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羽
新疆昌吉州实验幼儿园,831100
摘要:当前,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如未能很好处理游戏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未能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以及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过于强调环境创设等。本文就针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存在的问题,提出设置幼儿游戏专区,提高幼儿的游戏兴趣、发掘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因素,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以及进行适当的户外游戏,实现教学活动的创新性等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策略
导言: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作为幼儿成长与学习的社会环境,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手段,直接影响到幼儿今后的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是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园应该帮助教师明确幼儿园课程教育与游戏之间的关系,使其明白游戏是课程的主要内容,要用游戏去引导幼儿进行学习,要把教育蕴含在课程游戏之中。在现代网络如此发达的情况下,教师要能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利用已有的一些幼儿园游戏教育经验,来总结和归纳个人的教育手段,在游戏中帮助幼儿学习,在游戏中完成对幼儿的教育。幼儿园也要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培养现代化素养高的教师,培养具有新教育理念的教师。
1 幼儿园游戏教育的重要性
如何开展好幼儿园教育是幼儿园当下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过于松散或是过于机械,都不利于幼儿接受良好的幼儿园教育。爱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高尔基曾说过:“儿童通过游戏,非常简单、非常容易地去认识周围的世界”。因此,教师要看到游戏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游戏和教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教育注重的是幼儿学习素养的提升,而游戏更加注重幼儿心理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将这两个完全不同的理念结合在一起,形成游戏化教育,即让幼儿在游戏中完成教育,在教育中进行游戏。当下的幼儿园教育要不就是太过重视游戏,忽视了教育应该是游戏的内涵,要不就是太过注重教育,忽视了游戏在教育中的作用。到底如何认识游戏,游戏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作用、什么样的游戏才对幼儿的发展有意义都是需要重新认识和理清的问题。正确的游戏观需要我们把属于幼儿的游戏还给幼儿,同时鹰架幼儿园游戏,让幼儿以游戏的方式学习,激发幼儿的自主探究和学习。幼儿园的教育之所以参差不齐,就是因为不同的幼儿园教师对游戏化教育理念的理解存在偏差。所以,要想促进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幼儿教师就要先明白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2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 未能很好处理游戏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就像钟摆现象一样,我们调整幼儿园小学化,但幼儿园课程似乎在走向另一种完全游戏化的倾向。所谓的课程游戏化并不是一种完全的游戏化,是课程与游戏的一种结合,在此过程中,教师没有很好地处理教学与游戏之间的关系。部分教师对课程游戏化有一定误解,一想到游戏就让幼儿纯玩而忽视了教学。
2.2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未能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当前幼儿园的课程活动多以教师控制为主,在与教师的交流过程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对环境创设充满兴趣,游戏不是以幼儿的兴趣为主,而是教师认为幼儿需要什么样的游戏,课程也一样,造成幼儿的参与性比较低,不主动。虽然一部分教师发现游戏有利于幼儿对知识的理解,但由于教学技巧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很好地利用游戏这个桥梁促进幼儿的发展。
3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策略分析
3.1 构建自主、合作、分享的游戏区
3.1.1班级游戏区
班级区域是孩子活动的主要场所,包括建构区、美工区、表演区、图书区、理发店、小医院、娃娃家等。
我园针对环境设置的互动性、教育性和适配性等关键问题,从“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要与教育资源相联结”、“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要有助于幼儿和谐发展”、“教师在班级环境创设中的角色”三方面研究班级游戏区域的建设,要求班级环境能够体现以下特点:游戏区域与主题紧密结合;洞悉幼儿生活,努力生成、创设幼儿关注、喜爱的区域环境;区域环境创设的主题、内容、形式来自幼儿,并呈现动态变化的过程;使幼儿有兴趣参与自主创设班级区域环境。
3.1.2功能游戏区
公共功能区分布于教学楼和综合楼,每个专用活动室都包含着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材料,通过不同的内容设置和材料投放,吸引幼儿自主探索,成为幼儿自主学习探究的场所。孩子在“木工坊”中玩耍、探索、实践,在自然淳朴的木工屋、制衣间、陶艺坊中主动创造;在阅览室的书香浸润下开启阅读的大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科学发现室”感受发现的乐趣,种下探究的种子;在“烘焙室”参与真实的厨房劳作,体验生活,获得经验,体验快乐,学会分享;在“科学发现室”中, 孩子们通过操作各种新奇的科学探索类材料,获得更多的独立性、注意力和责任感。
3.1.3户外游戏区
幼儿园户外游戏区域建设充分体现“趣味、多元、生态、灵动”的设计理念,力求让每一处风景都充满教育契机。亲水乐园、迷你小岛、啾啾树林,孩子们在健康运动中寻找四季,在嬉戏中享受万象的和谐;颜色的秘密、大树的秘密、传声的秘密、攀登的秘密,孩子们在科学探索中,体验自然的缤纷与神奇;运动广场、足球场、网球场,孩子自由地奔跑、跳跃;艺术创意墙,孩子们张开想象的翅膀,用线条和色彩发现创造;开心种植园地,孩子们感受生命的成长,收获自然的馈赠;沙水乐园,孩子们体验自然奇妙,享受创造的过程。还有空中滑道、野战营地、、攀爬乐等设施,幼儿在玩耍中感悟生命的点滴,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天然的熏陶。
3.2 构建主动、专注、表达的学习区
《指南》强调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连续性、过程性和差异性;同时还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明确了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遵循“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对班级的学习活动区的构建,我园以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的小组形式来开展。小组活动注重幼儿自主选择。经过两年的深入研究,我园的小组活动的基本策略是:(1)做好加法与减法。在教师备课文本书写上做减法,在材料的准备上做加法;在教师的组织讲解上做减法,在幼儿的动手操作上做加法。(2)落实个别关注与指导。教师关注个别,学会观察和了解幼儿如何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方法,教师注意主动支持、适当调整任务难度。(3)鼓励小组间交流与合作,比如合作完成一项实验,共同汇报活动的过程。
3.3 构建自理、自助、自由的生活区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理念的指引下,要把生活还给孩子,老师渐渐退后,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我们将幼儿一日生活中分散的生活环节连贯起来,以自主的形式来组织,幼儿按需参与,保证幼儿在生活中的自主和自由。例如,在班级的家庭区特别设置了餐厅,每天下午的水果餐,孩子们自助准备水果和餐具、自助取用、自助清理,教师大胆放手让幼儿学会自理,教室里不再出现一段音乐一刀切、一个提示全班干、一个要求全做的场面,而是孩子决定—件事情前后顺序和参与的时机。打破安全的束缚,用“怎么让孩子更具有自主安全意识”去代替“孩子不安全怎么办”,用课程的思路去解决生活问题,尽量减少教师干预,支持儿童制定自己需要的规则,让儿童尝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我们的孩子变得轻松、自主,成为生活的小主人,真正实现了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就做什么样的教育”。
4 结论
总之,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循环往复的、有内在规律的过程。游戏化教学是幼儿园教学的主要形式,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结合幼儿的实际需求进行游戏教学。现代化技术的发展,要求教师在幼儿教育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杜运景.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证研究[D].2018.
[2]王海英.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尝试[J].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