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为本 德育为首——小学语文教学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月第7期   作者:罗佳
[导读] 小学阶段相对比较重要,因为学生处于初期,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各方面的观念与意识,而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它能够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在小学阶段利用语文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念。
        罗佳
        江口联合学校太石校区    湖南    衡南   421100
        摘要:小学阶段相对比较重要,因为学生处于初期,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各方面的观念与意识,而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它能够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在小学阶段利用语文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念。教师可以利用相应历史文化作为背景,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念,并健全他们的人格。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教学是方法
        引言: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科目,其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和引导性,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利用文字抒发内心的情感,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情感表达。当前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开展相对比较重要,因为普遍农村小学的父母都会选择进城工作,而爷爷和奶奶与孩子的年龄差距相对较大,形成了较大的代沟,这给孩子们的成长带来一定的影响。而小学语文自身带有一定的陶冶情操,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所以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一定的优势。
一、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辅助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在当前素质的教育理念下,德育教育在当前学校教育中具有一定的基础与 地位,是当前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德育教育应该贯穿当前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而且还要关乎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多个方面。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教导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人文主义思想,教师可以借用一些历史故事和人物故事对学生引导,特别是在教导的过程中对于一些正面且积极向上的行为要进行详细说明,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传统美德和正确思想,从而有利于德育教育工作的全面展开,以此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因此,语文教学是当前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该重视其切入点,并结合良好的教学内容进行引导。
(二)促进语文学习
        素质教育过程中德育教育和语文教学有着一定的关联性,语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基础素养,有利于不断提升语文学习的感知能力,同时还能加强学生们的认知观,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以此加强学生对语文的好感,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人文理念。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道德审美能力,这些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能力,而且这些能力与当前的德育教育也存有一定的联系。因此,语文的知识的学习与当前的德育教育有一定的关联。
二、当前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重视知识内容教导,忽略德育的发展
        智力发展是当前教育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但是德育教育也是教学中的一部分,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后应该接受良好的道德思想教导,同时还要加强我国基础的教育,这样才能够确保他们时刻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能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在当前素质的教育理念下,更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各方面教导,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理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仍有大部分教师仍是以学生的成绩为主,十分重视学生的成绩,将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在具体的教学中更是没有重视其他方面,使得教学中没有将德育教学完全渗透。即便是有渗透也是教材内容的一部分,当前教学的过程大多数没有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从而使得语文德育教学存在较多的问题。
(二)德育渗透形式比较死板,效率不理想
        在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具有一定的渗透德育意识,而且也在不断地展开实践教学,但是其使用的方法相对比较不理想,导致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效果性不理想。

而且部分教师不愿意在教学的过程中浪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从而使得德育内容与教学内容无法衔接,没能形成良好的桥梁,这样的情况下使得教学中存在较多的问题。而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直接利用教材内容讲道理,而没有结合当前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教导,没有顾虑到学生们的内心感受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能接受,这样的教育模式过于呆板,没有发挥自身的德育教学作用,学生在长期呆板的教育形势下,形成了一定的逆反心理,从而使得德育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最终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方法
(一)重视文章中心的德育内容渗透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主要是对学生的阅读理解与阅读技巧教导,教师需要让学生们弄懂文章的中心思想,并将强化相应的内容教导,而且教师应该将德育目标以及正确的道德理念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维。例如,在《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这篇课程中,教师应该引领学生们阅读全篇文章,通过阅读对文章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还要加强对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的讲述,当时整个村子没有水池,毛主席为了确保让村民吃上甘甜的井水,亲自带领村民挖井,解决了他们吃水的问题,而且毛泽东这一行为也充分说明了他时刻惦记着人民,为人们着想,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毛主席的品质,还要学会村民们知恩图报的品质。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需要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们的教导,从而让学生学会要有一颗报恩的心,为自己的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重视课文作者背景的教导
        语文课文的作者背景以及故事往往可以汲取到较多的正能量,这样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教师可以尝试利用相应的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教导,以此加强对学生们的引导,从而加深学生对作者的认识与启发,以此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且良好的形象。例如,在《过零丁洋》这一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文天祥的背景讲述给学生们,他身上那种极强的爱国主义精神,即便是在恶劣的条件下,他仍然热爱自己的祖国,敢于与黑暗势力做斗争。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对学生们的引导,从而帮助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加强他们顽强刻苦,敢于拼搏的精神。
(三)重视语文口语交流中的德育渗透
        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口语交际教学比较重要,同时它也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通过一些主题活动加强对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培养,同时还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表达方式,以此教会他们正确的道德礼仪,这样能够确保学生有效的交流,在具体交流的过程中应该学会基本的换位思考和礼貌用语。例如,在《请你帮个忙》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们明确,在你要求他人怎么做时,应该重视他人的感受,而且在要求别人为自己做事的过程中应该使用礼貌用语,并且合理地表达自身的要求和想法,这样的情况下能够确保他人愿意帮助自己,也会给他人形成一定的好感,他人也愿意帮忙去做某件事情。教师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还应该重视一些利益的教导和问题的解决。如,如果你去他人家里做客,你想要看他家的书籍,你应该怎么去做呢?应该首先与他家人进行沟通,并询问是否可以触碰他人的书籍,得到他人的许可,才能使用,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礼仪,从而加强他们的道德规范,同样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素质的教育理念下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导工作,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当前小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渗透德育的教学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以此加强对他们的引导,使得学生们语文素养有所提升。教师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还要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培养他们的道德与思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与观念,从而促进他们不断健康成长,为他们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文学.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 才智,2014(12):65.
[2]曹忠远.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 大众科技,2014,16(03):200-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