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山
韶关市张九龄纪念中学 512031
摘要:高中通用技术作为普通高中学生的国家必修课程,随着2017年版新课程标准的全面落地实施,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学生的五项学科核心素养。在这门与现实生活和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法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价值。因此,本文将基于情景教学法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的作用,探究其实践策略,以期为高中通用技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通用技术;情境教学法;高中教学
前言:高中通用技术新课标中提出,这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体现科技与人文相统一的课程,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技术学习特点,立足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参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注重创设与学生已有经验相联系的多样化学习情境。可见,情境教学法是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的必然要求,作为教师,应当思考如何充分发挥情景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以帮助学生在较为有限的课时里提高学习效果。
一、情境教学法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发掘具体案例、运用多媒体资源、模拟实验、体验真实场景等手段创设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现实环境,进而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出,“强化基于技术实践的学习情境设计——通用技术学习情境的设计,应立足技术实践活动,面向现实生活和真实世界,在学生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通用技术学习情境设计策略包括‘基于问题’‘基于任务’‘基于项目’等。情境中的问题应当包括结构不良的问题,需要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等补充并使之结构化,如针对下雨天教室里雨伞摆放不方便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情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
由此可见,情境教学是一种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教学环境、利用教学手段、设置教学情境、增强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在通用技术课堂上,教师应积极运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与科技发展潮流来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联想,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减少对技术领域的陌生感。另外,通过运用情境教学法,巧设疑问,能够以一种更加立体化、形象生动的方式将构建跨领域的知识体系,引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还有利于学生学习应用技术思想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情境教学法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实践途径
(一)密切关注生活实际,设计生成情境
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出发,如何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有效的应用情境教学法,是值得每位通用技术教师思考的。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和主要课程资源,我们要依据教材,积极优化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生成教学情境。
由于通用技术学科综合性极强,教材的内容也涉及面极广,部分知识内容较为抽象,或者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形较为遥远,学生难以有较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新课标中提到“设计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和一定的生产实际,在坚持基础性的同时,既选择具有时代气息、适应社会发展、体现未来科技走向、具有可迁移特征的内容,也选择贴近学生实际、富有挑战意义、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有利于课程实施和学生选修的内容”,因此教师需要对这些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开发,通过互联网、图书、社会平台等,丰富教学内容,积极搭建情境教学的平台,让学生去实践、体验。
通用技术课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教师平时要多关注生活,处处留意身边的各种细节,积累各类身边案例,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认真研究课标,精选教学内容,设计生成有效的教学情景,引发学生对实际生活的思考。
我们可以通过发掘紧密结合身边生活的例子,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如淘宝等网上购物平台上热卖的各类家居、厨房用具的创新设计;通过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的国内外一些交通设施、街道和人居环境的便民设计等短视频,让学生深刻体验和感受“设计无处不在”、“身边的人机关系”等是随处可见的,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生活中的各类设计,并加深对通用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探究技术与自然的关系》这一节内容时,笔者便引用了一则多年前发生在本地的新闻《广东“癌症村”》,通过报道中的触目惊心的图片与文字,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技术的性质》这一节中,笔者通过穿插电视节目《梦想改造家》中地震灾区村屋改造成现代化民宿的案例,让学生体会和理解技术的目的性、实践性、综合性;在“技术的两面性”这部分内容中,笔者引用了现在人脸识别技术出现被滥用趋势的报道,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在“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产品的桥梁”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已有的技术,如何通过设计转化创新产品——“4G+二维码+太阳能电池+单车=?”,激发学生联系课本知识去观察生活产品设计的兴趣。
(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情境创设效果
通用技术课程由于涉及面极广,许多内容如果只停留在课本上,没有让学生亲身体会的话,教学效果是差强人意的。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情境,提升学生的投入感,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内容中,进而为开展探究学习、合作交流、创新设计做好铺垫。例如:在《设计图样的绘制》这章内容中,教师在讲技术图样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内容时,如果单纯介绍CAD软件的功能,学生会感到枯燥无趣。我们可以先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电脑三维设计的图片广告案例,问学生是如何做出来的,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播放一些装修效果图等电脑三维设计过程的视频,了解其在现实生活中如装修设计、建筑设计、家具设计等方面的广泛应用,让学生切身感受体会和认识计算机辅助设计离自己并不遥远。然后下一节的教学内容可以安排在电脑教室来上,让学生通过学习使用草图大师等CAD软件来加深对三视图、正等轴测图的认识,了解绘制三维图形的基本知识。
接下来《模型或原型的制作》一章中,我们可以布置学生绘制产品模型图样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扮演产品设计师,通过团队合作,开展作品设计。教师首先让学生去搜集生活中见到过的各类台灯,分析结构特点、功能特色、人机关系上的优缺点、创新设计之处等,然后提出自己的设计构想。绘制设计图样这部分内容,继续安排课时在电脑室上,通过指导学生使用草图大师等CAD软件,开展产品的草图、三视图的绘制,为接下来的模型制作打下基础。
以上通过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来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感觉到原来教材内容是可以密切结合身边生活的,是可以学以致用的。这样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投入到设计活动中去,从而大大提高了技术知识内容的教学实效。
(三)结合当地技术资源,步入真实学习情境
通用技术教学教材中蕴含了许多丰富的技术知识内容,但由于对学生来说,感觉只是大多只是“纸面上的知识”,缺少真实体验和感性认识,印象难以深刻,难有深入的认识理解。因此,通用技术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好学校、家庭和社会上可供技术课程使用的资源,尤其是社会资源。积极关注当地的科技人文方面的资源,结合课标和教材知识点,争取机会让学生走进真实情境中去体验。例如:在《走进技术世界》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向学校争取资源,带学生去参观当地的科技馆、博物馆,体验各类科技原理模型、VR虚拟现实技术等,了解各类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原理,引导学生了解近现代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树立正确的科技观。在讲授《结构及其设计》这一章时,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走访当地的古桥和现代桥梁,分析和了解结构的稳定性特点和原理。介绍《工艺的类别和选择》这部分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职校、技校或者走进工厂车间,了解有关的加工制作工艺;也可以结合当地的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让学生去参观体验其制作加工过程,自然会激发起学生巨大的学习兴趣,去探索其中蕴含的技术知识和内涵。通过这样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大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增强对技术知识的内化,促进学生技术意识、工程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结语:总而言之,情景教学法对于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极具积极意义,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作为通用技术教师,应当灵活地将情境教学法运用到教学中,优化教学结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从中感受技术大千世界的无限魅力,从而提高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芳芳.情境教学法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教育学文摘,2018.03.
[2]陈洪.情境教学法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大众,2017.08.
[3]周小虎.情境教学法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大众教师版,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