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假期综合症”的小妙方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2期   作者:吴烁奕
[导读] 日前,一些新闻媒体报道“家长为孩子做作业‘河东狮吼’,甚至大吵一架。”我们班就有一个孩子经常在假期上网打游戏,和同学聊天,以至于作业总是要拖到上学前一天晚上才做
        吴烁奕
        浙江省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北港小学 浙江 桐乡 314500
        案例一:日前,一些新闻媒体报道“家长为孩子做作业‘河东狮吼’,甚至大吵一架。”我们班就有一个孩子经常在假期上网打游戏,和同学聊天,以至于作业总是要拖到上学前一天晚上才做,感觉时间不够用时,就胡乱写了点来交了,父母就会在他身边不停地嘀咕,后来到了高年级索性就完不成了。当我与他的家长联系,询问情况时,父母的气愤与无奈表露无疑,甚至觉得毫无办法,不停向老师求助。其实对于孩子的假期作业,家长不能听之任之,一句“做了没”或“赶紧做”就算管理到位了。
        案例二:假期开始了,电话那头,一位孩子妈妈问:吴老师,上次请您和小安聊一下,让他以后一个人睡觉这件事,您跟他谈过了吗?我一下子懵了,确实前不久,她这样要求,而我因为复习太忙,都给忘了。我连忙说:哎呀,真是太不好意思了,最近太忙给忘了,我会在返校那天,把他叫过来,好好和他谈一下。小安妈妈听了很是高兴,说没事儿没事儿。有您一句话顶我们千万句呢。我只能苦笑。然后,她紧接着又说,吴老师还有一件事情也想请您帮忙。这两天,他们父子俩可把我气的。我老公答应孩子考得还不错的话,就给他买个手机。这事儿都没跟我商量,今天回去居然已经买好了。我这气真是不打一处来。你说这孩子本来学习就不咋样,他爸爸怎么能这么没有原则?这个假期肯定是天天打游戏,聊天了。所以麻烦您,顺便也跟他说一下,学校里是不可以带手机,也不可以在家里玩手机的。我们家孩子就听您的话。我连连答应,说好的,同时我也把另外一种信息传递给小安妈妈。在学校都能听老师的话,回到家又是另外一种状态,还是做不到的。家长成了摆设,这样的教育还是真实有效的吗?
        问题分析:
        小学生的自律能力不及中学生,大多数孩子从小就被家长宠着、惯着,他们的自理能力比较差。假期里,孩子常常独自在家,对自己的时间没有规划。同时,校外有许多吸引他们的因素,常常会让他们产生学习的惰性。像小安妈妈提出的问题,我在学校里都讲过,关于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也有明确的规定。显然,小安回到家之后,早就把我规定的要求抛之脑后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无非就是家长的纵容。所以我也不忘提醒小赵的妈妈,像孩子生活上学习上的各种习惯还需要家长积极配合才能养成。


        解决策略:
        作为班主任,大多数时候不仅仅要教育孩子,还应该把教育的理念传递给家长,时时处处能够将心比心,从家长内心的需求,和孩子的心理渴望出发,调节内部存在的矛盾,越是困难越要迎风而上,让家长懂得在家里怎样管教孩子,才能消除家庭中各种顾虑,达成共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我们要理解孩子的情绪。高年级孩子大多有了自我认识,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对新学期有各种期待,更多的是一种焦虑,烦厌的情绪,而且会表现出来。毕竟他们的学习难度更大,时间更紧了,假期却是放松的。将心比心,成年人都有“假期综合症”,何况是孩子。所以我们家长要理解自家孩子的表现,不要过分焦虑,学会换位思考。基于这样的理解,才能有更多的耐心与孩子交流,进行教育引导,才不至于“剑拔弩张”。
        其次,“全家总动员”调整作息。有些孩子假期十分自觉,有合理作息,不过人数较少。全家配合,家长能起带头作用,是再好不过的事。一定要坚持,甚至一直延续下去。养成好的作息习惯是必不可少的。高年级孩子会在做完作业后看电视,打打游戏,外出游玩等。这时,如果全家人和孩子一起抓紧时间,早睡早起,保证他们有充足的睡眠,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就慢慢缩短,也可以增加阅读预习的时间。若家长深更半夜睡觉,一觉睡到日上三竿,却要求孩子早睡早起,这样的家庭氛围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再次,温故而知新,巩固好习惯。高年级的孩子要自行检查假期作业,做好开学准备,我们可以让孩子预习新的知识,并做好笔记,而我们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呢?认真检查一下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有些家长会说我们已经不懂了,不知道他们做的对不对,没有关系,家长只需要检查孩子做作业的态度,根据老师布置的条款校对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然后给出一个自己的评价,优良或需改进,反馈给孩子。只有这样,他才会认真地查漏补缺。好的习惯是需要不断地鼓励,榜样的刺激去巩固的,如果你自认为很关心地问了声做好了吗?要预习要多看书。光会喊而不以身作则,那效果是不明显的。
        最后,制定合理的计划和定目标。高年级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了,我们要尊重他们的打算和对时间的安排,让他们说说新学期的目标,写在显眼的地方,当然可以改动。根据目标定下计划。我们要表扬、肯定并给予他们一些合理的建议,融入作业、运动、娱乐等内容,还可帮其做些微调,做到劳逸结合。家长的责任心,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而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自律能力也会随之提升,家长就不用“盯”着孩子学习了。
        另外,假期快要过去时,家长也应该给予孩子一定的仪式感,庆祝新学期的到来,庆祝他们长大,比如,送孩子一些文具书籍,带他们看一场电影等,也要有所约定,让他们在鼓励、帮助和理解中得到认同与呵护。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