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淑妍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中学
摘要:微课是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之下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目前已经被广泛运用到许多科目教学之中。高中化学教学任务繁重,所涉及知识点多,并且抽象化概念繁多,是化学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攻克的一大难题。微课教学模式在正式投入课堂教学中之后已被证实具有良好功效,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也应当考虑微课在其中的实践应用。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就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与思考来加以说明。
关键词:微课;高中化学教学;实践应用;思考
引言:在当今科技信息高速发展时代背景之下,对教书育人有了更高要求。高中阶段是学生由初等知识向高等知识过渡的关键时期,特别是物理、化学等自然类学科。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面对着重重困难。高中化学是理科学科中实验性较强、理解难度较高的学科。探索良好的教学模式,促进高中化学教学不断进步与发展是当下化学教育界重点关注的话题。在此背景下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应运而生。经过实践证明,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起着关键性引领作用,不断探索微课在高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与思考是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关键所在。
一、微课的实践应用及特点
微课的早期定义为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以短视频方式开展的教学方法。这个短视频通常时间限制在5到10分钟之内,在该短视频之中通常是只针对某一个具体知识点加以讲解与分析。这类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大为不同,更加新颖,主体更为突出,可以将抽象概念形象化。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微课将扮演重要角色,微课特点通常为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具有极强针对性。
二、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优点
(一)有效化解重难点、提高化学学习效率
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法,微课利用新媒体网络技术将抽象化学知识转化为易于学生理解的新知识,因此颇受广大师生喜爱。就以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其转化”为例,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通过教师将所有设计物质加以列举,再要求学生对于分类加以记忆性消化,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而在微课教学中,教师将利用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利用树状分类法或者归纳分类法将琐碎物质类别加以区分,为学生提供对比记忆这一方法,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分类难、易混淆等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化学教学效率。由于教师认知存在差异,所以对于化学教学中重难点处理也不太一样;不同学生接受能力也不同,这将使得学生所接受到的化学信息参差不齐,对于日后更深入学习化学知识极为不利。但是在微课资源应用到化学教学之中后,学生可以自行判断学习薄弱之所在,加以及时查缺补漏。学生可以利用微课教学资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化学学习效率。
(二)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着许许多多复杂的知识点,比如说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电解池等,都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在理解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如果只是单纯讲解概念化知识内容将不利于学生更好理解消化,甚至会使学生从心理上对这类知识产生抵触,这将严重阻碍化学教学顺利展开。化学是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学科,因此单纯讲解理论知识所起作用并不明显,但是微课资源应用后,将有效改善这一问题。借助微课教学模式就可以通过图片、动画、影像资料,将抽象的概念知识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从而极大激发学生探索化学世界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利用微课教学模式将使得学生可自由支配时间增加。微课教学一般都是短短几分钟时间,剩余时间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的过程。结合微课所列举知识点,学生加以自我完善,将逐渐掌握学习方法与技巧。学生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教师传授的知识,更是要学会如何才能高效学习。微课资源将有效培养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实验探索能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扮演着着重要角色。
三、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化繁为简,简化知识
微课一个重要特点在于短小精悍,以及其简练知识框架构思,将多而复杂的知识点系统化,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因此教师在高中化学微课课程设计中应注重化繁为简,将微课的优势放大。就以“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为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这两节内容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学生不仅要掌握反应原理,也要掌握三大守恒,即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这对于初学者来说难度较大,但利用微课教学模式可以将这两类反应简化并结合。掌握好氧化还原基本原理,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以及正误判断都会变得简单。就氧化还原反应基本原理来说,在微课的具体实践中,教师应当通过搜集相关的电子转移图示,以互联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得学生在思维上对氧化还原反应本质有深刻认识,再更深层次拓展,比如方程式的书写以及配平问题。要想利用好微课资源的巨大优势,前期注重将课程化繁为简是根本所在。
(二)采用和制作高水平微课课件
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课件制作时应紧紧结合微课课程短小精悍特点,制作出高水平课件,以供学生学习与理解。微课课件之中有重要一部分就是影像资料,这是微课课件精华所在,教师在具体选材时应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可以尽可能覆盖本节所有知识的资料上面。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不断完善微课模式教学,高中化学所涉及实验内容比较多,然而大多数高中学校化学实验设施不够完善,使得实验操作异常困难。例如是“钠及其化合物”一节探究实验,由于钠的化学性质异常活跃,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这给实验操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即使拥有相应的实验原料,实际实验条件也具有局限性,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在微课教学上下功夫。教师应当进入我国特等实验室网页,对于所要进行的实验探究进行资料搜寻,再加以整合,筛选出其中最为精华部分,以此来构成微课课件的一部分,将有效丰富化学教学课件的内容。
(三)找准化学教学中微课应用的切入点
目前虽然有相当多一部分教师采用微课教学模式,但是具体的实施效果仍不乐观。很多教师还对微课应用的切入点把握不准,还未分析具体课本知识是否真的适合采用微课教学模式就盲目使用,势必会导致教学效果较低。教师在具体运用微课教学模式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切入点问题,要正确找到切入点,要明确课程内容重点所在。同时也应当留意微课模式教学是辅助型教学,绝不能一概而论,才正确发挥出微课教学模式的教学功效。
(四)加强师生间互动
为了加强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师生互动也是重要一环。良好的课堂氛围是由学生和老师不断讨论、教师为学生解答疑难所组成。在微课教学模式具体应用中,由于正式讲课时间短,因此课堂大量时间得以空余出来,这给学生与老师互动创造了很多机会。教师应当利用微课所提出的重点知识内容,对学生加以适当延伸,学生也应积极配合教师及时提出疑问,以便及时得以解决。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化学教学任务量繁重、教学难度大,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之下,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微课教学模式可以在短时间内聚焦重点,以及其简洁的表达方式将复杂而又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以供学生理解。教师高中化学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微课的巨大优势,将微课的实际应用放大化,通过课堂上师生互动以及化繁为简,将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的应用落实。
参考文献:
[1]李成珠.基于微课落实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探究[J].名师在线,2021(12):83-84.
[2]黄大涛.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12):84-85.
[3]尹竞楠.利用微课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性研究[J].智力,2021(12):113-114.
[4]严雪.分析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高考,2021(13):35-36.