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霞
雷州市龙门镇中心小学 广东省 湛江市 524272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具有很大的作用。基于此,教师利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培养,教学方法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学习的老师。”也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催化剂。有了学习兴趣,学生便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各种手段,抓住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呢?在多年的课堂教学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巧设导语,引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优美的,精彩纷呈的导语往往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像钥匙一样开启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角色欲望”,建立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因此,一篇新课文的教学,导入语的设计对上好新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成功与失败。设计巧妙的导语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给学生制造悬念,或或讲讲故事。
如:《开满鲜花的小路》是一则美丽的童话故事。”鼹鼠先生收到长劲鹿大叔寄来的一个包裹,但鼹鼠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拿着包裹去问松鼠太太,可是包裹破了,里面的东西漏在来时的路上。到底,“长劲鹿叔叔给鼹鼠寄来了什么呢?请看课文——”这样开头,能激发学生求知故事情节的强烈愿望。当然,也可以运用形象的充满情感的语言开头,创设适宜的环境气氛,引发学生相应的感情,产生共鸣。简洁、新颖、自然的导语,不但是吸引学生激起学习兴趣的有力保证,还会使学生产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望。
二、运用媒体教学,激发兴趣。
教学中运用各种电教媒体直观手段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从而极大地调动儿童无意识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学习口语交际《自我介绍》老师播放一段生动、精彩的视频,把学生带入童话世界,让他们听听小动物们作自我介绍,当我要求他们作自我介绍时,他们一个个都举起了小手,一只只小手高举如林,脸上露出了兴高采烈,跃跃欲试的神情。又如教学《黄山奇石》文中介绍“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单凭朗读课文中的句子,学生很难体会他们的特征。老师就采用课件教学,把这几块石头像放电影一样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朗读就更有味道了。
三、参与实验操作,培养兴趣
让学生实践,是手脑并用的一种高效能的语言文字训练活动。小学低年级一些科学常识性的文章,有些物理和生化现象学生一下子难以理解,教师借助实验这一渠道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还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如:教《乌鸦喝水》一课,教第三段之前,让学生做个小实验,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注意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第二,我请同学讲述实验过程后,接着提问:“1、乌鸦为什么把石子一颗一颗放进瓶子里,而不是一下放进去呢?2、水面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乌鸦能唱到水“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并井井有条地讲出道理和原因。如此让我再进一步体会孔子之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四、开展竞赛活动,刺激兴趣
小学生好胜心强,很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这时对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全面主动参与,培养创新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为了表现自己,在竞赛中既得名次,又掌握知识,还培养了创新意识,其乐无穷。
如:进行造句训练,谁造的句子最好、最具体,谁就可以把自己的“范句”写在黑板上,供其他学生可以拿当堂学的词句向主持人发问,若主持人在规定时间内无法造出好句子,则由提问的学生自己造句子。全班学生评价,谁造得好,谁的句子就可以写在黑板上,并成为新的主持人。如此竞赛,学生造句子越来越好,思维也就越来越活跃。具有一种被承认,肯、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这样,创设了竞争气氛,诱发了上进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发挥激励功能,强化兴趣
现在的小学生渴望自我表现的心理需求更趋强烈。教师肯定的评价促使学生深思深问。否定的评价可能会打击学生提问的积极性,甚至给学生带来挫败感。因此,教师必须努力创设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享受成功的愉快,强化兴趣。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分层教学,让上、中、差写学生都“吃得饱”,各自分享成功的愉悦,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如我在平时教学中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定会认真对待,认真听取,并且鼓励学生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对于学生正确的认识要给予肯定,有独特见解的大力表扬。如“你回答得太好了,老师自叹不如了!”对于离题的学生不要直接否定,而是要作积极引导。“这是你的看法,请再认真听听其他同学的想法,比较一下好吗?”你这个问题提的角度也相当新颖,过会儿老师与你讨论一下吧。使用这些语言,不但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还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信心和兴趣。总之,对学生的评价要多表扬,少批评,尽量发挥激励功能。
总而言之,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过程中,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要学、乐学、兴趣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中小学课程标准》。
2、江评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