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坚
广东省湛江市麻章中心小学 广东省 湛江市 524094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重要,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全面的文化素养,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平台,并拓宽了他们的文化视野。作为新课程改革教学体系的一部分,文本细读法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师应集中精力促进和整合阅读文本的概念,深入探索阅读文本的具体实用策略,并培养学生对阅读的浓厚兴趣。因此,本文探讨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应用的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
小学语文对学生的未来学习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语文可以为学生学习其他科目奠定基础。在小学学习语文阅读是学习语言和文化的基础,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具有启发性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小学语文阅读课存在一些教育缺陷,因此,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是语文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应教会学生理解、体验文学作品和文本的中心思想。如果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则必须首先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以使文字理解成为阅读理解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健康的审美趣味和改善小学生语言的能力和作品形象感受的能力是基本训练。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文章并提高对语言表达的理解,文本细读教学尤其重要,这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细心,端正学习态度,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提高写作技巧。教学生写作是教学写作技能的主要内容,也是基础写作知识和技能,日常阅读和生活积累的写作内容;如何写作是除特定技能之外的写作技巧指南,了解应如何使用文字,并最终具有良好的理解和组织能力。因此,应该说文本细读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这是教会学生学习文章表达形式和写作知识的重要途径。将文章的写作和语言表达方式结合揣摩课文文本的主题思想,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1]。
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模式单一
语文学科中包含着我国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对学生很有吸引力,但鉴于目前的语文教学,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学模式单一是其主要问题,大多数老师教语文时,通常让学生预习,然后讲解,最后让学生复习。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养成了抗拒的心理,而语文教学的影响并未得到体现。同时,一些老师试图在课堂上解释教科书中的所有问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反思,学生无法解决教科书中的一些问题,这些都是影响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二)教学内容过于局限
在设计和选择教材时,教师总是遵循自己的想法,并按照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教学,而不是引入新的事物,因此,整个教学效率很低,从而导致学生对语文没有兴趣。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习内容多样化,引入新的东西,并使整个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另外,在过去的教学结构中,教师总是将教学作为一项任务,而在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时,他们并不在意学生是否接受了该课程或他们是否掌握了学习技巧,整个课堂更像是老师的个人表演,学生什么都没学到。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利用自己的经验来指导学生学习,并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技巧,以确保学生有效的学习,但是许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做到这一点,也无法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应用的对策
(一)组织小组进行合作交流
教师应积极促进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学习,有针对性和有计划地分配任务,并创造一个全员参与的学习环境。
充分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并通过合作学习改善写作和发散思维。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开阔眼界,并鼓励学生多交流,学习更多的知识。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写作基础和思维方式将学生分成研究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写作灵感,并拓宽他们的思维范围。还可以与其他班级一起组织写作创新竞赛,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写作机会,而且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例如教学《大禹治水》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大禹为什么治水?是怎样治水的?治水的结果是什么?让学生探讨文章的主旨,让学生将作者的写文技巧运用到自身的写作中。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阅读需要一定的环境,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为他们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有效促进他们对阅读的投入。因此,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为小学生搜集丰富有趣的阅读素材。例如为了加强阅读的趣味性,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故事情节丰富的读物;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感觉,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语句优美的读物等等。在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在班上开展班级讨论会,讨论学生阅读到的故事情节、优美的句子以及新学到的字词等等,使学生能够充分沉浸在文章中人物的经历、喜怒哀乐以及优美的场景中,充分感受到阅读带来的身心享受,培养他们细读的能力。通过为学生的阅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能够加强学生对阅读的理解,从而用更好的方式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深入挖掘教材内容
教科书的所有内容都是经过许多专家和科学家的反复审查和研究后才选出的,因此教科书中的文本很有代表性。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便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指导学生对课文概述的主要思想进行彻底研究。然后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章,最后引用文章。学生在阅读时会思考,然后他们对文本的内容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并为文本的创作做出了贡献。例如,当学习文章《黄山奇石》时,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是否有过爬山或者旅游的经历?旅游过程中遇到的山山水水都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用语言描绘旅行中的风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然后帮助学生进行文本细读。阅读后,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并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含义和作者的写作技巧。然后让学生以课文为例进行文案写作练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要思考一下即可轻松创作自己的新作品。因此,学生在阅读时对文章有深入的了解,也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创造力发展空间,为写作技巧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没有意识到阅读对学生的影响以及重要性,导致忽略了学生阅读技能的发展。同时,由于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相对传统,导致大多数学生没有兴趣。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重点是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以培养学生对语文阅读和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图像和视频展示阅读材料,使学生能够通过真实和动态的图片体验阅读的魅力,并为阅读学习做出贡献。这种教学方法将极大地改变课堂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并使学生逐渐对阅读产生兴趣,并最终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例如,教学《太空生活趣事多》这一课,在准备作业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收集有关太空的图片和材料。在本课中,先分享学生收集的照片,让学生对图片进行欣赏评价,然后让学生细读课文,比较在太空中睡觉、喝水、走路、洗澡与在陆地上的不同,体会太空生活的乐趣所在。在此过程中,学生被多媒体激发的学习兴趣,也就会更认真地阅读课文,并且学生获得了更全面的知识。同时,教师应总结教学中存在的缺点和良好的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打下基础。
结论
简而言之,当教师开展文本细读教学时,他们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过度地阅读课文。通过对文章的详细分析和认真解释,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而且还使他们有机会掌握阅读文章的技能,这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也是非常有利的。
参考文献
[1]贺丽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9(0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