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燕
广东省茂名市愉园中学 525000
摘 要: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个容易冲动、很难控制情绪的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学生得不到足够的关心和理解,老师和家长没有为他们进行及时的沟通和指导,那么他们很容易就会变成所谓的“问题学生”。“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家庭、社会、成长环境等等都是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很关键的因素,并且,也是他们可能会变成“问题学生”的原因。本文会以初中某些孩子变成“问题学生”的原因进行一个剖析,并且还会给出怎样将他们进行转化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初中问题学生;成因;转化策略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日益增长,社会发展的节奏也越来越快,在这个背景下,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诱惑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对于处在初中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都还没有完全形成,在遇到诱惑时很难能够控制住自己。并且,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是现在家长们大多都忙于工作,疏忽了对孩子的关心和沟通,这些都是孩子们会变成“问题学生”的重要原因。下面笔者就将针对“问题孩子”的成因以及怎样去将他们转化做出具体的探讨和分析。
1 “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
1.1家庭环境因素
对于孩子来说,家长是第一位老师,家庭氛围、环境对于一个孩子的性格形成都是非常重要的,孩子总会有意无意的去对父母的行为进行模仿。特别是对于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现在正是一个比较叛逆的时期,非常需要家长的关爱和及时的沟通。然而,令人失望的是,有很大一部分的家长由于工作、生活压力等原因疏于对孩子的关心,或者对孩子的成绩更为重视,忽略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比如说,部分家长总是有意无意的拿孩子与其它学生做比较,言语中透露出别人比自己家孩子优秀,向他们施加压力,把“你看那谁谁谁多优秀”、“你应该向谁谁谁学习”等话语挂在嘴上,或者对学生过于严苛,剥夺他们的娱乐时间,这些教育方式的不当,会让学生处于一个神经高度紧绷的状态。长此以往,由于心理压力过大孩子就特别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进而滋生出容易暴躁、冷漠的情绪,为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严重的影响,进而使他们成为所谓的“问题学生”。
1.2教育环境因素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教育是他们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念的重要决定因素。然而,不尽人意的是,在实际的教学情况中我们可以发现,有很大一部分的老师有教学态度不端正、教学模式落后、对学生不关心等等不正确的教学手段。举个例子来说,部分老师为了多挣钱,用补课的借口强迫学生上自己的补习班,比如在正常课堂上不认真授课,只有上自己所谓的补习班才能够学到知识,还有部分老师对学生不能够做到一视同仁,对成绩优秀的同学关心备至,然而对于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冷眼相对,从而导致这些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敢向老师寻求帮助。
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和激情,造成他们没有学习积极性,提不起来对学习的兴趣,进而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不愿意去学习,一步步的成为“问题学生”。
1.3.社会环境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每个学生的零用钱也在不断增长。在这个背景下,学生面对的诱惑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处于初中阶段的孩子来说,由于如果价值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在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时,很难控制住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攀比、拜金行为很容易就会滋生出来。然而,青少年作为社会群体中较为年轻的一部分,更加容易被环境影响。
2 将“问题学生”转化的策略
2.1家长多和学生交流沟通
对于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身处环境最多的就是家里了。因此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得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家长对于孩子要有足够的尊重和爱护,当孩子向他们倾诉关于生活或者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的时候,家长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家长也要多去向教师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当孩子成绩下滑的时候,家长不能在不了解的情况下盲目的对孩子提出批评,这样很容易就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以后再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不愿意向家长寻求帮助,这样学生很容易就会走上弯路。因此,家长一定要和学生多去沟通,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耐心的倾听,尽所能的帮助,避免孩子成为“问题学生”。
2.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由于现在社会上的诱惑越来越多,教师们要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帮助他们在面对诱惑时坚持住自己。举个例子来说,老师们可以搜集一些关于“问题学生”的实例,将他们汇总起来,做成视频或者图画向同学们放映,让他们明白不恰当的行为和思想会为他们造成多么严重的影响,进而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3 结语
每个孩子最初都是一张白纸,只要得到了正确的教育,积极的影响,都会成为一个善良可爱的人。对于正处那些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若是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极易产生焦躁、孤僻的情绪,进而成为所谓的“问题学生”。本文就针对转化问题孩子这一内容给出了建议,希望能给予帮助。
参考文献:
[1]柳欣睿.浅析初中问题学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 (27):89-90 .
[2]杨文凤,马维振.中学“问题学生”的成因及教育策略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9(16):56-57 .
[3]倪高武.让“问题学生”不再成为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16 (03) :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