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月第7期   作者:冯美琼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项相对重要的教学任务。如果要在当前学生的教学工作中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质量,就必须遵循实施汉语小学教师的要求
        冯美琼
        丰顺县汤坑镇第二中心东兴小学   广东省 梅州市   5143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项相对重要的教学任务。如果要在当前学生的教学工作中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质量,就必须遵循实施汉语小学教师的要求,在实施教学工作中调整方法可以确保实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育,可以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更有效的保障。有鉴于此,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希望以此为基础,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阅读教学的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前言: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具有针对性的,计划性的和有条理的课外阅读,能够促进能力较低的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通过课外阅读,它不仅为小学生的语文基础积累了相应的素材及辞藻,而且拓宽了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了小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指导意义
        1.有利于强化学生正确的课外阅读动机
        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会受到认知、人格、动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动机一般情况下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要素,在发起和维持学生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般情况下课外阅读不会直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并且占用了学生的空闲时间,因此常常被忽视。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外阅读,使学生能够完整的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作用,考虑课外阅读对自我提升的需求,并使他们能够有足够的学习动力。
        2.有利于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内容
        老师在课外阅读的相关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选择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阅读材料。根据一定的标准,教师将引导学生切实依据自身的阅读能力来选择具有经典,现代,实用,教育和其他特点的相关课外阅读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大量适合他们的书,并且对他们的知识,能力和道德有发展意义,而且可以掌握选择课外文本的标准与规范,从而提高自己的水平。它具有收集,区分和组织信息的能力,可确保在课外阅读的效率。
        3.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逐渐认识到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作用。首先,教师会授予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的原则,使学生依据原则,恰当地制定详细的、适合自身情况的课外阅读计划,从而有计划地、有目的地、科学地进行课外阅读。其次,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同时记读书笔记,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读书笔记,都会对学生读写能力的结合、分析与鉴赏能力的提升产生积极的作用。此外,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质疑、解疑,从而促进学生读思结合,使学生愿思考、会思考、勤思考。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1.指导学生认识课外阅读的意义并树立正确的阅读观
        学生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学生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够具体,也不容易理解,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而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取新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大量地进行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在头脑中己有的课内知识的基础之上,结合课外阅读所获取的知识,从而建构起“立体”的知识体系,最终生成个人对知识的认识。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意识到大量的课外阅读对充实他们知识储备的重要作用。

例如,介绍给学生名人名言,中国自古就有很多谈读书的好处的名言、俗语,例如苏轼所说的“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朱熹所说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及俗语“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都在强调扩大阅读量对人知识的积累的重要意义。还可以开展知识竞赛,把通过大量阅读课外知识而取得竞赛胜利的学生作为榜样,起到示范作用。另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时常扩充课外知识,让学生们感受到课外的世界是那样的广阔,课外的知识是那样的重要和有趣。
        2.指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合理地选择与利用
        小学生相对来说年纪较小,缺乏生活经验。每天都难以处理人际交往问题和个人情绪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将会阻碍甚至扭曲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此外,小学生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适当的指导对他们解决冲突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近年来,儿童的交流,情感等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相应的课外读本,例如“决乐成长丛书”,“小乌龟·富兰克林系列故事”,“十万个为什么”。教师应引导学生,特别是有问题但不愿与老师和父母沟通的学生阅读此类阅读内容,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问题选择相应的阅读内容,以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中面临的问题。
        3.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绝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计划上的数量指标,而是应使学生真正地从课外阅读中无论是在知识方面还是在能力、精神方面有所收获。因此,在阅读计划中,要有反馈的部分,让学生、家长、教师对阅读活动的效果有所评价,这样既有利于保障课外阅读的效果,以免阅读计划成为一纸空文,也有利于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阅读计划。要在学校外阅读时使用课外阅读,您必须首先在综合阅读的基础上进行阅读,以阅读为目的对全文进行复习,并对文章进行初步的理解; 其次,对文章的上下文进行排序,了解文章的中心和层次,并分析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再一次,对文章进行深入的了解,理解词意,句式,句子和章节,并注意文章的艺术性质。
        (1)例文示疑
        在最初阶段,教师可以利用课内的文章进行示范。由教师提出思考的问题,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目的,有层次,难度适中,有助于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要有及时、适当的评价和指导,一方面引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为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作为示范。
        (2)鼓励质疑
        在第二阶段,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教给学生基本的思维原则和主要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引发学生对思考的兴趣。教师可以展开思维训练,指导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质疑,做到对作者的观点吸取而不盲从。
        (3)指导解疑
        在第三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学生经过了“无疑”到“有疑”的过程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解疑”。思考的意义不仅在于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态度,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

三、结语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作为本研究的重点,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师探究一套系统的课外阅读指导的方案。课外阅读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延展,同时也是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恰当的指导,使小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并恰当地运用合适的阅读方法,是小学生实现独立阅读的保障。另外,本文的研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课外阅读不再盲目,能够在听、说、读、写中感悟文章语言的精妙之处,加深学生对语言和文字的热爱,使学生的鉴赏能力、语感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褚志刚.探讨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J].求知导刊,2021(22):64-65.
[2]何晓龄.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措施[J].考试周刊,2021(34):24-25.
[3]柳畅.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优化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04):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