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鸿雁
广西省 百色市平果市第七小学 531400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们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语文教育的学习是德育教育知识输入的基础,并且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也是能够培养学生们进行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拥有好的素养。,并且能够熟练地掌握汉语的相关知识。而对于学生们而言,德育教育和语文教育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德育教育主要是对学生们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培养。同样德育教育也是和德智体美之间有紧密联系的。本文就试探小学语文教与学与德育的融合路径而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育和德育相融合
【正文】语文教育与德育教育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因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学生们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然而想要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就必须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的学习训练当中,教师们需要着重注意学生们感情以及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最终去提高学生们社会主义的认知觉悟,让学生们对是非有辩识的能力。
一 小学语文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培养学生们进行全面的发展是为首要任务。所以德育的教育是学校需要落实的一项实事。而观察小学所有的学科当中,语文学科是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们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因为语文的学科是培养学生们去理解并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所以将德育与语文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和促进是有必要的。
二 小学语文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当中,学生们需要大量的输入知识,而知识也并不仅仅是课本上的内容,知识是我们实际生活当中的一切。所以教师们需要给学生们正确的引领和引导,让学生们学会把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从中去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德育教育的补充。
2.1课堂与德育教育
首先培养德育教育的始发地就是学校的课堂。在课堂上,教师们也需要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引领学生们去进行德育知识的补充。
比如,在教师带领学生们学习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慈母情深》时,可以在学习本篇课文的同时去让学生们潜心阅读文章,让学生们深刻的去了解“母爱”。教师们首先让学生们先阅读文章,之后教师们可以来提出一些问题,例如:在梁晓声所生活的60年代,一元五角钱到底多不多?或者,询问学生们从这篇文章当中读懂了的什么?之后教师们可以让学生们在文章当中画出那些体现“母亲挣钱不容易”的句子。
在学习文章的同时,教师们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放出一些有关“孝顺”的图片,以及有教育意义的视频。在课堂的最后,教师们可以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们去再一次阅读文章并感悟文中母亲这一角色。然后让学生们与实际生活相连,去思考自己的母亲和自己之间的一些故事并可以分享给大家。让学生们学会“孝道”,并让学生们知道“知恩图报”。
2.2朗读与德育教育
朗读是语文学习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教师们可以通过朗读文章来感悟情感,并且教师们可以在带领学生们学习的同时去进行德育教育的输入。
比如,在学习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们可以带领学生们对文章进行通读并分小组进行,让学生们可以深刻地领会到狼牙山五壮士的壮烈的英雄事迹。并且教师们可以选择一些朗读本篇课文的材料,在课堂上用录音机磁带或多媒体来进行播放。在学生们通读过之后,再来对文章的整体进行讲解,并且教师们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们将感情渗透进文章,例如:五壮士已经完成任务,又为何要把敌人引向与部队相差的路使他们自己陷入困境?或者教师们可以向学生们提问五壮士们为什么脸上露出了喜悦?等等,在教师们把文章进行了讲解过后,此时教师们在分小组让学生们进行有感情的分段朗读。让学生们在朗读的过程当中,去理解并渗透教师们刚才所讲到的文章的知识内容。以此来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们深入的理解“爱国”。
2.3扩展知识与德育教育
对于小学生们而言,语文的教学并不仅仅只是课本上的知识,更需要的是大量的输入课外的有效知识。因为只有大量的输入了课外的知识,学生们才能够对语文的课文,以及之后的理解能力有更高层次的提升。
比如,教师们可以选择一些较为有教育意义的课外读物,让小学生们进行阅读以及知识的输入。并且必要的话,可以给学生们留成作业,让学生们每周写一篇读后感。例如,教师们可以推荐学生们去读《爱的教育》,《心灵的力量》、《伊索寓言》等等。并且在课下的时候,教师们也可以抽出一部分时间与学生们来讨论课外读物中的内容,并有效的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这些有教育意义的课外读物,而从中积累德育教育的基础知识。
【结束语】综上所述,德育教育与小学语文的教学是紧密相关的,然而,两者的合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教师们可以根据课堂传授的知识内容而随时改变德育教育的传授方式方法以及术语等等,把握好语文知识以及德育教育两者,并有效地运用教学手段让学生们得进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倪秀娟.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方法与实践途径分析[J].小学生(中旬刊),2021(05):82.
[2]胡明明.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分析[J].新智慧,2021(07):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