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永国
广东省湛江市麻章中心小学 广东省 湛江市 524094
摘要:小学阶段,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多的课程内容就是数学和语文,而且语文又是我们的母语,所以从学生有意识起就已经在接触和学习语文了,因此这也是学生需要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学科。通过学习语文学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知识层面以及知识的储备量,拓宽学生的眼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作为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更要重视语文教学对学生今后发展的帮助和影响,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提问环节,这是促进学生快速掌握和消化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在新课改和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很多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师以及语文学科的教研人员,都在不断对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所突破,课堂提问的教学形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快的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
引言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好动、爱玩的年龄段,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作用不容小觑,同时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开展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让学生掌握更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和内容,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课堂提问是教师比较惯用的一种帮助学生掌握和记忆知识的有效途径,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提问,可以有助于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方向,也能够促进教师教学的高效性。语文教师要明确语文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也要将课堂提问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好地落实,但是,就目前的课堂提问情况来看,大部分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都缺乏一定的技巧性,这样的提问不仅起不到提升课堂效率的效果,反而会造成学生的反感,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一、当前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
(一)提问环节过多,提问数量不合理,提问内容缺乏内涵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最常用到的提问形式就是一问一答式,但是教师往往都会问一些比较基础的问题,整堂语文教学看上去学生都很活跃,学生也能够及时回答教师的问题,积极参与。但是这些提问内容都是形式上的,而且很多是文本中有明确的答案,所以这样的问题就缺乏一定的内涵,学生也是很容易就能回答上来,这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二)被提问群体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一视同仁
这种现象在借班上课的时候比较常见,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都是比较陌生的,教师为了能够达到上课的效果,是学生和教师看起来比较融洽,因此在进行课堂提问时教师往往只提问一些班级里语文成绩较好的少数学生。这样的课堂提问安排,会严重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课堂参与度,为了展示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也多以难题为主,大部分学生也都只是默默作为“观众”;相反,如果教师将所有的问题都设计的比较简单,虽然这样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但是教学内容就会显得肤浅没有内涵。
(三)惩罚性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小学生的注意力通常是很难集中的,因此,教师在上课期间发现有学生走神的情况,就会突然进行提问,让学生进行回答,一旦学生答不上来,教师就会采取一些惩罚措施,这样的方法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起到作用,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能够集中注意力,但是教师如果长时间采用这种方式,学生就会对语文教学产生恐惧,上课期间的精神也会过度紧张,总是会紧张教师会进行突然提问,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讨厌这样的课堂,甚至对语文学科失去学习的兴趣。
二、语文课堂提问要讲究的策略和技巧
(一)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学会因人提问
每个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都是不同的、家庭教育和学习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也要明确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也应该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如果面对班级的整体学生都采用相同的问题,这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是很难起到成效的。大部分的教师还是会考虑这一点的,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往往会点名让学生回答,而被叫到的学生也能够轻松的回答出教师的提问,这就说明,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已经在内心明确了分层提问的教学模式,并对学生进行了层次上的划分。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提问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有层次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提问中,并且能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能够通过回答问题,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
(二)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学会设计悬念
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要合理地设计提问内容,科学地运用提问技巧。“故设悬念”是一种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提问手段,教师要做到对问题的“启而不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渴望。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问题的设计时,要从“悬念”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内心中对答案有所期待,然后教师在导入所要学习的文章。例如,教师在进行《牛郎织女》这篇古典民间故事时,就课题通过悬念式的提问进行课堂内容的导入,语文教师可以先提出这样的提问:“同学们,老师现在有一个问题,需要同学们帮我一起解决”学生在听到教师这样的表述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学生也会进行猜想,教师说的到底是怎样一个问题。通过这样的悬念提问,学生在上课之初就能够快速集中注意力,之后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导入并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一些关键性的提问,如“从老牛的眼神中把你能体会到什么?”、“牛郎织女对久才能见一次面?”、“同学们觉得王母娘娘这个人怎么样呢?”等等。
(三)教师要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
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以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让学生能够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拓宽视野。新课标要求下,语文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也要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要设计一些答案比较开放的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探究,将传统的封闭性提问转变成开放性,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进行创新。例如,以《珍珠鸟》这篇文章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就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答案的问题,如“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鸟类?它们都有哪些特点,你们最喜欢哪一种?喜欢的原因是什么?”等,学生也会做出各种各样的回答,这样的提问并没有固定答案,都是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自身的经历进行回答的,学生也比较愿意参与到问题的回答中,提升课堂的活跃度。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学科是学生不能忽略的学科,语文课堂提问也是教师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课堂知识和内容的重要途径。在以往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大部分都是源于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提问就是让学生快速的发展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同时对于教师来说,提问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所以教师在进行提问内容的设计时,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课堂提问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 黄胜莉 .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及案 例分析 [J]. 探索 教师教育,2010
[2] 唐湘桃 . 中美中小学课堂提问类型及 提问基本模式的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
[3] Marylou Dantonio,Paul C.Beisenherz. 课堂提问的艺术——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 [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