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荣
广东省湛江市麻章中心小学 广东省 湛江市 524094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阶段的教育发展趋势,特别是在面向小学生的语文教学中,传统的语文素养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学方法无法实现创新,让许多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无法积极参与其中。小学时期是学生学习和教育的重要阶段,教师应更加重视语文素养课堂教学体制的变化和创新,帮助学生增强学习语文素养的积极性,最终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而用儿歌来教学识字是非常重要和有价值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本文探讨了儿歌在小学语文有效识字教学中应用的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歌;识字教学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础教学环节,同时也是帮助学生顺利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但是对于此阶段的学生来讲,以往传统单一的识字方法并不能增强记忆,枯燥的识字教学反而会削弱学生原有的学习热情,严重阻碍着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小学进行语文教学时,儿童歌曲作为学生喜欢的学习活动,可以与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思维逻辑相匹配,并已成为小学中最广泛使用的语文教学方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制定儿童歌曲教学的实际内容,促进识字教学的有效发展。
一、儿歌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意义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识字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良好的识字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而且可以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过去,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素养教学中一直特别关注汉字的字形、发音和含义的研究。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通常会选择单一的教学模式,从而不够吸引学生学习。长期选择这种教学方式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动机,严重影响学习质量。在语文识字教学中使用儿歌可以使识字教学的重点转移,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一阶段,儿童歌曲和流行歌曲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儿童歌曲的趣味性能够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加深对语言的记忆[1]。
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儿歌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由于儿歌更有趣,教师可以将儿歌应用到语文识字教学中,以确保学生长期保持对识字能力的关注,从而大大提高小学生学习的效率。因此,可以说,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儿歌教学,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保持小学生的注意力。正是因为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上述优势,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方式推广儿歌,并充分认识到儿歌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教学方式单一是所有学科教学中的普遍问题。教师盲目地教学,只会机械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没有注意他们的能力和接受程度,这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的问题在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也很普遍。在教学期间,教师经常强迫学生使用死记硬背的技巧来训练识字能力,而小学生则很难去更好地记忆、认真学习并仔细阅读。这会使学生在语文课上感到枯燥,使他们无法在课堂上集中记忆,这极大地影响了语文识字教学的教学质量[2]。
(二)教师忽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有些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好,识字速度较快,质量高,有些学生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较差,识字率自然较慢,质量就比较差。然而,一些语文小学教师忽视了学生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这带来了许多教学问题。
三、儿歌在小学语文有效识字教学中应用的对策
(一)用儿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在小学的传统语文识字中,许多老师仍然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对小学生来说过于枯燥,严重缺乏创新,很难调动学生对识字的热情,这导致语文识字教学效果停滞不前。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认知能力较弱,他们对语文识字的学习态度通常受兴趣驱动。兴趣也是学生完成所有学习活动的基本条件,因此,如果教师希望顺利进行识字教学,则必须首先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而儿歌的形式是一种创新的识字教学方法,儿歌本身很有趣并且令人难忘,其可以生动生动地表达新的字词,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同时减少了学生的抵抗力和对识字的畏惧。此外,还大大提高了小学生的识字能力。例如,当教学《天地人》时,老师可以使用“一人大,二人天”的儿歌进行教学。教师在儿歌中包含许多生字,这些生字可以鼓励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而不再觉得学习生字具有挑战性,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学习和理解,并确保实现教学目标。
(二)选择合适的儿歌开展教学
由于年龄的限制,尽管小学生对新事物非常好奇和感兴趣,但他们的理解能力仍然有些薄弱。针对这一问题,在识字中使用儿歌时,教师应选择较简单的经文,儿歌用于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生字。例如,当教学《四个太阳》时,教师可以提前播放著名的儿歌《种太阳》,这首儿歌的内容是积极的,旋律既轻松又有趣,歌曲表达了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使世界变得更加温暖和明亮。所学教科书的内容也谈到了太阳带给大地和人们的温暖和光明,因此当学生听到这首歌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激发学习文字的热情。
(三)用多媒体技术对儿歌进行讲解
在识字课堂中使用儿歌时,应注意对儿歌的解释和分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儿歌的内容,以便他们能更准确地代表所需的效果。儿歌很容易理解,轻松活泼,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在这段时间里,教师应该趁热打铁,并使用较好的的分析和解释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他们认识的生字,从而学得更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使用其他方法来帮助孩子学习生字。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先进技术也被用于教育。多媒体是一种更广泛使用的方法,可提供出色的学习体验。例如,在教学《姓氏歌》时,要求认识十二个生字,学生可能没有兴趣。老师可以搜集类似的音频歌曲,如儿歌《百家姓》,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在其中解释新词,例如“古月胡,口天吴”,以加深学生对这些字的印象。将这些字按上下左右结构排序,以增强学生对部首的认知。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大声朗读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学生可以从相关的儿歌中了解百家姓氏,以及老师详细讲解汉字的部首,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有效地完成识字课的内容,并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四)借助儿歌提高学生生字认读能力
过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是逐步地对一个单词进行教学,包括字音、字形和含义等的内容。然后要求学生结合刚学习的生字组成句子,这将使小学生感到身心疲惫,他们甚至会抵触识字。经过儿歌诵读后,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生字、词汇等。这样,小学生可以通过背诵儿歌来达到识字的最终目的,而识字的过程,教学也将变得越来越容易。例如,在《小蜗牛》的教学过程中,要使小学生充分了解更多的生字,可以组织学生听《蜗牛与黄鹂鸟》的儿歌,小学生会在常唱歌的基础上,顺利识字。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可以充分鼓励学生从所学到的知识中得出结论,并最终掌握更完整的识字方法。
结论
简而言之,在小学阶段,识字教学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学生的识字水平直接决定了他们以后的语文学习水平,在塑造综合语文素养中也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认真研究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适当的儿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以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
参考文献
[1]许维生.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浅谈[J].学周刊,2016,31(29):88-99.
[2]陆瑞芹.浅析如何利用儿歌来促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J].名师在线,2018(31):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