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辉
重庆市合川区三庙镇三岔完全小学
摘要:小学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已经成了一种教育趋势,在现在的小学教学中运用广泛,成了许多教师良好运用教学模式的先决条件,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改变了学生的惯性思维,并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课堂体验。立足于发展大局,提出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让学生成为教学课堂的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教学优势,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策略
引言
现如今,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学校的生源逐渐减少,出现了很多小规模学校和小班化课堂。在小班化背景下,数学教师在备课、上课的环节中下了不少功夫,但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校受教育理念和教学环境的影响,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对教学内容不能做到很好的消化和吸收。因此,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满足小学生的学习诉求,肯定小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中。首先分析小班化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而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
一、分层法的含义
分层教学法简单来说便是教师对学生群体进行划分,因材施教。这其中涉及教师的划分标准,即合理划分一个班的学生的依据和为各层次的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任务以及相应的成果评价标准。从目前教学出现的问题上观察可以知道,划分层次的依据主要会从学生的学习兴趣、个人性格、学习能力等方面做出准确的综合评判分析,然后再考虑各个学生对以往学习知识的掌握水平做出科学合理的层次划分。通过以上的种种原因分析,面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再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配以合适的教学方法,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时面临的问题,给学生提供合理科学的指导建议,从而促使全班学生都可以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剖析
(一)师生比例不均衡,无法顾及所有学生
目前,我国的教育资源依然存在资源分配不均衡、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等问题。各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部分地区的小学多采用一位教师教几十位学生的大班教学授课方式,这就导致师生比例不均衡,从而引发教学上的一系列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活动是否已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往往只能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做出判断,以决定是否继续推进教学进度。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学习方法不当或能力不足而难以紧跟教师的教学步伐,导致学习成绩难以提升,学习积极性不断下降。同时,在大班式教学中,部分学生会认为教师不会注意到自己而表现得不专注,而教师因为时间与精力有限,不可能对每位学生都保持相同的指导和关注度。因此,教育部门应推进师资力量的发展,优化教师的教学能力。而作为教师,在授课时也应多进行巡视交流,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并对小学课程的结构体系做出一定的改善,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多样化。
(二)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是让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进行学习,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为自己制订学习计划。但在小班化的教学中,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差,很多小学生对教师过分依赖,上课时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只是被动听课,不开动脑筋,教师讲什么就听什么,不愿主动学习。当遇到难题时,他们就会求助教师,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的自信。
还有的小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认为学习就是为考试,只要学习成绩好了就行了,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小学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的研究
(一)对教学评价合理分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评价对保持学生持续学习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合理的教学评价能够直接调动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但是以往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不能使学生感受到公平以及公正,也不能满足所有学生对评价的实际需求。因此,教师应注重对教学评价进行合理分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针对性评价,进而保证教学评价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对第三个层次学生开展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应以表扬性评价为主,能够保证学生的自尊心不会受到打击,还有助于增强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对于第二个层次学生而言,教师应注重运用引导性评价以及鼓励性评价,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鼓励学生不断努力。对第一个层次学生而言,教师应开展强化性以及激励性评价,激励学生不断努力,同时委婉地指出学的不足之处,进而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分层布置课后作业
测试与作业都是教学环节中加强教学效果的手段之一,其目的是能够有效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理解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提高其处理问题的能力,提升其自主学习性。小班化分层教学符合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因材施教。在传统课堂教学制度中,同内容、同进度、同目标要求、同评价标准等出现了一刀切的普遍不合理现象,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学生的理解差异。忽视差异带来的后果是学生自身得不到发展,个性被压抑,学习状态大打折扣。想要规避这种情况,处理好该类问题,就需要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差异性,运用分层教学法扬长避短,合理规划,因材施教。学生作业是加深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在课后的作业是为了巩固已学的新知识。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抛弃题海战术,拒绝任务式布置作业的方式。因此,布置作业时可以从生活中一些常见且有趣的问题入手,通过自己出题与客观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能够让享受解答的过程,收获学习的快乐。在实际问题中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题目的本质,并递增了解本章的学习内容,巩固重难点,将知识有效内化。
(三)应大力推行分层教学法
在小班化教学的背景下,教师采用分层教学法能够更好地保证课堂的实际教学效率,保证班级中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能力都能够得到提升。作为一类新型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就是指根据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来有针对性的组织整个教学活动,因此,教师要想更高效地推行分层教学法,那么其必须提前掌握班级上每一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可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每一个层次都有着各自的教学目标,分别设计教方案,满足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应根据分层教学法的具体要来设计教学方案,帮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解决实际的学习问题,充分的保证小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特别在小班化的背景下,还需广大数学教师不断研究,不断完善。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及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做出相应的改变和创新,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分层教学,给小学生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构建数学学习情境,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小学生可以受益一生。
参考文献
[1]宋绪东.小学数学小班化教学探究[J].中华少年,2019(26):18.
[2]沈阳.小学英语小班化分层教学探究[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23):90.
[3]马秉莲.小班化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J].教育观察,2019,8(21):122-123.
[4]高平.小班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07):39.
[5]黄炜.小班背景下小学英语分层教学实施策略[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2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