蹿下跳,蹦跶得很欢,以此吸引我们的注意,此时若加以引导,事半功倍。
        比如,我指派小斌收作业,并教他:作业收好后,把统计数据写在一张纸上,到校多少人,完成多少人,没完成多少人,未交多少人,名字记录上面。一周后,在班级表扬:小斌作业收得清楚明白,老师们对他很满意。这样把小斌立为榜样,他被肯定,积极性就提高了,同时学生们也把他作为效仿对象。指派任务时把“怎么做”交待明白,不然,学生稀里糊涂的,长久以往会打消他的积极性。
        再如,我经常指派学生帮助课任老师拿东西,办事。早晨,我到班级后,吩咐靠近办公桌的同学帮我擦桌子;第二天,桌子有灰尘,我又吩咐了一次;接连三天,第四天,刚进班级,发现桌子锃亮,显然被擦过了,以后再没有吩咐过了,因为每天都被擦拭得很干净。连续的指派同一人,他明白,与其老师让我做,不如我主动做。“主动擦桌子”的行为被立为榜样,其他同学看着这一幕,耳濡目染,也受到启发。
        那一日,物理老师小考,刚发完试卷,一个同学递来一把椅子,“老师,坐着监考吧,您辛苦了!”物理老师深受感动,对学生更加认真负责,而学生也更热爱学物理,其他科也如此,就连劳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健壮的男生劳动完并没有进教室,主动留下帮助没做完的同学。我通过指派任务式方法,让一些同学主动“办事”,树立榜样,一些带动全体,主动便成为常态。
三、总结
        学校生活中,我处处树立榜样:学习态度榜样、积极榜样、执着榜样、劳动榜样、品德榜样……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一事被肯定,事事都积极,学生的积极性由起初的“一豆灯火”到“星星之火”到“燎原之火”,我作为旁观者,无比欣慰。
        每个时期的青少年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教育事业不可一成不变,虽然我工作了十几年,但仍在不断探索,以上便是我在实践中的一些感悟,不成熟却有参考的意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