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丽娟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民小学 广东省 湛江市 524000
摘要: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掌握大量的词汇,进而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有效的基础。语文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词汇时需要根据低段小学生的特点构建出有效的教学方案,因为低段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很难集中且在认知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化,如果设计的教学方法与低段小学生的特点不相符,即使设计的教学方法再优质也很难发挥出有效的作用。因此,根据低段小学生的特点应采取趣味性教学的方式,通过趣味性化的教学过程激发出小学生的识字兴趣并积极认知,在保障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实现不断丰富学生词汇量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趣味渗透;教学策略
趣味性识字教学模式主要是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及喜爱的内容作为教学方法,并在教学方法中融入所要传授的知识内容,在学生受到趣味性教学的吸引并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在思维全部集中于教学内容时实现学生快速理解与掌握词汇的目的[1]。这种教学方式适合应用于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因为小学低段的学生所实施的行为全部由自己的喜好开展,如果教学过程未能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思维不能集中于课堂中,并且还会实施与学习不相关的行为,在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不利于小学生的快速成长。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识字教学时应重视趣味性教学并充分发挥出此教学策略的作用。
一、现阶段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识字兴趣
分析小学低段学生的行为可知,所有产生的行为都是由小学生的兴趣所支配,比如喜爱动漫可将思维全部集中于动漫中等,在思想中未对学习产生正确的认知且未了解学习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2]。因此,在学习中会表现出对感兴趣的内容会集中精力并积极思考,而对于缺失兴趣的内容表现出思想游离的状态。因此,在识字学习中会因识字过程枯燥无趣而缺乏识字兴趣,需要教师在开展识字教学时根据小学低段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手段,利用教学手段激发出学生的识字兴趣保证教学效果。而要实现设计的教学手段能够与小学低段学生相适应,需要教师掌握低段小学生的特点及成长规律,这一过程对于教师自身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不只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还要了解每位学生的个性及学习特点,而这一过程是较难的。
(二)教师教学理念受传统教育影响较重
传统教育中是以灌输式为主要教育模式,此教育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小学生的识字学习需求,需要教师改变教学理念挖掘出传统教育模式中的优势并与创新的教学方法相融合,既能够充分发挥出创新教学方法的作用,又能够将传统教育模式中的优势发挥出来,进而达到有效提升识字教学效果的目的[3]。而实际中的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影响较重,并且灌输式教育可以快速地完成教学任务,对于教师教学具有便捷性。因此,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对灌输式教育较为喜爱,只是形式化地采用创新教学方法,学生的识字兴趣未被有效激发的同时也降低了识字教学效果。
二、在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中实施趣味渗透教学方法的具体策略
(一)合理化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我国教育教学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识字教学时可以利用此技术激发出小学生的识字兴趣,但是需要教师注意的是要达到合理化应用的要求,因为部分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时发现了多媒体所具有的作用并多次应用,导致学生视觉疲劳及缺失了新鲜感而造成学习兴趣不断降低,进而影响了识字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在应用多媒体时,只需要在激趣时、降低学习难度应用保证合理化。
例如,教师在传授小学低段学生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秋天》课文中的生字“转”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出学生的识字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卡通人物“转圈圈”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卡通人物“转圈圈”的行为即为“转”的含义。由于小学低段学生喜爱观看动漫会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动漫视频中,在认真观看的过程中认知了“转”。
(二)利用游戏的方式促进学生快速识字
语文教师在引领学生识字时可以广泛利用游戏的方式,因为游戏是小学生在生活中最为喜爱的内容且具有较强的积极意识。教师在应用游戏教学方法时要注意的是:尽可能地对游戏的模式进行创新保证多样化教学的过程,原因是单一化的游戏方法会逐渐降低学生的参与兴趣而未发挥出游戏教学的作用。教师在设计游戏方法时可以利用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喜爱玩耍的游戏融入识字教学过程,利用学生熟悉的游戏可激发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了本节课需要学习的生字。
例如,教师在传授小学低段学生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挖、井”字时,教师可以根据一部动漫《三个和尚》设计成游戏,教师可先将这部动漫的高潮部分展示给学生,除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外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然后教师将学生分组,让每组内学生逐一上台前按照笔画顺序将“挖、井”两个字书写出来,每位学生只可书写一笔,哪个小组写得正确并快速成为最终的胜利小组。在“三个和尚”动漫的铺垫下可以了解“挖”和“井”的含义,再通过游戏比赛的方式可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挖”和“井”的书写方法。
(三)引入生活提升学生识字效率
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识字知识同样如此且是每个人在生活中普遍运用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师在传授小学低段学生生字知识时可积极引入生活实际,并且要引入小学生生活中经历过的事物,可以利用小学生对生活的熟悉感而正确认知生字并提升了识字效率。
例如,教师在传授小学低段学生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我多想去看看》的生字“广”时,教师如果只是采用语言描述的方式促进学生理解“广”的含义,学生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而降低了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引入学生在生活中经历过的与“广”相关的事物,比如教师可引入小学生在放假期间与父母去“广场”放风筝等,让学生回忆那个广场很“宽”、很“大”,并与“广”字的含义相匹配,进而利用生活实物去帮助学生认知“广”字,可实现学生快速理解与掌握“广”字的目的。
(四)利用实践活动将识字知识转化成学生的语言能力
每个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在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目的是促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并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能力,进而实现识字教学的目标。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时可以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为学生设计出开放性的写作题目,利用开放性的写作题目促进学生拥有写作素材,并在写作中将本节课所学习的生字应用于写作中,进而实现学生将所学识字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能力。
例如,教师可根据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端午粽》课文生字知识点,为学生布置开放性的写作题目,比如“快乐的端午节”,每位学生都经历过端午节且经历的过程都具有差异化,通过开放性的题目可满足学生需要写作素材的需求,并且可以将当日“自己的快乐”应用所学的字与词表达出来,在应用的过程中将所学习的字与词转化成了自己的语言能力。
结束语: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是以识字教学为主且需要教师根据低段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手段,进而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出低段学生识字兴趣,并且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快速理解与掌握字与词,在大量丰富学生词汇量的同时为后续各类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雷美娇.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的趣味教学策略[J].科幻画报.2020,(03):84.
[2]刘蓓蓓.浅谈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的趣味渗透[J].新课程.2020,(05):78-79.
[3]羊翠平.趣味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9,(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