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连
广西新闻出版技工学校 530003
【摘要】: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了解到在技工学校开展班级管理活动时,充分发挥信息化环境的作用,能一定程度上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并且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中未来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各二线城市的技工学校应加快软硬件建设,组织多样培训,建立优化资源库;各二线城市技工院校的班主任应改变观念,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借助信息化的力量,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减轻自身的工作压力。
【关键词】:班级管理;信息化建设;技工学校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信息化开始进入各行各业。早在90年代初期,信息化的雏形——“电教化”就已经由城市走向县区,为教育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直至今日,教育信息化的普及程度日益加深,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对于提高授课质量和教育管理效率有这十分重要的意义。技工院校生源资料参差不齐,管理难度大,加之二线城市技工学校教育资源匮乏等条件限制,严重影响了二线城市技工学校班级管理效率。为了迎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班主任日常教育的效率发挥到最大化,需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加强信息化的应用,将枯燥乏味的说教,改为更加丰富的形式,并展现给学生,保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同时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
一、信息化环境对技工院校班级管理的积极意义
(一)信息化环境下班级管理更系统更科学更高效
对于二线城市技工学院校而言,生源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因此班级管理的难度相对较大。部分学生整体素质不高,缺乏自信,缺乏对自身的了解,有的学生甚至存在心理障碍或者长期沉迷于手机和网络游戏,因此可知二线城市技工学校班主任的学生教育工作更复杂且繁重。除了处理学生的教育问题,班主任还需要开展学籍管理、资助管理、奖助学金申报、家校沟通、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等一系列工作,如果单纯依靠传统的管理模式,班主任很难及时完成各项工作,长时间的加班,将使得班主任们无法兼顾家庭和工作,进而降低班主任的职业效能感。而通过信息化环境的利用,将繁琐的工作,进行系统化的归类,利用互联网形成科学的工作流程,许多繁琐的数据不需要重复收集,必要时还可以快速整合提取数据。关于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亦可通过学习通、班级优化大师和金山文档等APP更直观的进行考核分析,更有针对性的对每位学生开展辅导,同时提高家校沟通的效率,让班级管理更系统更科学更高效。
(二)信息化环境下班级管理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将更丰富
传统模式下,很多班主任们都处于闭门造车的状态,与外界进行教学交流的形式仅限于通过杂志报刊、校际教学访问等,获取教育资源和了解教育发展趋势的渠道也十分有限,加之自身水平有限,很难做优秀的教案和教学课件材料,这些因素都限制了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得益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而今获取教育资源的方式更加便捷,网络上共享的教育资源也更丰富更全面,充分利用信息化,将互联网上的各种资源灵活转化为教育学生的素材,丰富案例和视频将吸引学生通过信息化环境自主选择学习资源,且辅助学生在遇到成长烦恼时自主探索,从而提升自身的反思和领悟能力,进而提高班主任处理学生问题的效率。如班主任都可以及时快速的通过班级管理QQ群或微信群,将具有教育意义的微博热搜条目、抖音热门事件、校园实时监控中的典型案例等内容分享给学生,让社会实事、国家大事甚至是生活小事,以视频和图片的形式,生动且及时的展现给学生,让学生的知识面和认知领域都得到充分的扩展。总之,信息化环境下,班级管理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将实现最大化。
(三)信息化环境下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将更客观全面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中,评价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一张试卷即可解决一切问题。但是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要更全、更客观、更注重发觉学生的个性和优点,更注重过程性评价。以往中班级管理工作中,多数中职学校的班主任都是按照普通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来进行统一的管理,这样的管理方式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到,很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性差异。[1]通过信息化技术将生本教育理念融入到班级管理中,运用互联网平台邀请同学、家长、任课教师一起,持续地对学生个体发展状况进行记录与分析,为学生的发展指明正确方向,并在其获得进步后,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如通过班级优化大师等班级管理APP,让学生、家长、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一起创建和丰富学生的成长档案,记录学生入学以来的成绩、先进事迹、获奖经历、校园活动经历和成长的问题,让学生3年的成长记录有源可溯,让班主任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有据可寻。
二、技工学校班级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技工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滞后
自2015年之后,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进入融合阶段,且本阶段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从实现教育信息化设备的建设向提升信息化教育质量转变。然而,从当前的中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建设情况看,软硬件设备在数量上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2]相对于一线城市而言,二线城市技工学校的信息化环境建设情况更不容客观,很多学校都建设了自己的校园网络,搭建了多媒体教室,但是多媒体教室的数量,种类以及设备的先进程度,都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且绝大部分普通教室只有一台可供教师使用的电脑,学生参与信息化教学的程度远远达不到他们的学习需求,更难以满足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需求。
(二)班级管理信息资源库资源匮乏
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对于班级管理工作而言,开展主题班会、辅导职业生涯规划等工作亦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从中职院校的信息化资源建设情况来看,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实施学科教学的时候,大部分教师还在单纯的利用教辅资料设计教学活动。[2]班级管理所需的教学资源和学科教学资源一样,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远远无法满足教育教学需求。由于缺乏技工学校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且二线城市技工学校班主任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有限,目前二线城市技工学校班主任可以直接利用的贴合自身教育实际的主题班会教育资源库和职业规划教育资源库仍十分匮乏。
(三)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信息化理念薄弱
信息化班级管理和传统班级管理存在明显的差别,在传统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停留在纸质化办公模式中,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也仅限于面对面的交流,与此同时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式也十分有限,学生在主题班会课、班级活动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过程中处于被动参与的状态,很少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是在有效利用信息化开展班级管理活动后,学生将转变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师生之间的互动形式将更加丰富,频率更高,实效性更强。只是由于信息化班级管理概念提出的时间不长,很多班主任信息素养浅薄,对信息化管理知之甚少,部分班主任在开展信息化班级管理探索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便否定了信息化班级管理的意义,放弃进一步的探索。
三、利用信息化环境提高技工院校班级管理效率的策略
技工院校班级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二线城市技工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二线城市技工学校要有效的推进班级管理信息化,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应从学校和普通班主任两个层面入手,逐步解决问题。
(一)学校层面可采取的策略
1.统筹各方力量建设信息化教学环境
对于大部分二线城市的技工学校而言,资金不足是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过程最大的限制条件。针对这一问题,各学校应发挥自身优势,统筹企业资源,加强校企合作,利用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完成信息化建设。与此同时,要注重统筹规划,充分分析本校的信息化教学需求,了解信息化教学趋势,立足于本校已有硬件设备和未来发展需要,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2.加强信息化教学理念培训
教学理念是教师践行一切教学行动的指南。[2]想要除旧迎新,将信息化推进班级管理工作中,需要班主任先转变教学理念。组织一系列系统的培训指导,是转变班主任教育理念最有效的方法。在培训中,首先,应强化理论,通过教研讨论的形式,让班主任们从理论层面认识班级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其次,邀请专家进校园,介绍班级管理信息化趋势,分享优秀管理案例;最后,“以赛促教”,鼓励班主任进行实践,并加强校际交流,为班主任答疑解惑和持续探索搭建平台。
3.统一规划,建立信息资源库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信息资源的收集者、创建者和使用者,为此学校应充分发挥一线班主任收集和建设班级管理信息资源的能力。统一规划,合理分工,依托信息技术平台开展资源收集整合工作。可以分组开展工作,将不同年龄层次的班主任整合到各个小组,以便班主任在结合自身的教育管理经验去设计教学资源的同时,向他人学习,增强自身的学识,让新旧教育理念得到交流和融合。
(二)普通班主任可采取的策略
对于普通的一线班主任而言,应充分了解信息化班级管理的重要意义,转变观念,勇于探索,积极创新。具体而言,本文建议班主任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利用信息化改善主题班会教学效果。
开展主题班会是班主任非常正式的教育方法,也是极为有效的集体教育方法,然而大多数情况下,班主任会把主题班会变成大型的“说教”现场,学生不爱听,听不进,以至于教学效果不佳。对此,班主任应在主题班会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本教育理念,将课堂交给学生,可以尝试让学生通过学习通和班级优化大师等app自主展示自己收集案例并通过弹幕等新颖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交流,提高学生在班会课上的参与程度,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展示,进而提高主题班会教学效果。
2.利用信息化辅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班主任可以通过班级优化大师中的打卡功能,模拟企业管理模式,以系统积分作为工资,每月初每位同学有同等的“底薪”,每日更新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任务”,要求完成任务的学生及时打卡,每月依据学生的打卡情况对学生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通过光荣榜功能模块对每日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表扬,并对有待改进的“员工”提出改进要求。月末以打卡和光荣榜的记录作为工资考核依据。在模拟职场管理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需求。
3.利用信息化开展班级拓展活动的技巧。
班主任可以尝试通过学习通app中的抢答、摇一摇选人、投票、分组任务等功能,结合《奔跑吧兄弟》、《王牌对王牌》等学生热爱的综艺节目中的团建游戏,紧跟时代潮流,设计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活动,最后通过app的发帖讨论功能,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活动感想,实现在游戏中成长的教育目标。
4.利用信息化提高管理学生信息的策略。
学籍管理、资助管理、奖助学金申报等数据整理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十分繁琐的环节,提高相关数据的收集和管理效率,将有助于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为此,班主任可以通过金山文档或腾讯文档的共同编辑功能,让每一位学生自主完成相关信息的填写,班干协助完成修改,班主任最终进行审核。只要班主任积极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很多表格材料都可以通过预设公式和函数来设计成固定模板,只要相关政策不变,模板共享后,便可实现多人共享,录入数据后即可出统计结果,且可以多学年重复使用。
四、结语
总之,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了解到在技工学校开展班级管理活动时,充分发挥信息化环境的作用,能一定程度上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并且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未来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各二线城市的技工学校应加快软硬件建设,组织多样培训,统筹力量建立并优化教学资源库;各二线城市技工院校的班主任应改变观念,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借助信息化的力量,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减轻自身的工作压力。
【参考文献】
【1】程敷池,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96-0603(2020)38-0164-02
【2】季丹丹,中职信息化教学面临的困难及解决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96-0603(2020)38-0038-02
【3】程起翃,中等职业学校有效开展德育和职业指导的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96-0603(2020)38-0112-02
【4】姜陈波,关于利用信息化环境提高中职数学教学实效性的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96-0603(2020)38-0136-02
【5】胡宏勋,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校本培训体系的构建【J】职教通讯,2018(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